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你真的了解内存吗?

本文深入讲解内存的基础知识,包括内存的物理结构、内存IC的工作原理、数据的读写过程,以及通过指针、数组、栈、队列和链表等数据结构对内存进行高效操作的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作者 |  cxuan

责编 | 刘静

我们都知道,计算机是处理数据的设备,而数据的主要存储位置就是磁盘和内存,并且对于程序员来讲,CPU 和内存是我们必须了解的两个物理结构,它是你通向高阶程序员很重要的桥梁,那么本篇文章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基本的内存知识。

 

什么是内存

内存(Memory)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程序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内存又被称为主存,其作用是存放 CPU 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设备交换的数据。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 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主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主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内存的物理结构

在了解一个事物之前,你首先得先需要见过它,你才会有印象,才会有想要了解的兴趣,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先看一下什么是内存以及它的物理结构是怎样的。

内存的内部是由各种IC电路组成的,它的种类很庞大,但是其主要分为三种存储器

  • 随机存储器(RAM):内存中最重要的一种,表示既可以从中读取数据,也可以写入数据。当机器关闭时,内存中的信息会 丢失。

  • 只读存储器(ROM):ROM 一般只能用于数据的读取,不能写入数据,但是当机器停电时,这些数据不会丢失。

  • 高速缓存(Cache):Cache 也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它分为一级缓存(L1 Cache)、二级缓存(L2 Cache)、三级缓存(L3 Cache)这些数据,它位于内存和 CPU 之间,是一个读写速度比内存更快的存储器。当 CPU 向内存写入数据时,这些数据也会被写入高速缓存中。当 CPU 需要读取数据时,会直接从高速缓存中直接读取,当然,如需要的数据在Cache中没有,CPU会再去读取内存中的数据。

内存 IC 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它内部也有电源、地址信号、数据信号、控制信号和用于寻址的 IC 引脚来进行数据的读写。下面是一个虚拟的 IC 引脚示意图

图中 VCC 和 GND 表示电源,A0 - A9 是地址信号的引脚,D0 - D7 表示的是控制信号、RD 和 WR 都是好控制信号,我用不同的颜色进行了区分,将电源连接到 VCC 和 GND 后,就可以对其他引脚传递 0 和 1 的信号,大多数情况下,+5V 表示1,0V 表示 0。

我们都知道内存是用来存储数据,那么这个内存 IC 中能存储多少数据呢?D0 - D7 表示的是数据信号,也就是说,一次可以输入输出 8 bit = 1 byte 的数据。A0 - A9 是地址信号共十个,表示可以指定 00000 00000 - 11111 11111 共 2 的 10次方 = 1024个地址。每个地址都会存放 1 byte 的数据,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内存 IC 的容量就是 1 KB。

如果我们使用的是 512 MB 的内存,这就相当于是 512000(512 * 1000) 个内存 IC。当然,一台计算机不太可能有这么多个内存 IC ,然而,通常情况下,一个内存 IC 会有更多的引脚,也就能存储更多数据。

内存的读写过程

让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内存 IC 对数据的读写过程上来吧!我们来看一个对内存IC 进行数据写入和读取的模型

来详细描述一下这个过程,假设我们要向内存 IC 中写入 1byte 的数据的话,它的过程是这样的:

  • 首先给 VCC 接通 +5V 的电源,给 GND 接通 0V 的电源,使用 A0 - A9 来指定数据的存储场所,然后再把数据的值输入给 D0 - D7 的数据信号,并把 WR(write)的值置为 1,执行完这些操作后,即可以向内存 IC 写入数据

  • 读出数据时,只需要通过 A0 - A9 的地址信号指定数据的存储场所,然后再将 RD 的值置为 1 即可。

  • 图中的 RD 和 WR 又被称为控制信号。其中当WR 和 RD 都为 0 时,无法进行写入和读取操作。

内存的现实模型

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把内存模型映射成为我们现实世界的模型,在现实世界中,内存的模型很像我们生活的楼房。在这个楼房中,1层可以存储一个字节的数据,楼层号就是地址,下面是内存和楼层整合的模型图

