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扣 307. 区域和检索 - 数组可修改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线段树高效解决LeetCode题目,通过构建线段树实现数组元素的快速更新(O(logn))和区间和查询(O(logn)),对比了不同数据结构在操作效率上的差异。

题目来源:https://leetcode.cn/problems/range-sum-query-mutable/

大致题意:

设计一个类,其包含一个数组,并且有两个方法:

  • update(int index, int val)) 将给定索引处的数组元素更新为 val
  • sumRange(int left, int right) 返回给定索引范围内的数组元素和

思路

直接使用数组实现该类,那么:

  • 更新的时间复杂度为 O(1)
  • 范围查询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如果使用前缀和实现该类,那么:

  • 更新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 范围查询的时间复杂度为 O(1)

而如果使用线段树(适宜进行区间内求和(最值),更新区间和(最值)),那么:

  • 更新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
  • 范围查询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

这道题基本上是线段树模板题,线段树主要包含的操作:

  • 建树,自底向上建树
  • 更新树,自底向上更新
  • 范围查询

具体看代码:

public class NumArray {
    int[] segmentTree;  // 线段树
    int[] nums; // 线段树叶子节点对应的数组
    int n;  // 叶子节点个数

    // 构造器
    // 使用给定数组建树
    public NumArray(int[] nums) {
        // 叶子节点数目即为给定数组长度
        n = nums.length;
        // 线段树初始化
        segmentTree = new int[4 * n];
        this.nums = nums;
        // 递归建树
        build(0, 0, n - 1);
    }

    /**
     * 建树
     * @param node 当前节点编号
     * @param start 当前节点表示的区间左边界
     * @param end 当前节点表示的区间左边界
     */
    public void build(int node, int start, int end) {
        // start 等于 end,表示当前节点是叶子节点,赋值并返回
        if (start == end) {
            segmentTree[node] = nums[start];
            return;
        }
        // 区间中值
        int mid = (start + end) >> 1;
        // 递归构建左子树
        build(node * 2 + 1, start, mid);
        // 递归构建右子树
        build(node * 2 + 2, mid + 1, end);
        // 构建当前节点,本题求的是区间和,所以求和
        segmentTree[node] = segmentTree[node * 2 + 1] + segmentTree[node * 2 + 2];
    }

    // 更新数组指定索引的元素
    public void update(int index, int val) {
        change(index, 0, 0, n - 1, val);
    }


    /**
     * 递归修改树节点
     * @param idx 要修改元素在数组中的索引
     * @param node  当前线段树节点编号
     * @param start 当前线段树节点对应区间的左边界
     * @param end 当前线段树节点对应区间的右边界
     * @param val 要修改的值
     */
    public void change(int idx, int node, int start, int end, int val) {
        // 如果左右边界相等,表示当前节点即为要修改的目标节点,修改并返回
        if (start == end) {
            segmentTree[node] = val;
            return;
        }
        // 区间中值
        int mid = (start + end) >> 1;
        // 如果待修改节点小于等于区间中值,表示待修改节点对应叶子节点在左子树
        if (idx <= mid) {
            change(idx, node * 2 + 1, start, mid, val);
        } else {    // 待修改节点在右子树
            change(idx, node * 2 + 2, mid + 1, end, val);
        }
        // 更新修改后的区间和
        segmentTree[node] = segmentTree[node * 2 + 1] + segmentTree[node * 2 + 2];
    }

    // 获取 [left, right] 范围内元素和
    public int sumRange(int left, int right) {
        return range(left, right, 0, 0, n - 1);
    }

    /**
     * 获取 [left, right] 范围内元素和
     * @param left  要获取范围和的左边界
     * @param right 要获取范围和的右边界
     * @param node  当前节点对应编号
     * @param start 当前节点对应左边界
     * @param end   当前节点对应右边界
     * @return
     */
    public int range(int left, int right, int node, int start, int end) {
        // 如果当前节点对应区间与所求范围相同,直接返回当前节点对应区间和
        if (left == start && right == end) {
            return segmentTree[node];
        }
        // 区间中值
        int mid = (start + end) >> 1;
        // 如果待获取范围右边界小于等于区间中值,表示所求范围在当前节点左子树
        if (right <= mid) {
            return range(left, right, node * 2 + 1, start, mid);
        } else if (left > mid) {    // // 如果待获取范围左边界大于区间中值,表示所求范围在当前节点右子树
            return range(left, right, node * 2 + 2, mid + 1, end);
        } else {    // 待获取范围横跨左右子树
            return range(left, mid, node * 2 + 1, start, mid) + range(mid + 1, right, node * 2 + 2, mid + 1, end);
        }
    }
}
### 解题思路 LeetCode 2090 题目要求计算一个数组中每个元素的半径为 `k` 的子数组的平均值。如果某个元素的位置 `i` 满足其左右各有 `k` 个元素,即从 `i-k` 到 `i+k` 的子数组存在,则计算该子数组的平均值;否则结果为 `-1`。 为了高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 **滑动窗口** 技术。通过维护一个滑动窗口的,可以在 `O(n)` 时间复杂度内完成计算。 #### 关键点 - 初始化窗口的大小为 `2*k + 1`,如果数组长度小于这个值,则某些位置无法形成完整的子数组- 首先计算初始窗口的总,然后逐个移动窗口,并更新总(减去退出窗口的元素,加上进入窗口的元素)。 - 对于无法形成完整窗口的位置,直接标记为 `-1`。 --- ### C++ 实现代码 ```cpp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getAverages(vector<int>& nums, int k) { long long n = nums.size(); long long windowSize = 2 * k + 1; vector<int> avg(n, -1); if (windowSize > n) return avg; // 如果窗口比数组还大,全部返回-1 long long sum = 0; for (int i = 0; i < windowSize; ++i) { sum += nums[i]; } avg[k] = sum / windowSize; // 第一个窗口的平均值 for (int i = windowSize; i < n; ++i) { sum += nums[i] - nums[i - windowSize]; // 滑动窗口更新 avg[i - k] = sum / windowSize; // 计算当前窗口的平均值 } return avg; } }; ``` --- ### 示例说明 假设输入如下: ```cpp vector<int> nums = {1, 2, 3, 4, 5, 6, 7, 8, 9}; int k = 3; ``` 输出将是: ```cpp {-1, -1, -1, 4, 5, 6, -1, -1, -1} ``` 其中只有中间部分能够形成完整的窗口,其他位置由于缺少足够的元素而返回 `-1`。 --- ###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O(n)`,其中 `n` 是数组的长度。整个算法只遍历数组一次。 - **空间复杂度**:`O(n)`,用于存储最终的结果数组--- ### 性能优化建议 - 使用 `long long` 类型确保累加过程中不会溢出。 - 提前处理窗口大小大于数组长度的情况,避免无效计算。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三更鬼

谢谢老板!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