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创世纪:从创建应用程序,到被哈佛录取、登上头条

18岁的Shaan Singh是一位充满激情的程序员,他在高中时就与同伴Erik vander Plas共同开发了一款帮助克服拖延症的应用程序。该应用不仅助力Shaan被哈佛大学录取,更因其高效的功能而受到广泛好评。

点击上方“优快云”,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优快云编者按】从创建应用程序,到被哈佛录取、登上头条,本文的主人公Shaan Singh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天才少年的成长之路。从参加WWDC,到与Erik一起开发和改进“Time”,通过一步步的努力,Shaan Singh不仅成功进入了哈佛大学,其研发的应用程序更是极其受欢迎。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以下为译文:

我的名字叫Shaan Singh,今年18岁,我出生在马里兰州(美国最伟大的一个州)。我对设计一直有着很浓厚的兴趣,还很好奇如何才能用人道和共情的方式去更好地解决难题。

每年苹果都会召开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这是成千上万开发者和设计师的盛会。对于学生,只需要向苹果展示技术水平,并获得奖学金,就可以免费参加这个会议。

2014年,我上高一,并且赢得了苹果奖学金,因此获得了免费参加WWDC的机会。在大会上,我学习了很多关于Swift的知识,遇到了很多杰出人才,并在苹果设计实验室里锻炼了我的设计能力。

2015年,我又一次赢得了奖学金——命运使然?时来运转?还是他们搞错了?总之,能够再一次参加WWDC真是太好了!

创造伟大的东西

在2015年的WWDC上,我遇到了很多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包括来自荷兰的Erik van der Plas。Erik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不仅对iOS的开发有着惊人的理解,而且他对设计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当时Erik 14岁,我16岁——而我们决定一起合作。

我和Erik想解决的问题是拖延症。我俩都没法认真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很容易被其他很酷的技术所吸引。日历和工作列表只竜帮助我们组织工作,却没法真正帮助我们完成工作。

我和Erik都知道应该做一个解决拖延症的产品,但真正做起来却完全是另一回事儿。我们从一个初步的想法开始慢慢扩展,读了大量关于拖延症的心理学研究资料之后,我们最终有了另一个想法,并改进了最初的概念。

小注:如果你对拖延症感兴趣,你可以看看我们曾接触过的一个心理学效果的研究,叫做蔡格尼克记忆效应(zeigarnik effect):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这就是为什么悬念如此引人入胜了。

我们最终的概念很简单,你可以把任务添加到列表,例如“数学作业,40分钟”,然后点击任务开始。倒计时开始,准时完成任务的压力会帮助你集中精神,避免分神。

在建立了这个概念后,我们开始尝试各种设计方案,并写了基本逻辑的代码。如果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或实现的想法出现,我们就删除已做的工作,然后重新开始。最终我们能达到非常好的设计效果,就是因为我们经历了大量的尝试。

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不断地设计和开发这个应用程序。Erik和我在高中期间做完了这项工作,过程并不容易。我们经历了很多个日以继夜、充满压力的日子,特别是在我申请大学的那段时间。但是终于在2016年12月,我们的应用程序马上就要完成了。

登上巅峰

许多人认为发布产品是非黑即白的事情:要么取得很大成功,要么面临巨大的失败。但是,实际上发行本身是个很艰难的过程,你需要像开发产品一样不断的重复迭代前进。

在开发的过程中,应用程序的代号叫做“Time”。我们决定沿用这个代号。当初这个代号在我们脑海中自然闪现,但是我们懒得再想别的名字了。你看,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经过复杂的决定过程!

