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酣畅淋漓的js逆向

墩秦探谜Maui 实践:让 JavaScript 的 this 怪物如同邻居家(强类型)的乖孩子

原创 夏群林 2025.10.20

MAUI,不能不说,好。也不得不说,好——多坑。

指望一个 Windows 平台当家的大厂,把自家与 Windows 平台深度绑定的 .Net 运行时,和 .Net 的天生语言 C#,如同支持 Windows 平台一样支持其他平台,那是想多了。因为喜欢 C# 的优美,还有 Visual Studio 的近乎完美,我选择性相信了当初他们宣称的跨平台支持能力。事已至此,得失不论。没必要质疑他们的努力,也没必要纠结他们的动机,反正结果是:现实不由人。

于是,我尝试引入 HTML 5,作为前端。而且是纯粹的那种,不要框架,只依赖原生。我本喜欢强类型语言,但这次,JavaScript 绕不过。好在语言相互借鉴,大概念趋同。本文专门谈谈 this, 似同非同的处理。

一、C# 中的 this:乖孩子

在 C# 这类强类型语言中,this 是让开发者省心的乖孩子,行为稳定、规则清晰,从定义到运行始终如一。

编译期绑定指向,this 在写代码时锁死了关联当前类的实例,无论方法是直接调用、作为委托传递,还是通过其他方式触发,this 都不会“跑偏”。

public class Person {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public void SayHi() => Console.WriteLine($"Hi, {this.Name}");

}

var person = new Person { Name = "张三" };

Action say = person.SayHi; // 提取方法引用

say(); // 输出 "Hi, 张三"(this 仍指向 person 实例)

继承的先父后子,无论是隐式调用父类无参构造,还是显式调用有参构造,父类的构造函数总是先执行,父类成员先行完成初始化,不会出现子类访问未就绪的父类属性的情况。

// 父类:仅定义有参构造,无无参构造

public class Parent {

protected string Name;

public Parent(string name) { // 有参构造

this.Name = name;

}

}

// 子类:必须显式调用父类的 Parent(string) 构造,否则报错

public class Child : Parent {

public int Age;

// 正确:显式调用父类有参构造

public Child(string name, int age) : base(name) {

this.Age = age;

Console.WriteLine($"子类初始化:{this.Name},{this.Age}"); // 正常(Name 已由父类初始化)

}

// 错误示例(无法编译):未显式调用 base(name)

// 父类:有隐式无参构造(未定义任何构造时,编译器自动生成)

// public class Parent {

// protected string Name; // 父类成员

// }

// public Child(string name, int age) {

// this.Age = age;

// }

// 编译报错:“Parent”不包含采用 0 个参数的构造函数

}

事件回调中的身份自觉,在 UI 事件(如按钮点击)中,this 始终指向当前组件/页面实例,绝不会指向触发事件的控件(如按钮本身)。

// 按钮点击事件中,this 指向当前页面,而非按钮

button.Click += (s, e) => Console.WriteLine(this.Title);

C# 的 this 之所以“乖”,核心是静态绑定——行为在编译期就确定,运行时无需额外判断。这个核心特性,恰恰是 JavaScript 早期 this 所缺乏的。

二、JavaScript 的 this:似是而非

早期 JavaScript 没有类的概念,通过 “构造函数+原型链” 模拟面向对象,this 因“动态绑定”特性,从强类型语言的角度看,其表现堪比怪物,this 指向完全依赖调用方式,稍不注意就出错。

// 早期模拟类的方式,this 容易失控

function Person(name) {

this.name = name; // 构造函数中 this 指向实例(需用 new 调用)

}

Person.prototype.sayHi = function() {

console.log(`Hi, ${this.name}`); // 原型方法中 this 依赖调用者

};

const person = new Person("张三");

person.sayHi(); // 正常(this 指向 person)

const say = person.sayHi;

say(); // 报错(this 指向全局)

2015 年 ES6 引入 class、extends 等特性,明显吸收了 C#、Java 等强类型语言的设计思想,让 JavaScript 的面向对象更贴近开发者直觉。

