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博啤酒玩转区域品牌 ---陈标杰

本文介绍了英博啤酒在中国的发展策略。英博收购多地本地啤酒品牌,不直接干涉业务,提供战略、技术支持。曾因打造金陵啤酒高档品牌受挫,后转向本地化多品牌策略。还重新引入贝克啤酒,借助合资伙伴网络推广,目前更依赖本地品牌有机增长。
部署运行你感兴趣的模型镜像

[@more@]

比利时人丁凯(Dirk Moens)和中国浙江的鱼汛似乎有着微妙的联系,尽管他并不是渔夫。作为全球第一大啤酒集团英博集团(Inbev)的中国区总裁兼总经理,丁凯对中国区属下18家啤酒厂的品牌定位至为关切。比如,他参与制订了浙江宁波“KK”品牌的口味定位:结合当地濒海的特点,KK的研发和市场定位专注于满足当地人的习惯,既适合鱼汛开始后佐以海鲜饮用,又适合鱼汛结束后的平常餐饮。由于口味非常本地化,KK啤酒在宁波啤酒市场已夺得70%的占有量,这让丁凯十分满意。

KK啤酒只是英博在中国拥有的一个品牌。过去两年来,经过多次收购,英博在中国的啤酒品牌已达13个。正是靠着经营这些在全国范围内没什么名气的区域品牌,英博以年产啤酒270万吨、中国市场占有量10%的姿态成为仅次于青啤、华润而后的中国第三大啤酒厂商。

依傍“地头蛇”

在浙江宁波这个550万人口的沿海城市,KK啤酒在6000家遍布社区的小便利店都能买到。每瓶2元的KK啤酒在旺季时,1家小店每天能卖出5箱(24瓶/箱)。通常,店里并不需要储备太多的啤酒,需要进货的时候,上级经销商给它补货的时间通常不会多于半小时。在宁波,KK啤酒90%的销量就依靠着这种渠道。

KK的啤酒厂就在宁波,既能够在短时间里把啤酒整箱整箱送到各个店铺,又能从那里回收空瓶再次使用。一个啤酒瓶循环使用五六次是比较普遍的,因而原材料成本掌控在最小限度。KK啤酒是英博旗下的开开啤酒集团的产品之一。该集团属下还有K牌、壹周纯生、紫竹林啤酒。2003年4月,英博以3500万美元收购了开开啤酒集团70%的股份,成了它的新主人。尽管其他全国性品牌在宁波也有销售,但开开集团属下的几个啤酒品牌以其无所不在的渠道,于2004年包揽了90%的宁波啤酒市场,并且销售总量比上一年剧增了54%。

开开集团在本地啤酒市场展现出占尽先机的灵敏和活跃,来源于它对本地市场的了解和熟络。这正是英博收购开开啤酒时最为看重的因素。事实上,英博在中国的行动纲领,就是做最优秀的本地化啤酒商。丁凯解释,中国市场并非铁板一块,各地市场差异化程度高,通过运作全国品牌来扩大全国份额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但是,只要在一个个小区域取得绝对优势,多个获得优势的区域相加起来,那么市场规模的总量就能集腋成裘,且效益也能得到优化。所以,英博选择的合作对象一定是本地市场的“地头蛇”。除了宁波的开开啤酒外,英博所收购的温州双鹿啤酒占该地区市场份额的73%,天台县的石梁啤酒则占该地份额的45%。英博比利时总部出版的内刊披露,这三家浙江啤酒企业相加的总额已经占有浙江啤酒市场的一半有余。浙江的啤酒消费量非常庞大,人均年消费啤酒46升,是全国的同等指标18升的2.5倍。

收购开开啤酒后,英博对它的业务并没有直接干涉。开开啤酒现任总经理王新农原来在英博工作,他被派任开开啤酒总经理却不是英博的意志,而是开开啤酒在谈判时提出的条件。英博承诺收购后不裁员、不消灭原有品牌,而是帮助其做战略规划和营销、技术支持和培训。

在另一项长达两年的收购中,来自佛教名山天台山脚下的浙江天台县石梁啤酒总经理邱建生提出条件,石梁啤酒拥有收购后合资公司的总经理提名权,以保证在企业文化上具有延续性和通用性。在最后18天的关键谈判中,双方住进宾馆,关闭手机,谈困了睡,睡醒了谈。最终,英博完全接受这个条件,以532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石梁酒业70%的股权。按照收购价测算,石梁酒业净资产升值达7倍,是中国啤酒产业合并中溢价最高的纪录。

