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本地服务器需依次完成硬件准备、操作系统安装、服务组件配置和网络设置四个核心步骤,具体方案的制定需根据服务器用途、操作系统偏好和硬件条件调整。当本地服务器需要提供互联网服务时,可以通过公网IP路由器端口映射,或无公网IP时借助类似nat123端口映射到外网访问。
一、硬件准备与选型
本地服务器的本质是一台持续运行且具备服务功能的计算机,硬件选择包含三种方案:
旧设备改造:闲置电脑/笔记本(建议CPU双核以上、内存≥4GB)。
专用硬件搭建:
树莓派:适用于轻量级服务(如智能家居控制)。
微型主机:N4100/J4125等低功耗CPU,适合文件存储、多媒体服务。
服务器级设备:支持ECC内存和RAID阵列,适合高负载场景。
虚拟机方案:通过VMware/VirtualBox在现有电脑上创建虚拟服务器(建议分配≥2核CPU、4GB内存)。
二、操作系统安装
系统选择直接影响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功能扩展性:
1、 Windows方案(普通用户使用管理方便):
Windows 10/11(不推荐):图形界面友好,支持Docker for Windows实现多功能服务。
Windows Server (推荐如2012/2016/2019等版本):原生支持IIS、DHCP等企业级服务,需激活授权。
2、 Linux方案(专业技术员推荐):
Ubuntu Server:社区支持完善,适合Web服务。
CentOS Stream:稳定性强,适合长期运行。
OpenMediaVault:专为NAS优化的系统,支持SMB/FTP协议。
安装步骤:通过Ventoy制作启动盘→分区→设置root密码→启用SSH服务。
三、服务组件配置(按需搭建所需要应用程序)
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对应服务栈:
Web服务器:
LNMP环境:sudo apt install nginx mysql-server php-fpm
WordPress部署:配置nginx站点文件至/var/www/html。
文件共享:
Samba:实现Windows/Linux跨平台文件共享。
Nextcloud:搭建私有云盘(需PHP+MySQL环境)。
虚拟化服务:
Proxmox VE:基于Debian的虚拟化管理平台。
Docker:通过docker-compose.yml快速部署应用。
四、本地服务器提供互联网服务
有公网IP路由权限时:登录路由器管理后台,虚拟服务器功能,添加转发规则,将内网IP端口映射到公网IP端口上。
无公网IP时:使用nat123客户端添加映射设置,先选择映射类型(如80、443、非80网站、同端口直连等),再自定义填写对应内网地址(本地应用主机IP端口)和公网地址(自动生成或自己的域名);然后互联网上通过对应映射域名外网地址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