我们知道,程序中的数据不仅只有数值,还有数据类型的概念,从内存上来看,就是占用内存大小(占用楼层数)的意思。即使物理上强制以 1 个字节为单位来逐一读写数据的内存,在程序中,通过指定其数据类型,也能实现以特定字节数为单位来进行读写。

下面是一个以特定字节数为例来读写指令字节的程序的示例

// 定义变量
char a;
short b;
long c;

// 变量赋值
a = 123;
b = 123;
c = 123;
我们分别声明了三个变量 a,b,c ,并给每个变量赋上了相同的 123,这三个变量表示内存的特定区域。通过变量,即使不指定物理地址,也可以直接完成读写操作,操作系统会自动为变量分配内存地址。

这三个变量分别表示 1 个字节长度的 char,2 个字节长度的 short,表示4 个字节的 long。因此,虽然数据都表示的是 123,但是其存储时所占的内存大小是不一样的。如下所示

这里的 123 都没有超过每个类型的最大长度,所以 short 和 long 类型为所占用的其他内存空间分配的数值是0,这里我们采用的是低字节序列的方式存储

低字节序列:将数据低位存储在内存低位地址。

高字节序列:将数据的高位存储在内存地位的方式称为高字节序列。

 

内存的使用

指针

指针是 C 语言非常重要的特征,指针也是一种变量,只不过它所表示的不是数据的值,而是内存的地址。通过使用指针,可以对任意内存地址的数据进行读写。

在了解指针读写的过程前,我们先需要了解如何定义一个指针,和普通的变量不同,在定义指针时,我们通常会在变量名前加一个 * 号。例如我们可以用指针定义如下的变量

char *d; // char类型的指针 d 定义
short *e; // short类型的指针 e 定义
long *f; // long类型的指针 f 定义
我们以32位计算机为例,32位计算机的内存地址是 4 字节,在这种情况下,指针的长度也是 32 位。然而,变量  d e f 却代表了不同的字节长度,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这些数据表示的是从内存中一次读取的字节数,比如 d e f 的值都为 100,那么使用 char 类型时就能够从内存中读写 1 byte 的数据,使用 short 类型就能够从内存读写 2 字节的数据, 使用 long 就能够读写 4 字节的数据,下面是一个完整的类型字节表

我们可以用图来描述一下这个读写过程

数组是内存的实现

数组是指多个相同的数据类型在内存中连续排列的一种形式。作为数组元素的各个数据会通过下标编号来区分,这个编号也叫做索引,如此一来,就可以对指定索引的元素进行读写操作。

首先先来认识一下数组,我们还是用 char、short、long 三种元素来定义数组,数组的元素用[value] 扩起来,里面的值代表的是数组的长度,就像下面的定义

char g[100];
short h[100];
long i[100];
数组定义的数据类型,也表示一次能够读写的内存大小,char 、short 、long 分别以 1 、2 、4 个字节为例进行内存的读写。

数组是内存的实现,数组和内存的物理结构完全一致,尤其是在读写1个字节的时候,当字节数超过 1 时,只能通过逐个字节来读取,下面是内存的读写过程

数组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数据结构,我们都知道数组的检索效率是比较快的,至于数组的检索效率为什么这么快并不是我们这篇文章讨论的重点。

栈和队列

我们上面提到数组是内存的一种实现,使用数组能够使编程更加高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其他数据结构,通过这些数据结构也可以操作内存的读写。

栈(stack)是一种很重要的数据结构,栈采用 LIFO(Last In First Out)即后入先出的方式对内存进行操作。它就像一个大的收纳箱,你可以往里面放相同类型的东西,比如书,最先放进收纳箱的书在最下面,最后放进收纳箱的书在最上面,如果你想拿书的话, 必须从最上面开始取,否则是无法取出最下面的书籍的。

栈的数据结构就是这样,你把书籍压入收纳箱的操作叫做压入(push),你把书籍从收纳箱取出的操作叫做弹出(pop),它的模型图大概是这样

入栈相当于是增加操作,出栈相当于是删除操作,只不过叫法不一样。栈和内存不同,它不需要指定元素的地址。它的大概使用如下

// 压入数据
Push(123);
Push(456);
Push(789);