// 类似 C# 的类定义,结构更清晰

class Person {

constructor(name) {

this.name = name; // 构造函数中 this 指向实例

}

sayHi() {

console.log(`Hi, ${this.name}`); // 类方法中的 this

}

}

这种借鉴并非复制粘贴,JavaScript 仍保留动态语言特性,但 class 语法,降低了理解成本。

class 本质是“语法糖”,底层仍基于原型链(prototype),只是包装后更像 C# 的类:

实例初始化 。constructor 对应 C# 的构造函数,new 调用时,this 指向新创建的实例,用于初始化实例属性(this.xxx)。

class Person {

constructor(name) {

this.name = name; // name 是实例属性(每个实例单独拥有)

}

}

类方法默认挂载在原型上。类中定义的方法(如 sayHi)会被挂载到类的原型(Person.prototype)上,所有实例共享该方法。这和 C# 中”方法在类中,实例共享方法定义“的逻辑一致,但底层实现不同,C# 基于类,JavaScript 基于原型链。

const p1 = new Person("张三");

const p2 = new Person("李四");

p1.sayHi === p2.sayHi; // true(共享原型上的方法)

static 方法挂载在类本身,而非原型,this 指向类本身。C# 静态方法中无 this,但逻辑类似:不依赖实例。

class Person {

static createDefault() {

return new Person("默认名称"); // this 指向 Person 类

}

}

const defaultPerson = Person.createDefault();

基于原型链封装的 extends 继承,class Child extends Parent 本质是让 Child.prototype.__proto__ 指向 Parent.prototype,但语法上模拟了 C# 的继承。super 对应 C# 的 base,用于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或方法。

三、让 JavaScript 的 this 怪物变成乖孩子

JavaScript 的 this 像怪物,核心是指向由函数调用时的方式决定,属于动态绑定,而非定义时的静态绑定。 动态绑定规则决定 this 指向:

绑定类型 调用方式示例 this 指向 与 C# 的对比

默认绑定 fn() 全局对象(非严格模式)/undefined(严格模式) 无对应(C# 无全局 this)

隐式绑定 obj.fn() 调用方法的对象 obj 类似 C# 实例调用方法(this 指向实例)

显式绑定 fn.call(obj)/fn.apply(obj)/fn.bind(obj) 被指定的对象 obj 无对应(C# this 不可改)

new 绑定 new Fn() 新创建的实例对象 类似 C# new 实例化(this 指向实例)

示例:

// 同个函数,不同调用方式,this 指向不同**

function showThis() {

console.log(this);

}

const obj = { name: "测试对象", showThis };

showThis(); // 默认绑定 → 全局对象

obj.showThis(); // 隐式绑定 → obj

showThis.call({ custom: "自定义对象" }); // 显式绑定 → 自定义对象

new showThis(); // new 绑定 → 新实例

但 JavaScript 提供了显式绑定工具,call / apply / bind ,可以手动控制this 指向,让它像 C# 的 this 那样驯服。

方法 作用 调用时机 适用场景

call 强制 this 指向第一个参数,立即执行函数 立即执行 明确参数数量时调用函数

apply 强制 this 指向第一个参数,立即执行函数 立即执行 参数以数组形式存在时

bind 强制 this 指向第一个参数,返回新函数(延迟执行) 延迟执行 固定事件回调、方法提取后调用

1)bind 优先级最高,绑定后不可修改,类似 C# 中 this 的不可变性:

function sayHi() {

console.log(`Hi, ${this.name}`);

}

const person = { name: "张三" };

const boundSayHi = sayHi.bind(person); // 绑定 this 到 person

boundSayHi(); // 输出 "Hi, 张三"

boundSayHi.call({ name: "李四" }); // 仍输出 "Hi, 张三"(bind 不可覆盖)

2)箭头函数,天生继承外层 this,规避动态陷阱

ES6 箭头函数没有自己的 this,其 this 继承自外层作用域(定义时的上下文),行为类似 C# 匿名方法捕获当前 this 的特性。这是让 this 变“乖”的更简洁方式。对比普通函数与箭头函数:

class Timer {

constructor() {

this.seconds = 0;

// 普通函数:this 指向调用者(setTimeout 的全局环境)

setInterval(function() {

this.seconds++; // 错误:this.seconds 未定义

}, 1000);