我们把这个应用程序提交给苹果审核,并花费了两周的时间准备市场资料。单单开发应用程序然后发布是不行的,你必须创建漂亮的宣传视频,设计绚丽的市场图片,还要建立出类拔萃的网站。因为我们天生就可以把细节做得很完美,所以我们只策划了十个人的工作量。

应用程序发布后,我和Erik发给了所有的朋友,并把它挂到Product Hunt,还发到了几家新闻网站。然后……

前面说过,成功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事情。应用程序的排名来回浮动,有时我们的排名很靠前,有时又很靠后。人们很喜欢Time的核心概念,但是他们说有很多bug和问题需要修改。

因为Erik和我的学业还在继续,所以紧急修复Time的bug和更新功能对我们来说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我经常早上6点半起床,在课前做家庭作业,放学回到家后就开始做Time,直到深夜两点。那是一段非常艰苦的时期。

在高中的最后一年,我一方面做Time,一方面参加学校的课程,还要做些别的事情。其中每天我需要花半天时间,为马里兰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医疗研究所(Johns Hopkins Medical Institute)的一个研究项目工作,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诊断自闭症。

高中期间,我把这个项目的技术应用到更多值得探索的领域。我还把这个医学应用程序应用到强迫症。

大学

2017年3月,我收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命运使然?时来运转?他们搞错了?大概如此吧!

如果你正准备申请大学,想知道怎样才能被录取,那我就是做好的例子。你努力工作时散发出的激情可以成就独一无二的你——这就是你的人生论文。招生领导(或者其他人)都想看到你身上有意义的故事,没人真正在乎你获得了多少奖项,取得了什么成绩。你需要讲述自己的故事!如果你能从我的故事有所收获,那么我真心希望我能鼓励你有一天描绘自己的故事。说到这里,让我们言归正传……

走入哈佛后,我学多了很多知识,并遇到了许多非常了不起的人。大家经常问我的关于哈佛的问题是,“学生们都适应那里的生活吗?哈佛的人是不是都很有钱,很自负?”我的回答是:没错,有很多人跟你想的一样。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与众不同的、才华横溢。最让我吃惊的是这里的人都非常乐于助人。哈佛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竞争残酷。

更好的东西

从2017年3月到12月,我和Erik默默无闻地开发了比Time更好的东西。你想知道吗?请看,那就是我们的“Time 2”。

在Time 2中,我们修正了用户报告的Time 1中所有的bug和使用上的问题。我们在第一版应用程序的基础上,做出了成熟、极其易用的第二版。

当然,用户喜爱的基本概念保持不变。开始任务的时候,你可以把任务添加到列表,然后开始和闹钟赛跑,提前完成工作。但是,现在的Time 2可以让你迅速计划出整周的工作。你可以添加今天、明天、或未来任何一天的任务。你可以添加提醒,或设置任务为重复任务。基本上它是个分神杀手+日历。

开发和发行Time 2是非常不可思议的经历。每天都有人告诉我他们很喜欢这个应用程序,这让他们变得极其有效率。我走进图书馆学习的时候,都能看到有人在用我的应用程序。Time 2合理地帮助人们完成更多的工作,减少压力。

结尾

目前,我和Erik正在探索一些有趣的新技术。我们开发了一个“增强现实中的通用物体检测系统 ”,一个用Swift建立的适合移动设备的高速神经网络(未发布),同时我们还在开发一些非常酷的东西,虽然我们还没有告诉任何人(提示:跟磁铁有关!)。如果想了解Blue Cocoa(作者的官方主页)的最新动态,你可以订阅我们的邮件列表 。

尽管研发很有意思,但是我们主要的精力还是在宣传和扩展Time 2的市场方面。鉴于最初的客户是如此兴奋和有激情,所以我们真心觉得自己创建了非常有用的应用程序,取得了巨大成功。

你可以通过邮件shaansingh@bluecocoa.com和我联系。尽管我常常不在线,但是你可以在Twitter上@shaandsingh和我聊天,看看我在Twitter上如何犯二。

原文:How I Built an App, Got into Harvard, and Went Viral in the Process

链接:https://www.indiehackers.com/@shaan/how-i-built-an-app-got-into-harvard-and-went-viral-in-the-process-47051a0f19