// 弹出数据
j = Pop();
k = Pop();
l = Pop();
在栈中,LIFO 方式表示栈的数组中所保存的最后面的数据(Last In)会被最先读取出来(First On)。

队列

队列和栈很相似但又不同,相同之处在于队列也不需要指定元素的地址,不同之处在于队列是一种 先入先出(First In First Out) 的数据结构。队列在我们生活中的使用很像是我们去景区排队买票一样,第一个排队的人最先买到票,以此类推,俗话说: 先到先得。它的使用如下

// 往队列中写入数据
EnQueue(123);
EnQueue(456);
EnQueue(789);

// 从队列中读出数据
m = DeQueue();
n = DeQueue();
o = DeQueue();
向队列中写入数据称为 EnQueue()入列,从队列中读出数据称为DeQueue()。

与栈相对,FIFO 的方式表示队列中最先所保存的数据会优先被读取出来。

队列的实现一般有两种:顺序队列 和 循环队列,我们上面的事例使用的是顺序队列,那么下面我们看一下循环队列的实现方式

环形缓冲区

循环队列一般是以环状缓冲区(ring buffer)的方式实现的,它是一种用于表示一个固定尺寸、头尾相连的缓冲区的数据结构,适合缓存数据流。假如我们要用 6 个元素的数组来实现一个环形缓冲区,这时可以从起始位置开始有序的存储数据,然后再按照存储时的顺序把数据读出。在数组的末尾写入数据后,后一个数据就会从缓冲区的头开始写。这样,数组的末尾和开头就连接了起来。

链表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链表和 二叉树,它们都是可以不用考虑索引的顺序就可以对元素进行读写的方式。通过使用链表,可以高效的对数据元素进行添加 和 删除操作。而通过使用二叉树,则可以更高效的对数据进行检索。

在实现数组的基础上,除了数据的值之外,通过为其附带上下一个元素的索引,即可实现链表。数据的值和下一个元素的地址(索引)就构成了一个链表元素,如下所示

对链表的添加和删除都是非常高效的,我们来叙述一下这个添加和删除的过程,假如我们要删除地址为 p[2] 的元素,链表该如何变化呢?

我们可以看到,删除地址为 p[2] 的元素后,直接将链表剔除,并把 p[2] 前一个位置的元素 p[1] 的指针域指向 p[2] 下一个链表元素的数据区即可。

那么对于新添加进来的链表,需要确定插入位置,比如要在 p[2] 和 p[3] 之间插入地址为 p[6] 的元素,需要将 p[6] 的前一个位置 p[2] 的指针域改为 p[6] 的地址,然后将 p[6] 的指针域改为 p[3] 的地址即可。

链表的添加不涉及到数据的移动,所以链表的添加和删除很快,而数组的添加涉及到数据的移动,所以比较慢,通常情况下,使用数组来检索数据,使用链表来进行添加和删除操作。

二叉树

二叉树也是一种检索效率非常高的数据结构,二叉树是指在链表的基础上往数组追加元素时,考虑到数组的大小关系,将其分成左右两个方向的表现形式。假如我们把 50 这个值保存到了数组中,那么,如果接下来要进行值写入的话,就需要和50比较,确定谁大谁小,比50数值大的放右边,小的放左边,下图是二叉树的比较示例

二叉树是由链表发展而来,因此二叉树在追加和删除元素方面也是同样有效的。

这一切的演变都是以内存为基础的。

作者简介:cxuan 一个正在路上坚持信仰的技术人

声明:本文为作者投稿,版权归作者个人所有。

【End】

为什么我要在2019年学习Python?

https://edu.youkuaiyun.com/topic/python115?utm_source=csdn_bw

热 文 推 荐 

☞微信成最频繁网络诈骗犯罪工具;库克再谈乔布斯;PyCharm 2019.2.5 发布| 极客头条

☞不为人知的 35 个 More Effective C++ 改善编程与设计的最佳方法 | 原力计划

☞程序员的修神之路是?

小米 9 年,雷军开启 AIoT 与 5G 超级互联网时代!

程序员正在消失?

5G套餐到底该不该换?看完你就明白啦!