// 箭头函数:this 继承自 constructor(Timer 实例)

setInterval(() => {

this.seconds++; // 正确:this 指向 Timer 实例

}, 1000);

}

}

适用场景:事件回调、定时器、嵌套函数中,需要保留外层 this 时优先使用。

3) 内存泄漏:this 引发的暗坑

C# 有自动垃圾回收机制,但 JavaScript 中若 this 关联的事件回调未正确解绑,会导致对象无法被回收,引发内存泄漏。

错误示例:动态生成的函数无法解绑

class Component {

constructor() {

this.name = "组件";

// 错误:每次 bind 生成新函数,后续无法解绑

document.querySelector('button').addEventListener('click', this.handleClick.bind(this));

}

handleClick() { console.log(this.name); }

destroy() {

// 失败:解绑的函数与绑定的不是同一个引用

document.querySelector('button').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this.handleClick.bind(this));

}

}

正确做法:保存绑定后的函数引用

class Component {

constructor() {

this.name = "组件";

// 提前绑定并保存引用

this.boundHandleClick = this.handleClick.bind(this);

document.querySelector('button').addEventListener('click', this.boundHandleClick);

}

handleClick() { console.log(this.name); }

destroy() {

// 用同一引用解绑

document.querySelector('button').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this.boundHandleClick);

this.boundHandleClick = null; // 释放引用

}

}

四、HTML 5 自定义 UI 组件中 this 规范化

在 HTML5 开发自定义 UI 组件(如按钮、表单控件)时,this 的坑会集中爆发。结合类与继承,我们可以用规范化技术解决。

场景 1:自定义按钮组件(基础类)

问题:事件回调中 this 指向 DOM 元素(而非组件实例)。

class CustomButton {

constructor(label) {

this.label = label; // 组件属性

this.btn = document.createElement('button');

this.btn.textContent = label;

// 坑:点击时 this 指向 btn(DOM 元素)

this.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this.onClick);

document.body.appendChild(this.btn);

}

onClick() {

console.log(`点击了 ${this.label}`); // 报错:this.label 不存在

}

}

解决:用 bind 或箭头函数固定 this 指向组件实例。

class CustomButton {

constructor(label) {

this.label = label;

this.btn = document.createElement('button');

this.btn.textContent = label;

// 方案 1:bind 绑定

this.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this.onClick.bind(this));

// 方案 2:箭头函数回调(更简洁)

// this.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 => this.onClick());

document.body.appendChild(this.btn);

}

onClick() {

console.log(`点击了 ${this.label}`); // 正确:this 指向组件实例

}

}

场景 2:带图标的按钮(子类继承)

问题:子类构造函数未调用 super() 就使用 this,直接报错。

class IconButton extends CustomButton {

constructor(label, icon) {

this.icon = icon; // 报错:必须先调用 super()

super(label);

}

}

解决:严格遵循“先 super() 后 this”,对齐 C# 的 base() 逻辑。

class IconButton extends CustomButton {

constructor(label, icon) {

super(label); // 先调用父类构造

this.icon = icon; // 再初始化子类属性

this.btn.innerHTML = `${icon} ${label}`; // 扩展父类 DOM

}

// 重写父类方法

onClick() {

console.log(`点击了带 ${this.icon} 图标的 ${this.label}`);

}

}

场景 3:组件移除/销毁与资源清理

问题:事件未解绑导致内存泄漏。

解决:提供 destroy 方法,手动解绑事件并释放引用。

class CustomButton {

// ... 其他代码 ...

destroy() {

// 解绑事件(用绑定时期的引用)

this.btn.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this.boundOnClick || this.onClick);

this.btn.remove(); // 移除 DOM 元素

// 释放属性引用

this.btn = null;

this.label = null;

}

}

五、几点心得

如果您像我一样,熟悉 C# 或者 Java 这样的强类型语言, 只是偶尔使用 JavaScript 配置前端,我的建议,与其花时间通透掌握 JavaScript 本身,不如改造它适合自己的思维习惯。用强类型思维顺服 this,更顺手。具体来说:

直接用 ES+,忽略传统 JavaScript 语法,尽管语言本身是向后兼容的。

用 class 对齐结构,借助 class 和 extends,让 JavaScript 类的写法贴近 C# ,降低认知成本;

用 bind 或箭头函数固定 this,抵消动态性,模拟 C# 中“方法与实例强绑定”的特性;

子类构造函数先 super() 后 this,对齐 C# 的 base() 调用逻辑;

主动将事件回调的 this 指向组件实例,避免指向 DOM 元素;

显式保留 connectedCallback() / disconnectedCallback() 方法,只要可能,统一在 connectedCallback 中注册事件,在 disconnectedCallback 移除事件。

确保组件移除/销毁时解绑事件,释放 this 关联的引用,类似 C# 的 Dispose。

基于数据驱动的 Koopman 算子的递归神经网络模型线性化,用于纳米定位系统的预测控制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基于数据驱动的Koopman算子的递归神经网络模型线性化”展开,旨在研究纳米定位系统的预测控制方法。通过结合数据驱动技术与Koopman算子理论,将非线性系统动态近似为高维线性系统,进而利用递归神经网络(RNN)建模并实现系统行为的精确预测。文中详细阐述了模型构建流程、线性化策略及在预测控制中的集成应用,并提供了完整的Matlab代码实现,便于科研人员复现实验、优化算法并拓展至其他精密控制系统。该方法有效提升了纳米级定位系统的控制精度与动态响应性能。; 适合人群:具备自动控制、机器学习或信号处理背景,熟悉Matlab编程,从事精密仪器控制、智能制造或先进控制算法研究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实现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数据驱动线性化建模;②提升纳米定位平台的轨迹跟踪与预测控制性能;③为高精度控制系统提供可复现的Koopman-RNN融合解决方案;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Matlab代码逐段理解算法实现细节,重点关注Koopman观测矩阵构造、RNN训练流程与模型预测控制器(MPC)的集成方式,鼓励在实际硬件平台上验证并调整参数以适应具体应用场景。
C++代码: 调制多夫林 题目描述 正如人们常说的,考虑事情要在醉后,而做决断需待酒醒。黛米·波本一方面渴望活得酣畅淋漓,对人生报以最大的热情与乐观,但另一方面,她不得不清醒过来,面对所追寻的希冀早已变成无力挽回的不幸这一事实。 黛米正在调制多夫林酒。 她共有 n n 个酒杯,每个酒杯容量均为 C C,目前第 i i 个酒杯的酒量为 a i a i ​ 。接下来她可以进行零次或若干次以下操作: 选择两个不同的酒杯 A 和 B,把 A 中的酒倒入 B 中,直到 A 变空或者 B 变满。 在操作过后,若一个酒杯最终酒量为 x x,那么黛米可以获得 p x p x ​ 的收益。黛米想知道她的最大收益。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两个整数 n , C n,C。 接下来一行 n n 个整数 a 1 , . . . , a n a 1 ​ ,...,a n ​ 。 接下来一行 C + 1 C+1 个整数 p 0 , . . . , p C p 0 ​ ,...,p C ​ 。 输出格式 输出一个整数表示黛米的最大收益。 样例 #1 样例输入 #1 12 15 12 3 0 13 7 13 7 14 1 7 8 0 825388380 39329271 704245737 469411876 894272239 799865388 563849970 137788523 970936429 196783269 948567904 516224087 659169362 386843765 378066614 966337758 样例输出 #1 2145332184 样例 #2 样例输入 #2 15 48 5 20 14 43 23 41 5 10 27 7 34 46 3 15 1 716901902 790775700 931767706 793466030 340583152 181480156 146379677 577589230 313714903 690875439 291000126 510953025 19533032 7601507 209536988 97715345 465963730 422599693 499903070 129835717 91160437 420348995 329600929 561846103 559637771 509776622 630409032 303233543 547994414 718330983 207865481 677096734 691825880 910730634 125099574 320847998 189852265 67917516 275551745 150668630 602909908 450932595 509368116 288712864 86953411 53380124 644285386 437830956 552388029 样例输出 #2 2147074615 提示 对于所有测试点,满足 2 ≤ n ≤ 15 2≤n≤15, 1 ≤ C ≤ 49 1≤C≤49, 0 ≤ a i ≤ C 0≤a i ​ ≤C, 0 ≤ p i ≤ 10 9 0≤p i ​ ≤10 9 。 每个测试点的具体限制见下表: 测试点编号 n n C C 1 ∼ 2 1∼2 ≤ 3 ≤3 3 3 ≤ 5 ≤5 ≤ 6 ≤6 4 4 ≤ 8 ≤8 ≤ 12 ≤12 5 ∼ 6 5∼6 ≤ 12 ≤12 ≤ 15 ≤15 7 ∼ 10 7∼10 ≤ 15 ≤15 ≤ 49 ≤49