作者:Shaan Singh

译者:马晶慧

声明:本文已获作者Shaan Singh翻译授权。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博士论文复现】【阻抗建模、验证扫频法】光伏并网逆变器扫频与稳定性分析(包含锁相环电流环)(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档是一份关于“光伏并网逆变器扫频与稳定性分析”的Simulink仿真实现资源,重点复现博士论文中的阻抗建模与扫频法验证过程,涵盖锁相环和电流环等关键控制环节。通过构建详细的逆变器模型,采用小信号扰动方法进行频域扫描,获取系统输出阻抗特性,并结合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分析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帮助深入理解光伏发电系统在弱电网条件下的动态行为与失稳机理。; 适合人群:具备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熟悉Simulink仿真环境,从事新能源发电、微电网或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阻抗建模方法;②学习基于扫频法的系统稳定性分析流程;③复现高水平学术论文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支撑科研项目或学位论文工作;④为实际工程中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问题提供仿真分析手段。;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相关理论教材与原始论文,逐步运行并调试提供的Simulink模型,重点关注锁相环与电流控制器参数对系统阻抗特性的影响,通过改变电网强度等条件观察系统稳定性变化,深化对阻抗分析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本资源文件提供了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ILI9341液晶屏驱动的Proteus仿真项目。通过该项目,用户可以学习和实践如何使用51单片机驱动ILI9341液晶屏,并进行仿真测试。 项目简介 ILI9341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TFT液晶屏驱动芯片,支持240x320像素的显示分辨率。本项目通过51单片机控制ILI9341液晶屏,实现了基本的显示功能,并提供了Proteus仿真环境,方便用户进行调试和验证。 主要内容 硬件设计: 51单片机与ILI9341液晶屏的硬件连接图。 详细的引脚连接说明。 代码设计: 完整的C语言驱动代码,包括初始化、显示设置、像素绘制等功能。 代码注释详细,便于理解和修改。 仿真环境: 使用Proteus进行仿真,模拟实际硬件环境。 仿真结果与实际硬件运行效果一致,方便用户进行调试。 使用说明 硬件准备: 按照硬件设计部分的连接图,将51单片机与ILI9341液晶屏正确连接。 软件准备: 使用Keil等开发工具打开项目代码,进行编译和下载。 使用Proteus打开仿真文件,进行仿真测试。 仿真测试: 在Proteus中运行仿真,观察液晶屏的显示效果。 根据需要修改代码,重新编译并仿真,验证修改后的效果。 注意事项 本项目适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仿真环境与实际硬件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在实际硬件上进行最终测试。
本资源文件提供了一个基于STM32的ADC、TIM2和DMA的实现方案,用于对多个通道的交流正弦信号进行采样,并计算其有效值。该方案通过利用STM32的DMA功能减轻MCU的负担,并通过串口将采样和计算结果输出到PC机上的串口调试助手,方便用户观察和分析。 功能描述 多通道交流信号采样:利用STM32的ADC模块对多个通道的交流正弦信号进行采样。通道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 有效值计算:通过对采样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每个通道的交流信号的有效值。 DMA数据传输:为了减轻MCU的负担,采样数据通过DMA直接传输到内存中,避免了CPU的频繁中断处理。 串口输出:采样和计算结果通过串口输出到PC机上的串口调试助手,方便用户实时观察和调试。 注入通道保留:保留了注入通道的使用,以满足特定应用场景的需求。 使用说明 硬件准备: 确保STM32开发板已正确连接到电源和外部信号源。 连接串口线,确保PC机可以通过串口调试助手接收数据。 软件配置: 根据实际需求配置ADC、TIM2和DMA的参数,包括采样频率、通道数目等。 配置串口参数,确保与PC机上的串口调试助手匹配。 编译与下载: 使用STM32开发环境(如Keil、STM32CubeIDE等)编译代码,并将生成的二进制文件下载到STM32开发板中。 运行与调试: 启动STM32开发板,打开PC机上的串口调试助手,观察采样和计算结果。 根据需要调整参数,优化采样和计算效果。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优快云资讯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