他的公司1年令比特币暴跌数次,上榜福布斯捐10亿美元的跨界传奇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参加开发者大调查!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v2.1151 1. 解决EnumWindow有时候会卡死的问题 2. KeyDownStr KeyUpStr KeyPressStr更名KeyDownChar KeyUpChar KeyPressChar 增加付费接口KeyPressStr 3. 去掉属性dx.public.keypad.patch,dx.public.keypad.sync和dx.public.mouse.sync. 增加收费接口EnableKeypadPatch EnableKeypadSync EnableMouseSync 4. 解决后台特征码失效的BUG。(上一个版本的问题) 5. 优化FindXXXX等的查询速度. 同时接口FindIntEx FindFloatEx FindDoubleEx FindStringEx FindDataEx参数变更. 6. 解决FindMultiColor和FindMultiColorEx在某些时候会找不到的BUG 7. 加强绑定模式1. 增加付费接口DmGuard 8. 增加付费接口FaqCaptureFromFile 【插件特色】 1. 文字识别领域,目前插件界,识别速度和准确率No.1 7000汉字,全屏识别,只需要几百毫秒,性能强劲! 2. 后台键鼠方面,目前插件界功能最齐全,最强悍的后台键鼠 3. 图色方面,高速找图找色,取色 4. 支持MASM Call代码嵌入执行 【功能特点】 文字识别方面 1. 所有文字识别接口都支持后台gdi 后台gdi2 后台dx 后台dx2 后台dx3 以及前台normal 2. 支持RGB HSV颜色识别 3. 支持RGB HSV差色识别 4. 支持多种颜色混合识别(最多10种) 5. 支持连体字识别 6. 支持背景色识别 7. 支持点阵模糊识别(防杂点干扰) 8. 支持查找指定字符串在屏幕的坐标 9. 支持查找指定字符串在屏幕上的所有坐标 10. 支持在未知文字的情况下进行词组识别 11. 支持在没有字库的情况下,进行词组范围识别 12. 支持多字库,最多10个字库。方便针对不同的情况制作字库. 13. 完全兼容91OCR字库(txt字库,mdb不支持) 14. 支持字库自定义加密解密 15. 支持识别指定图片中的文字 16. 支持在代码中添加字库 图色方面 1. 所有图色接口都支持后台gdi 后台gdi2 后台dx 后台dx2 后台dx3 以及前台normal 2. 支持颜色查找,多种颜色查找,并可指定搜索的方向以及相似度 3. 支持图形查找,多个图形查找,并可指定搜索的方向以及相似度 4. 支持直接获取某点的颜色(RGB,HSV) 5. 支持直接对某点的颜色进行比较,可指定相似度 6. 可直接对任意区域进行截图,并保存为bmp(24位色) 7. 可获取某范围的RGB和HSV颜色均值 8. 支持图片透明色 9. 支持多图查找 10. 支持直接获取图像数组,方便二次开发 11. 支持多点找色 键鼠方面 1. 所有键鼠接口都支持windows消息模拟,dx以及前台 2. 前台完全模拟,功能和按键自带的完全一样 3. 后台windows消息模拟(类似于按键自带的后台键鼠) 4. dx键盘几乎支持所有游戏后台组合键.(首创) 5. 后台dx (首创,支持大型的3D以及2D游戏键鼠的模拟) 后台方面 1. 两个函数,搞定前后台的切换,非常简单快捷. 窗口方面 1. 支持任意绘制的信息提示窗口,可以随着游戏窗口的移动而移动 2. 信息提示窗口可以鼠标拖动,更加方便快捷 3. 支持获取通过正常手段获取不到的窗口句柄,比如QQ系列游戏 4. 支持枚举窗口 5. 支持获取窗口各种状态 6. 支持对窗口进行各种操作,关闭,最小化等等 内存方面 1. 支持CE格式的内存读取 2. 支持各种数据类型的搜索,以及多次搜索(类似CE) 3. 强力内存接口,按键自带的读不到,可以试试这个 4. 强力的内存写接口(简单游版本不支持) 汇编方面(简单游版本不支持) 1. 支持MASM语法的汇编语句,支持本进程以及目标进程的汇编代码嵌入执行(俗语Call) 2. 支持机器码和MASM语句的互转 答题器 1. 支持前后台的截图发送到服务端 2. 支持前后台的截取动画发送到服务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