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爆出了导师刁难学生的事情,每隔几个月就会出现一些类似的事件,可以看到,选导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因此,小编找到了这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转载于 王道论坛
http://www.cskaoyan.com/thread-658539-1-1.html
选择大家基本上都到了考研准备复试阶段,也刚好自己待了半年的实验室,也偶尔跟不同的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聊聊,分享一些给大家。之前迟迟没有更新还是觉得自己的思路不太清晰。
复试阶段:
稳扎稳打一些要复试的没什么可说的,PAT该刷的刷,工程项目该做的做,这段时间勤快一点,多做点实际的事情。。。尽管浙大的复试的确还算公平,但是都是建立在你编程不错的基础上。
工程项目就老老实实随便开发一个web网页什么的,PC小软件,app小程序都可以,看自己时间精力。
面试建议自己最好事先练练,让一个人来扮演面试者,问些可能问的问题。这样熟练几次,你就不会怯场了。很多时候并不是需要你回答的多准确,还是看一个自信的问题。
选择导师:
首先你得考虑好你要做什么,其实就是分做科研跟做工程的了。浙大计院大部分实验室还是工程为主,一门心思发paper的实验室小组还真的太少了,还不见得资源轮得到你头上,毕竟保研的人优先权高啊。科研梦我建议大部分考研的人还是得掂量掂量。
不管什么方向,导师的人品太重要了。决定你这几年过得开不开心,而且很影响你个人的未来发展。人品不好的导师,总是给你添堵,自信心天天被打击,读个研下来屁也没学会,心态倒是扭曲了不少,这研究生还有什么意义,搞不好还想不通就嗝屁了。请各位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导师人品不好果断走人,学历并不重要。如何去了解一个导师,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问问实验室的人,大部分师兄师姐私下还是有良知,不会坑你。其次你就去感受一下这个实验室的氛围,第一次接触看不出什么深层次的问题,但是如果第一次接触就能感觉到不太对劲这就很有问题了。。。至于如何去接触这个实验室的人,这就得各凭本事了,去什么小木虫啊,通过认识的人帮你问啊,论坛群里问啊。。。
但大部分时候,能看到的抱怨还是导师与学生不是很匹配。尽管很多时候无法找到完美契合的,但是你还是得去找跟自己尽可能契合的。大部分人还是在这里比较迷茫,我在这里着重讲一下自己的看法。
1. 首先去看这个实验室怎么样,看他们近期的成果怎么样。科研方面就是最近发的paper,你就去看一下paper产出如何,质量高不高,人均数量多少。工程方面,去看导师接了什么基金之类的。这些可以在个人主页上,或者向实验室的师兄师姐打听打听。个人主页,有实力的导师还是很重视的,会很勤快去更新,因为这就相当于一张名片。如果你看到这个导师的个人主页或者实验室的网站基本上没啥玩意,八成这个实验室没啥太多的东西,进去了大概率就是各凭本事局。自己心里要掂量好。
2. 有些时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时候你得看一个导师的年龄和在这里呆的时间。一般会出现两个极端,年纪比较轻,呆的时间比较短,那这个导师会比较上进,因为人家有硬性要求,要出成果,不push你push谁。相应的这个导师可能没有太多的资源,也可能没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如果年纪比较大了,呆的时间比较久,并且名声远播。那他就不怎么会来亲自带你,基本上都是小导来带你,资源肯定是不错的,有成果的教授握着一堆资源。但是你分到那个小导就看命了,小导一般都是博士后或者是博士,或者是讲师(一般副教授都自己独立出去了),实验室内部资源的争夺就是另一个话题了。遇到一个实验室刚好熬出来,有了一定成果,正在走向发展,并且名声还不是很响,正在扩张的时候。这是最好的。。。。这里是真的告诫各位,千万不要盲目选择一些名气比较大的老教授或者国外高校博后回国的年轻老师,结果进去跟自己心理有落差然后受不了。
3. 读研可以有很多选择,有的人想深造留校任职,有的人想出去工作创业,有的人想入体制。实验室是啥样,基本上就决定了你在哪条路可以走的不错。走其他路一定是很艰难的,这三个不同方向的实验室,就是有很大的区别,你说你放着实验室的资源不利用,自己单打独斗。未来的发展毕竟不是标准化考试,也没有标准化的考纲和复习全书,不要naive。这里想分开来说一下。如果你想深造,那你这个实验室就需要有:1. 需要计算资源,例如你做AI科研,你实验室没什么卡,那就凉了一半。2. 需要有一个专搞科研的团队来紧跟该领域的动向,你一个人是无法hold住整个领域的,你需要有一个团队在紧跟这个领域的前沿,每次顶刊顶会出来,有人跟进他们的工作(至少读了paper),你的idea是建立在近几年的基础之上做一些自己的小进步小创新,并且快速做出来。不然你好不容易想一个idea出来,结果有人已经做过了或者超越了,那岂不是浪费时间,赶紧换idea。科研并不是让你一上来就做高大上的东西,都是从点点滴滴开始,慢慢做上去。没有一个团队的支撑,单打独斗我怕你连论文都看不完。3. 需要经验老道的人指导,很多时候就会走弯路,会踩坑,初始阶段没有idea,甚至paper的撰写都有一定的技巧。有经验的人指导,你会快很多,科研就是争分夺秒,这几个月你没做出来,搞不好下几个月别人就做出来了。这些都是实验室里面言传身教的东西,外面市场上是绝对获取不到的。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也出不去。搞科研的人,大部分工程上的技能是不熟的,你想做工程,就只能自己自娱自乐写写小程序,进步很慢。。。。如果你很想毕业后出去工作,就要去找一些跟大型公司合作比较深的导师,一般大公司不会分配大型工程项目给大学实验室,都是让你去公司实习。更早去大公司实习,学会技术是其次,但是更早接触职场是最重要的。毕业后又有学历,在几个企业转悠了一下,对职场有什么坑也有了解,岂不美哉。。。。如果毕业后更想去体制的话,计算机没什么太多通向体制的通道,我也了解不多,可能接政府军方项目,跟体制的人接触多一点更有好处?想去体制的话,接触实验室个人感觉用处不到,还是多接触校园的资源比较重要。
总的来说还是得看自己要什么和自己有什么选择,选择一下跟自己更契合的导师,方便你我他。你说你去了不想去的地方,你不爽,导师也不爽。。。都到了复试了,选择比努力重要太多了。
20调剂QQ群,每天公布最新的计算机/软件工程 调剂信息,欢迎加入
群号是 693487472
您还可以在以下平台找到我们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