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E-BGP反射

本文探讨了BGP在大型AS内的扩展性问题,详细介绍了路由反射器和BGP联盟两种解决方案。路由反射器通过引入Cluster和Originator_ID机制防止环路,简化IBGP对等体关系。BGP联盟则通过将大AS拆分为小AS并用EBGP连接,提高网络的可管理性和扩展性。

前言

为了实现路由信息的交互,BGP要求一个AS内的所有BGP Speaker相互形成IBGP对等体全互连,而这一要求使得IBGP的扩展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BGP反射器以及BGP联盟则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提出的BGP扩展技术。

IBGP扩展性的问题

  • BGP是怎样防止环路的?
     EBGP
       通过AS-Path属性,丢弃从EBGP对等体接收到的在AS-Path属性里包含自身AS号的任何更新信息
     IBGP
       BGP路由器不会将任何从IBGP对等体接收到的更新信息传给其它IBGP对等体

  • IBGP防止环路机制带来的问题
     为保证更新信息可以到达所有IBGP对等体,可使用全互联,而IBGP Speaker与IBGP Speaker之间要保证会话的全互连从而又带来IBGP会话数n(n-1)/2的问题

  • 引入新概念
    路由反射 (RFC2796)
    联盟 (RFC3065)

IBGP扩展问题解决方案

  • 路由反射 (RFC 2796)

    • 降低对指定路由器IBGP路由通告机制的限制,允许将从IBGP对等体接收到的更新信息传给某些IBGP对等体
  • 联盟 (RFC3065)

    • 将大的AS分成若干小的AS,而小AS之间建立EBGP对等体关系

BGP路由反射器 (Route Reflecto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同角色的对等体

  • IBGP对等体可以有三种角色
    • 路由反射器 (Route Reflector)
    • 客户机 (Client)
    • 非客户机 (Non-Clien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对等体之间的关系
    • Client只需维护与RR之间的IBGP会话
    • RR与RR之间需要建立IBGP的全互连
    • Non-Client与Non-Client之间需要建立IBGP全互连
    • RR与Non-Client之间需要建立IBGP全互连

路由反射宣告原则

当RR收到BGP对等体发来的路由,首先使用BGP选路策略来选择最佳路由。RR在发布学习到的路由信息时,按照RFC2796中的规则发布路由:

1、从非客户机IBGP对等体学到的路由,发布给此RR的所有客户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2、从客户机学到的路由,发布给此RR的所有非客户机和客户机(发起此路由的客户机除外)
3、从EBGP对等体学到的路由,发布给所有的非客户机和客户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由反射簇 (Cluster)

当一个AS内存在多台RR为Client提供冗余时,RR间的路由更新很有可能会形成环路,为防止该现象,引入了Cluster的概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什么是簇?
    • 通过4字节的Cluster_ID来标识Cluster,通常会使用Loopback地址作为Cluster_ID
    • 一个Cluster里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RR;一个Client可以同时属于多个Clust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由反射环路防止机制-Originator_ID

  • Originator_ID属性用于防止在反射器和客户机/非客户机之间产生环路
  • Originator_ID属性长4字节,可选非过渡属性,属性类型为9 ,是由路由反射器(RR)产生的,携带了本地AS内部路由发起者的Router ID
  • 当一条路由第一次被RR反射的时候,RR将Originator_ID属性加入到这条路由,标识这条路由的始发路由器。如果一条路由中已经存在了Originator_ID属性,则RR将不会创建新的Originator_ID
  • 当其它BGP Speaker接收到这条路由的时候,将比较收到的Originator_ID和本地的Router ID,如果两个ID相同,BGP Speaker会忽略掉这条路由,不做处理

路由反射环路防止机制-Cluster_List

  • Cluster_List属性用于防止AS内部的环路
  • Cluster_List是可选非过渡属性,属性类型编码为10
  • Cluster_List由一系列的Cluster_ID组成,描述了一条路由所经过的反射器路径,这和描述路由经过的As路径的AS_Path属性有相似之处,Cluster_List由路由反射器产生
  • 当RR在它的客户机之间或客户机与非客户机之间反射路由时,RR会把本地Cluster_ID添加到
    Cluster_List的前面。如果Cluster_List为空,RR就创建一个
  • 当RR接收到一条更新路由时,RR会检查Cluster_List。如果Cluster_List中已经有本地Cluster_ID,丢弃该路由;如果没有本地Cluster_ID,将其加入Cluster_List,然后反射该更新路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GP联盟 (Confederati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联盟与反射的比较

参考因素比较
多层次两种方法都支持多层次来进一步增强扩展性。路由反射器支持多级路由反射结构。联盟允许在成员AS内使用路由反射。
策略控制两者都提供路由选择策略控制,不过联盟可以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常规IBGP迁移的复杂性路由反射的迁移复杂性非常低,因为总体网络配置几乎很少发生改变。然而,从IBGP到联盟的迁移需要对配置和网络架构做很大的改变。
能力支持联盟内的所有路由器必须支持联盟配置能力,因为所有路由器需要支持联盟AS-PATH属性。在路由反射的架构中,只需要反射器支持路由反射能力。然而,在新的分簇设计中,客户也必须支持反射器属性。
IGP扩展路由反射在AS内需要单一的IGP,而联盟支持单一的或分开的IGP。这可能是联盟比路由反射所具有的最明显的优势。如果IGP达到了其扩展性限制,或者是因为范围太大而难于处理管理任务,那么可以使用联盟来减小IGP路由表的大小。
部署经验由于更多的服务提供商已经部署了路由反射而非联盟,因此从路由反射中已经获得了更多的经验。
AS合并实际上AS合并与IBGP扩展性是无关的,但在这里讨论是因为它是联盟的特点之一。一个AS可以和一个已存的联盟合并,这是通过把新的AS作为联盟的一个子AS对待来完成的。