08-03
在解决“调制多夫林酒”问题时,核心目标是通过倒酒操作最大化收益。该问题通常涉及多个酒杯,每个酒杯有一定的容量和当前酒量,收益可能与酒的种类、浓度或混合方式相关。因此,解决此类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数学建模、贪心策略或动态规划等方法。 ### 问题建模 假设问题中存在多个酒杯,每个酒杯具有以下属性: - 容量 `capacity[i]` - 当前酒量 `current[i]` - 酒的种类或浓度 `type[i]` 或 `concentration[i]` 收益函数 `profit()` 通常与酒的混合比例、种类组合或浓度变化有关。例如,混合特定浓度的酒可以获得更高收益,或者某些种类的酒混合后产生额外奖励。 ### 解题思路 #### 1. **贪心策略** 如果收益函数具有单调性,可以采用贪心策略进行优化。例如,每次将酒倒入收益最高的目标杯中。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情况,但可能无法保证全局最优。 ```cpp // 示例:贪心倒酒策略 for (int i = 0; i < n; i++) { int best_j = -1; double max_gain = 0; for (int j = 0; j < n; j++) { if (i == j) continue; double gain = calculateProfitGain(i, j); // 计算将i倒入j的收益增益 if (gain > max_gain) { max_gain = gain; best_j = j; } } if (best_j != -1) { pour(i, best_j); // 执行倒酒操作 } } ``` #### 2. **动态规划** 如果问题允许状态转移,可以使用动态规划进行求解。例如,状态 `dp[i][j]` 表示前 `i` 杯酒倒入后 `j` 杯的状态,通过状态转移方程计算最大收益。 ```cpp // 动态规划示例(简化版)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n; j++) { if (i != j) { double poured = min(current[i], capacity[j] - current[j]); current[i] -= poured; current[j] += poured; dp[i][j] = calculateProfit(); // 计算当前收益 current[i] += poured; current[j] -= poured; } } } ``` #### 3. **搜索与剪枝** 对于小规模问题,可以采用深度优先搜索(DFS)或广度优先搜索(BFS)结合剪枝策略枚举所有可能的倒酒顺序,并录最大收益。 ```cpp void dfs(int step, double currentProfit) { if (step == maxSteps) { maxProfit = max(maxProfit, currentProfit); return; }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n; j++) { if (i != j) { double poured = min(current[i], capacity[j] - current[j]); current[i] -= poured; current[j] += poured; dfs(step + 1, calculateProfit()); current[i] += poured; current[j] -= poured; } } } } ``` #### 4. **启发式算法** 对于大规模问题,可以采用遗传算法、模拟退火或蚁群算法等启发式方法进行求解。这些方法在状态空间中进行随机搜索,并通过适应度函数引导搜索方向。 --- ### 优化技巧 - **状态压缩**:如果酒杯数量较多,可采用位运算压缩状态表示。 - **剪枝策略**:避免重复状态或明显劣解。 - **预处理**:对酒杯按容量、浓度等属性排序,提高搜索效率。 - **并行计算**:如果问题可分解为多个子问题,可利用多线程或分布式计算加速[^1]。 --- ### 示例:收益函数设计 假设收益函数如下: ```cpp double calculateProfit() { double total = 0; for (int i = 0; i < n; i++) { if (current[i] > 0) { total += concentration[i] * current[i]; // 收益 = 浓度 × 酒量 } } return total; } ``` --- ###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