英博不愿意石梁啤酒的经营在合资后因为领导者的调换而产生波动。事实上,总经理邱建生对石梁啤酒有着纯熟的管理经验。这家地方啤酒公司2004年产量21万吨,销售收入达5.12亿元,已成为浙江省位居第三的啤酒公司。石梁啤酒的看家本领是它7年前首创了麦芽糖度为7度的淡爽型啤酒。世界上大部分啤酒的麦芽糖度为11度左右,石梁啤酒这项创新使啤酒“饮料化”,口味迥异,从而开创了一个全新品种。被英博收购后,英博将自己的技术充实到石梁啤酒的技术研发中心,进一步打造这个世界低度淡爽型啤酒的最大生产基地。

管理输出是英博资本输出完成后的角色。英博在中国的所有收购项目中,没有主动向新公司安插过一个高层,但是新公司能够保证按照英博的战略趋时而动。英博定期组织各地啤酒公司总经理碰头,交流市场信息和制定对策。“英博今年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推动管理层和市场的互动沟通。”英博中国区副总裁王仁荣说,啤酒市场的销售不是降价或赠饮这么简单,而是要酝酿像7度淡爽型啤酒这种大的创新,和合资伙伴一起分享经验和收获。实际上对于这些原来曾经雄霸一方的啤酒公司来说,英博如今是他们相互沟通交流的一个平台,也许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他们在当地市场上的地位。

inbev

位于广州的珠江啤酒是广东地区最大的啤酒厂商,英博唯一一家不控股的合资公司,其董事和监事有3位来自英博。英博对珠啤更多地采用合作的方式来确保自己利益的延续。今年2月,珠啤派出15名高级营销人员到巴西的英博分公司接受培训。双方非常高姿态地称这是中国啤酒业营销人员规模最大的一次取经。合作中,双方的灵感火花不断迸发,甚至于去年底在广州开始合作建造中国首家啤酒博物馆,希望借此提高双方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

之所以与这些本地品牌保持如此融洽的关系,也是英博吃了数年苦头参悟出的实用之道。

前车之鉴

2003年5月,英特布鲁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开始作为英博集团的中国区总部。此前,英博于1997年收购金陵啤酒后,人员就长驻南京。英博以外资公司的优越和孤高,想要把金陵啤酒塑造成高档品牌,然而换来的只是一场教训。

那时,南京本地尽管有数十个啤酒品牌在互相争夺,老品牌金陵啤酒仍能获得将近1/3的份额。把金陵收归麾下后,英博大造声势,极力为金陵啤酒塑造新形象,想要变成一个口味特别的、品位优雅的品牌。这种做法显得不大尊重金陵啤酒以往的经验,而对手们却抓住机会夺取大众化、低价的啤酒市场。其中,有些品牌的600毫升装啤酒,虽然口感一般,但凭着在市场上卖价不到1元的价格优势,把金陵啤酒逐渐孤立起来。“站得越高,跌得越重”,3年间,金陵啤酒产量锐减40%,公司濒临破产。

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就遭遇挫败,英博似乎有些惶惑了。如果说还有可以告慰的东西,那就是,那几年里像一阵风般涌来的数十家外资啤酒公司,大部分都“水土不服”,非独英博一家。这些“外来的和尚”在中国想要打造全国品牌,想做高端,显然低估了中国市场中口味千差万别的地域色彩,却高估了高端啤酒的消费力。即使是全球排名第5位的嘉士伯,进入中国后,花费极大的气力推广“嘉士伯”品牌,1997年之后两年间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却只有1%多一点儿,亏损达1.7亿元,,不得不在2000年8月投入青啤怀抱。青啤收购上海嘉士伯75%的股份,交易金额约1.5亿元。

迟疑之下,英博开始重新考虑中国策略了,重新请出已经退休的资深业者陈威琦主政。陈对金陵啤酒的窘况大感惊异,一方面抓紧把金陵啤酒拉回大众化的轨道,一方面跟英博总部汇报说,在中国,后来者做全国性的啤酒品牌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做本地化的多品牌才是正途。多番权衡之下,英博中国区策略开始转向,放弃大品牌的迷梦,而关注那些占有优势的区域品牌。“英博在南京的波折是一种必要的学习,我们通过它才真正了解市场。”现任英博中国区总裁丁凯说。

