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读
前言
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自动化的定位?我们是否能够精准地识别出那些真正值得、真正适合进行自动化的机会?
自动化是测试的有力“支撑”,而非测试本身。自动化能帮助我们更快、更频繁地执行某些任务,但它无法替代人类的思考、探索和判断。因此,识别何时、何地以及为何进行自动化,比如何写出漂亮的自动化代码更为重要。
1、跳出“回归测试”的狭隘圈子
一提到自动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UI层的回归测试。没错,这是自动化最常见的应用场景之一。但测试自动化绝非仅限于此。
实际上,自动化的应用场景远比你想象的要广阔得多,它几乎可以渗透到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在测试活动的支持层面:
测试环境准备与清理:
搭建一个复杂的测试环境,恢复数据到初始状态,这些重复且耗时的工作,是绝佳的自动化机会。一个稳定的自动化环境是高效测试的基础。
测试数据生成:
很多测试场景需要特定的大批量数据。手动构造这些数据既枯燥又容易出错。自动化生成工具可以根据规则快速、准确地产生所需数据,极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和覆盖范围。
API 接口测试:
相较于脆弱且变化频繁的UI,API通常更稳定,执行速度快,反馈及时。API自动化投入产出比往往很高,是构建自动化基础的优先选择。
性能与负载测试:
这类测试本质上就是一种自动化,需要模拟大量用户并发操作。没有自动化工具,根本无法执行。
安全扫描与合规检查:
利用自动化安全扫描工具进行常见的漏洞检测、静态代码分析等,是保障产品安全基线的重要手段。
可观测性增强:
自动化可以帮助我们在测试过程中监控系统状态、收集日志、追踪请求,从而更快地定位问题。
探索性测试支持:
自动化可以快速执行重复的设置步骤、收集信息,让测试人员能将更多精力放在思考、观察和探索上。
生产环境监控:
将部分关键业务流程的自动化脚本部署到生产环境进行定时检查,可以帮助我们尽早发现生产问题。
所以,在考虑自动化时,不妨问问自己:除了UI回归,还有哪些重复、耗时、需要精确执行或大规模进行的任务,自动化能帮上忙?
2、识别任务的特性:是否适合自动化?
并非所有任务都适合自动化。尝试去自动化一个频繁变化、设计不稳定、依赖复杂外部因素或需要人类主观判断的任务,往往会带来高昂的维护成本和低价值产出。
在识别机会时,我通常会从以下几个维度评估:
重复性:
某个任务需要被频繁执行吗?(例如,每次代码提交后、每日构建后、每个版本发布前)。重复次数越多,自动化的潜在价值越大。
稳定性:任务涉及的功能或界面是否相对稳定,变化不频繁?对不稳定部分的自动化投入需谨慎,维护成本会很高。
投入产出比 (ROI):
自动化一个任务需要多少前期投入(学习、设计、编写、调试脚本)?自动化后能节省多少人工时间?能多快地收回成本?能带来什么额外的价值(如更快的反馈、更高的精度)?粗略估算一下,避免投入巨资自动化一个几乎不执行的手动任务。
风险重要性:
任务覆盖的功能是核心、高风险模块吗?自动化这些关键路径能有效降低发布风险。
耗时性:
手动执行一个任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吗?自动化可以显著缩短执行周期。
人为错误倾向:
某些任务因其重复性或复杂性,手动执行容易出错(如大量数据的录入、复杂的配置步骤)。自动化可以确保一致性和准确性。
需要机器的能力:
某些任务需要极高的执行速度、并发能力或连续运行能力,这是人类无法做到的(如性能测试、长时间可靠性测试)。
结合以上几点,优先选择那些高重复、相对稳定、高风险、耗时且易错、投入产出比合理、需要机器能力的任务进行自动化。
3、倾听痛点,观察工作流
自动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提升效率和质量。发现自动化机会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倾听团队成员(包括开发者、产品经理、其他测试工程师)的“痛点”和抱怨。
“每次测试环境都要配半天,太烦了!” -> 自动化环境搭建/数据准备
“改一点点代码,整个回归烟雾测试跑一遍要好几个小时!” -> 自动化核心回归测试
“那个第三方接口老是不稳定,手动调起来麻烦死了,还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的问题。” -> 自动化接口探测与监控
“想验证一下1000个用户同时登录的场景,手动怎么测?” -> 自动化性能测试
“产品说这里的数据计算逻辑很重要,但手动算实在太累了,怕算错。” -> 自动化数据校验
同时,仔细观察测试团队,甚至是开发团队的日常工作流程。
有没有哪些步骤是大家反复在做的?有没有哪些环节是瓶颈?有没有哪些活动是大家觉得枯燥乏味、能推就推的?
4、从小处着手,持续演进
识别自动化机会并非要求你制定一个宏大无比的自动化计划。恰恰相反,明智的做法是:
聚焦:选择一个最痛、最有价值、最容易实现的点作为突破口。
小步快跑:从自动化一个小的、独立的任务开始,比如一个API接口,一个环境检查脚本。
验证价值:让团队看到自动化带来的实际好处(节省时间、发现问题、提升信心等)。
迭代演进:在成功的经验基础上,逐步扩展自动化的范围和深度。
这种方式风险低,见效快,有助于团队建立对自动化的信心,并在实践中学习和优化自动化策略。
5、自动化是团队的责任
最后,自动化机会的识别和实施不应仅仅是某个“自动化专家”或测试工程师的职责。它应该成为整个敏捷团队共同讨论和决定的事情。
在需求评审时,就思考哪些测试场景未来可能需要自动化支持。
在迭代计划会议上,讨论哪些重复性工作可以通过自动化来优化。
在回顾会议中,反思哪些测试环节是效率瓶颈,自动化能否提供帮助。
当自动化成为团队文化的一部分,融入到开发、测试和运维的整个流程中时,才能真正发挥其最大效用。
目前主流测试技能:自动化测试,测试开发,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等,掌握其中之一将更有优势
接口自动化测试方向:Python+requests+pytest+yaml+alluer+Jenkins;
web自动化测试方向:Python+selenium4+pytest+POM+allure+Jenkins;
app自动化测试方向:Python+appium+POM+pytest+allure+Jenkins;
最新最全花1W买的Python+Selenium全栈Web自动化测试
| 下面是我整理的2025年最全的软件测试工程师学习知识架构体系图 |
一、Python编程入门到精通

二、接口自动化项目实战

三、Web自动化项目实战

四、App自动化项目实战

五、一线大厂简历

六、测试开发DevOps体系

七、常用自动化测试工具

八、JMeter性能测试

九、总结(尾部小惊喜)
人生最珍贵的不是最终抵达的终点,而是沿途突破自我的每个瞬间。当你觉得撑不住时,请记住:蝴蝶破茧时的挣扎,正是它获得飞翔力量的关键。你的坚持,正在为生命谱写最动人的乐章!
别被暂时的风雨模糊了视线!那些看似坎坷的路途,都在引领你走向更美的风景。当别人选择放弃时,你的坚持就是最有力的宣言。向前奔跑吧,整个世界都在期待你的光芒绽放!

2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