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CI 总线技术的显示卡,第一次真正地实现了多媒体效果,并且可以支持增强色和真彩色等色彩模式,这与当时只能支持256色的VESA VLB 显示卡相比,简直是不可思义。
如果计算机只需要进行上网浏览和软件下载等简单的应用,PCI 技术也就足够了。然而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2004年,新的技术和设备层出不穷,特别是游戏和多媒体应用越来越广泛,PCI 的工作频率和带宽都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此外,PCI 还存在IRQ 共享冲突,只能支持有限数量设备等问题。
PCI 现在已经接近了其性能的极限,工作频率很难提高,工作电压无法轻易降低,同步时钟数据传输受到信号失真的限制,而且其信号路由原则对经济有效的FR4技术是一种限制。虽然也有很多旨在跨越这些限制,以创造更高带宽的通用I/O 总线方法,无奈它们在导致了成本急剧升高之外,对性能的增益却是少之又少。
现今的软件应用对硬件平台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特别是I/O 子系统。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来处理不同来源的视频和音频数据流已经司空见惯了,而在PCI 2.2或者PCI-X 规范里对这种与时间有关的数据却缺乏相关的支持。比如视频点播和音频再分配等应用都使服务器受到实时限制。此外,如今的平台需要越来越高的带宽来处理多种同时传输的数据,不能再以同样方式对等处理所有的数据了,因为延迟的实时数据与没有数据一样都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