从并购增长到有机增长

眼看着嘉士伯、喜力等外资品牌啤酒在中国的酒吧、会所等高端消费场所逐渐站稳脚跟,英博再也耐不住只输出管理而不打自有品牌的寂寞了。去年,在中国销声匿迹几年的贝克啤酒,又被英博悄然引回来。贝克是德国品牌,十多年前曾在中国火了一阵,但是后来经营不善而退出,品牌被英博于2002年收购。

去年,英博中国区设立专事运作贝克啤酒的部门。然而,时隔多年,贝克的品牌需要重新推广,难度和花费将是巨大的。在这个关键时刻,英博在中国的市场网络开始发挥效用了。去年夏天,贝克借助中国合资伙伴的网络,在中国推出与国际市场同步应用的包装、广告和产品,率先在消费水平较高且属于“地头蛇”的势力范围,如上海、南京、杭州、宁波、温州、广州等地区卷土重来。

在宁波的传统势力范围,英博愿意这样构筑新的本地版图:KK啤酒是最受欢迎的本地中高档啤酒,壹周纯生是最新鲜的高档啤酒,贝克啤酒则是纯正的德国高档啤酒。王新农说“哪里可以买到KK啤酒,哪里就可以找到贝克啤酒的供应商。”

全球品牌的本地化运营是大多数跨国公司的常规路数,贝克啤酒重返中国市场是英博肯定要做的事情。只是目前追求利润的更现实路径还是要依赖诸多收购来的本地品牌的自我增长。“通过并购获得市场份额增长,这一步我们已经完成了,下面要紧的任务是要确保这些公司在市场上的良性增长。这是有机增长,只有它才能带来回报。”丁凯说。

作为互惠的做法,珠江啤酒与英博旗下的全球品牌进行捆绑销售。欧洲一些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46681/viewspace-801203/,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46681/viewspace-801203/

您可能感兴趣的与本文相关的镜像

Stable-Diffusion-3.5

Stable-Diffusion-3.5

图片生成
Stable-Diffusion

Stable Diffusion 3.5 (SD 3.5) 是由 Stability AI 推出的新一代文本到图像生成模型,相比 3.0 版本,它提升了图像质量、运行速度和硬件效率

采用PyQt5框架与Python编程语言构建图书信息管理平台 本项目基于Python编程环境,结合PyQt5图形界面开发库,设计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图书信息管理解决方案。该系统主要面向图书馆、书店等机构的日常运营需求,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图书信息的标准化管理流程。 系统架构采用典型的三层设计模式,包含数据存储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数据持久化方案支持SQLite轻量级数据库与MySQL企业级数据库的双重配置选项,通过统一的数据库操作接口实现数据存取隔离。在数据建模方面,设计了包含图书基本信息、读者档案、借阅记录等核心数据实体,各实体间通过主外键约束建立关联关系。 核心功能模块包含六大子系统: 1. 图书编目管理:支持国际标准书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专业元数据的规范化著录,提供批量导入与单条录入两种数据采集方式 2. 库存动态监控:实时追踪在架数量、借出状态、预约队列等流通指标,设置库存预警阈值自动提醒补货 3. 读者服务管理:建立完整的读者信用评价体系,记录借阅历史与违规行为,实施差异化借阅权限管理 4. 流通业务处理:涵盖借书登记、归还处理、续借申请、逾期计算等标准业务流程,支持射频识别技术设备集成 5. 统计报表生成:按日/月/年周期自动生成流通统计、热门图书排行、读者活跃度等多维度分析图表 6. 系统维护配置:提供用户权限分级管理、数据备份恢复、操作日志审计等管理功能 在技术实现层面,界面设计遵循Material Design设计规范,采用QSS样式表实现视觉定制化。通过信号槽机制实现前后端数据双向绑定,运用多线程处理技术保障界面响应流畅度。数据验证机制包含前端格式校验与后端业务规则双重保障,关键操作均设有二次确认流程。 该系统适用于中小型图书管理场景,通过可扩展的插件架构支持功能模块的灵活组合。开发过程中特别注重代码的可维护性,采用面向对象编程范式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组件设计,为后续功能迭代奠定技术基础。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