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chronized底层原理
对象头
要搞清楚Synchronize的底层原理,先了解一下对象头
每个对象都会有一个对象头![[外链图片转存失败(img-wk175Om9-1566883800511)(en-resource://database/4994:0)]](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f4f5dca6ace5cc549f77f4ccc90f5faa.png)
如果这个对象是是数组类型,那么jvm会用3个字宽(32位虚拟机中,1个字宽4个字节)存储对象头,如果是非数组类型,jvm会用2个字宽存储对象头![[外链图片转存失败(img-mqO61o30-1566883800512)(en-resource://database/4996:0)]](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8a46ad2b9ffe3cca049375bad071186f.png)
对象头的存储结构如上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img-vbfOjB9u-1566883800513)(en-resource://database/4998:0)]](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ff70a66ee51132eeb57a932007edf274.png)
其中Mark Word中的状态变化又如上图
synchronized的宏观实现
我们主要来说重量级锁的实现
从上面的图也可以看到,当Synchronize升级为重量级锁的时候,会有一个指向互斥量(monitor对象)的指针,这个monitor对象定义了_WaitSet和_EntryList两个队列,在下面我们会说到这两个队列的作用。除此之外,monitor对象中还有个_owner指针指向锁的持有者
首先,当一个线程去竞争锁,它会被放进_EntryList中去竞争,如果竞争成功,_owner指针就会指向当前线程,同时_count+1,如果竞争失败,会重新回到_EntryList中。如果一个线程被调用了wait(),那么会释放当前持有锁,_count-1且当前线程进入_WaitSet等待被唤醒
同步代码块的实现
synchronized(obj){
i++;
}
如上面的代码,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它的字节码![[外链图片转存失败(img-QroK3cq3-1566883800514)(en-resource://database/5002:0)]](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4c7a5c151ef168bc2b051bc2b9405e36.png)
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标红的地方,分别用了monitorenter、monitorexit,当执行到monitroenter的时候,线程会进入entryList去竞争锁,如果竞争成功则走上面竞争成功的步骤,如果失败则走失败的步骤
那为什么会有两个monitorexit呢?
因为编译器要确保如果出现异常,对象能够及时释放锁,所以这就是synchronized和lock不同点之一,lock需要在try-catch中保证锁能够被释放,而synchronized在jdk底层就能够保证锁的及时释放,不会因为出现异常而造成死锁现象
同步方法的实现
同步方法的实现和代码块的实现是不一样的
synchronized void fun(){
}

可以看到,当同步的是方法时,并没有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指令,有的是ACC_SYNCHRONIZED标识,它一样会走上面说到的加锁释放锁过程
转载自:https://blog.youkuaiyun.com/bigbigChopper/article/details/100097855
本文详细解析了synchronized关键字的底层实现原理,包括对象头结构、MarkWord状态变化、重量级锁实现机制及同步代码块与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
373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