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快云 编者按】当 AI 编码助手全面融入开发流程,我们是否也在悄然丧失对“创作”的掌控感?本文来自一位连续创业者的真实自述:他用 AI 高速打造产品,却在几个月后感受到深深的心理落差和创作空虚。AI 工具带来的,不只是效率革命,还有关于自我、价值与创作本质的深刻拷问。
本文在 HN 上也引起了不少的热议,有些网友认为,AI 工具带来的高效常常让人感到与作品的梳理,缺乏亲手创作的满足感,甚至会开始质疑自身的价值。
也有人认为,AI 工具提升了开发速度,却也让人容易陷入机械化工作节奏,失去深入思考和“打磨”的过程。
原文链接:https://sam.sutch.net/posts/uninstailling-ai-coding-from-personal-computer
作者 | Samuel Sutch 责编 | 梦依丹
出品 | 程序人生(ID:coder_life)
在 AI 工具横扫职场,帮助员工 10 倍效率的今天,一位拥有 15 年经验的硅谷连续创业者 Samuel Sutch 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
在全身心投入创业项目,并利用 AI 编程助手疯狂开发了 5 个月后,他选择卸载掉电脑里所有的 AI 编码工具。
这并非出于对技术的否定,而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剖析。当 AI 将创造的“过程”压缩到极致,只留下结果时,我们得到的究竟是解放,还是空虚?
以下是来自他的亲述:
过去五个月,我几乎完全依赖 AI 编程助手来写代码,而现在,我开始担心它对我的心态造成了一些影响。首先,我来简单交代一下背景。
当我从朝九晚五的工作中“暂时离职”后,我创办了一个专注于越野驾驶探索的社交网络 Roam。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汽车版的 Strava”。这个想法诞生于去年冬天,我决定花几个月时间做个原型验证。从二月到六月底,我几乎每天都在开发 Roam,而且基本上都是依靠 AI 协助完成。
当然,我不是一个人这么干。在我离开 Coinbase 之前,团队的文化就已经在转变——大家都开始被期待用 AI 工具来提升开发效率。而据我与开发者朋友的持续交流,这种工作方式已经成了“默认选项”,大家都在尝试用 AI 编程工具进一步提效。
对我这种连续创业者来说,AI 辅助编程带来的“开发速度”,简直就像上瘾的毒品。二月份 Claude Code 测试版发布时,我的感觉就像是第一次碰到了“科技毒品”。每天我都会沉迷于:先脑中设想产品功能,然后眼睁睁看着它以惊人的速度被“自动实现”。年轻人管这叫 vibe coding(氛围编程)。那种节奏感会让你整个人进入一种不可阻挡的狂热状态。
如果你是一个经验丰富、目标清晰、熟悉语言与框架的开发者,这种工作方式其实是可以维持下去的。AI 输出的代码并非完全无用,甚至可以直接用于生产环境。
但几个月之后,我开始对写代码这件事感到强烈的不满足。最初我也搞不清楚为什么,因为表面上看,我正活在“理想状态”里:在做自己喜欢的项目,速度飞快,几乎不需要外援,就能推进一个复杂项目。
直到上周我才意识到:我已经好几个星期没有亲手写过一行代码了。我可以连续几天不开编辑器,只需要在终端里与 Claude Code 反复迭代、调审 diff 就能推进项目。它会源源不断地为我生成代码,而我只需要每月支付 200 美元的订阅费用。
我一直相信——不管这个观点对不对——写代码是我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某种意义上,它就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承载了我的核心价值:对问题的好奇、对解决方案的热爱、对工艺的坚持。更重要的是,它也是我与真实世界建立连接的方式。我人生第一个线上朋友,就是和我一起练习编程的网友。
幸运的是,我后来成功地将写代码这件事转化成了一份职业,也就是“软件工程”。这种能用“做艺术”来谋生的状态,哪怕不是每天都有,也足够让我保持心理上的满足和平衡。但最近,我突然发现,那种“写代码如飞”的快感,其实只是个短暂的泡沫。一旦这层泡沫破裂,留下的,就是巨大的空虚。
我开始思考:是不是也有一些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在使用 AI 工具创作后,也经历了这种“空心化”的心理落差?某些写作者显然已经体会到了这种感觉。无论如何,这件事教给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你想从创作中获得幸福感,你必须真正地“亲自创作”。如果你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感微乎其微,那你根本不会觉得那是你的作品。
所以,我决定将 Claude Code 和类似工具从我的私人电脑上卸载。当然,在整个 IT 行业,甚至整个社会范围内,“AI 工具的瓶子已经被打开”,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在职业工作中使用它们——要么适应,要么淘汰。这是不可逆的趋势。
但对于我个人的项目,比如 Roam、开源项目、日常脚本工具等,它们仍会像过去一样,继续由我亲手编写。
从大脑到指尖,到编译器。测试、调试、重复。
推荐阅读:
曝印度工程师一人兼4份全职,还拿下年薪20万美元Offer:请病假的时候,竟在GitHub上给别家写代码?
被停职后“复仇”发难,篡改系统权限导致近200万损失,31岁程序员获刑7个月!
📢 AI 产品爆发,但你的痛点解决了吗?
2025 全球产品经理大会
8 月 15–16 日
北京·威斯汀酒店
互联网大厂、AI 创业公司、ToB/ToC 实战一线的产品人
12 大专题分享,洞察趋势、拆解路径、对话未来。
立即扫码领取大会PPT
抢占 AI 产品下一波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