一、几种数据结构
1、tm定义
#ifndef _TM_DEFINED
struct tm {
int tm_sec; /* 秒 – 取值区间为[0,59] */
int tm_min; /* 分 - 取值区间为[0,59] */
int tm_hour; /* 时 - 取值区间为[0,23] */
int tm_mday; /* 一个月中的日期 - 取值区间为[1,31] */
int tm_mon; /* 月份(从一月开始,0代表一月) - 取值区间为[0,11] */
int tm_year; /* 年份,其值等于实际年份减去1900 */
int tm_wday; /* 星期 – 取值区间为[0,6],其中0代表星期天,1代表星期一,以此类推 */
int tm_yday; /* 从每年的1月1日开始的天数 – 取值区间为[0,365],其中0代表1月1日,1代表1月2日,以此类推 */
int tm_isdst; /* 夏令时标识符,实行夏令时的时候,tm_isdst为正。不实行夏令时的进候,tm_isdst为0;不了解情况时,tm_isdst()为负。*/
};
#define _TM_DEFINED
#endif
2、time_t定义
#ifndef _TIME_T_DEFINED
typedef long time_t; /* 时间值 */
#define _TIME_T_DEFINED /* 避免重复定义 time_t */
#endif
大家可能会产生疑问:既然time_t实际上是长整型,到未来的某一天,从一个时间点(一般是1970年1月1日0时0分0秒)到那时的秒数(即日历时间)超出了长整形所能表示的数的范围怎么办?对time_t数据类型的值来说,它所表示的时间不能晚于2038年1月18日19时14分07秒。为了能够表示更久远的时间,一些编译器厂商引入了64位甚至更长的整形数来保存日历时间。比如微软在Visual C++中采用了__time64_t数据类型来保存日历时间,并通过_time64()函数来获得日历时间(而不是通过使用32位字的time()函数),这样就可以通过该数据类型保存3001年1月1日0时0分0秒(不包括该时间点)之前的时间。
通过查阅MSDN,我们可以知道Microsoft C/C++ 7.0中时间点的值(time_t对象的值)是从1899年12月31日0时0分0秒到该时间点所经过的秒数,而其它各种版本的Microsoft C/C++和所有不同版本的Visual C++都是计算的从1970年1月1日0时0分0秒到该时间点所经过的秒数。
二、几种函数
1、gettimeofday
2、GetTickCount
3、localtime_r
在写代码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读取系统时间的函数。很多人都会调用localtime函数来将时间转换本地时间,但是大家往往会忽略了一点,localtime函数不是线程安全的。如果在多线程里调用localtime函数,很可能会出现问题。
struct tm *localtime(const time_t *clock);
这个函数在返回的时候,返回的是一个指针,实际的内存是localtime内部通过static申请的静态内存,所以通过localtime调用后的返回值不及时使用的话,很有可能被其他线程localtime调用所覆盖掉
多线程应用里面,应该用localtime_r函数替代localtime函数,因为localtime_r是线程安全的。
struct tm* localtime_r( const time_t* timer, struct tm* resu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