BGP的路由反射器
降低对指定路由器IBGP路由通告机制的限制,允许将从IBGP对等体接收到的更新信息传给某些IBGP对等体

联邦
将大的AS分成若干小的AS,而
小AS之间建立EBGP对等体关系

将大的AS分成若干小的AS,而
小AS之间建立EBGP对等体关系

路由反射规则:
从非客户机IBGP对等体学到的路由,发布给此RR的所有客户机
从客户机学到的路由,发布给此RR的所有非客户机和客户机(发起此路由的客户机除外)

从EBGP对等体学到的路由,发布给所有的非客户机和客户机

路由反射器中的BGP的防环:1、Cluster List(簇列表) 2、起源ID

<think>嗯,用户想详细了解BGP中的cluster-id概念。从引用材料看,用户应该具备一定BGP基础,特别是对路由反射器(RR)机制有基本了解。 用户提到的引用[3]特别关键,其中明确说明了cluster-id在路由反射场景下的防环作用。需要重点解释两个核心点:一是cluster-id如何标识路由反射器集群,二是originator-id和cluster-id协同防环的机制。 注意到用户是中文提问且引用材料含配置片段,推测可能是网络工程师在实践配置。回答时应该: 1. 先精确定义cluster-id(64位标识符,默认取RR的Router ID) 2. 强调其核心价值在于解决IBGP全连接问题 3. 给出华为设备的具体配置示例(参考引用[1]的CLI风格) 4. 补充注意事项,比如多RR场景下的集群划分逻辑 用户没有说明具体设备厂商,但引用中出现华为命令,所以示例以华为VRP系统为准。同时要提醒不同厂商实现差异,避免用户混淆。 需要特别注意cluster-id的传递规则:仅在集群内传播时携带,不同集群相遇时会比较cluster-id值。这点在引用[3]的拓扑实验中有体现,但用户可能没完全理解,解释时要简化这个机制。 </think>### BGP Cluster-ID 详解及配置方法 #### **一、Cluster-ID 定义** **Cluster-ID** 是 BGP 路由反射器(Route Reflector, RR)的核心属性,用于标识一个路由反射器集群(Cluster)。它是一个 **32位或64位标识符**(因设备厂商而异),默认值为 RR 的 **Router ID**。在多层 RR 架构中,同一集群内的所有 RR 共享相同的 Cluster-ID,不同集群则需配置不同 ID 以区分[^3][^4]。 --- #### **二、核心作用** 1. **防环机制** - 当 RR 反射路由时,会在路由属性中添加 `Originator-ID`(始发路由器 ID)和 `Cluster-ID`。 - 若 RR 收到一条路由的 `Cluster-ID` 与自身相同,则丢弃该路由,避免环路[^3][^4]。 2. **多级 RR 协同** - **同级 RR 集群**:相同 Cluster-ID 的 RR 之间**不反射路由**(视为同一逻辑实体)。 - **跨集群路由传递**:不同 Cluster-ID 的 RR 按标准反射规则交互(如 RR 向非客户端反射路由)[^3]。 3. **简化 IBGP 全互连** 替代 IBGP 全网状连接(Full-Mesh),通过 RR 集中反射路由,降低 AS 内邻居数量[^3][^4]。 --- #### **三、配置方法(华为设备示例)** ```bash # 启用 BGP 并进入 RR 配置视图 system-view [Huawei] bgp 100 [Huawei-bgp] router-id 1.1.1.1 # 设置 RR 的 Router ID # 配置 Cluster-ID(可选32位或64位) [Huawei-bgp] reflector cluster-id 10.10.10.10 # 32位 IPv4 格式 [Huawei-bgp] reflector cluster-id 2001:db8::1 # 128位 IPv6 格式(实际使用64位) # 指定客户端邻居(被反射路由器) [Huawei-bgp] peer 2.2.2.2 reflect-client # 添加客户端 [Huawei-bgp] peer 3.3.3.3 reflect-client # 可选:配置多级 RR 集群 [Huawei-bgp] reflector cluster-id 20.20.20.20 # 修改 Cluster-ID 以区分其他集群 ``` --- #### **四、关键注意事项** 1. **默认行为** - 未手动配置时,Cluster-ID **自动等于 RR 的 Router ID**[^3]。 2. **多 RR 集群设计** - **同级 RR**:必须配置**相同 Cluster-ID**(形成冗余集群)。 - **分层 RR**(如顶级 RR → 区域 RR):不同层级需配置**不同 Cluster-ID**[^3]。 3. **防环验证** - 查看路由属性:`display bgp routing-table <route> attribute` 检查是否存在 `Cluster List: [ID1, ID2,...]`,列表中出现重复 ID 表示环路[^4]。 --- #### **五、典型应用场景** ```mermaid graph TD A[顶级 RR Cluster-ID: 100] -->|反射路由| B[区域1 RR Cluster-ID: 200] A -->|反射路由| C[区域2 RR Cluster-ID: 300] B --> D[客户端路由器] C --> E[客户端路由器] ``` - **分层反射**:顶级 RR(Cluster-ID=100)向区域 RR(不同 Cluster-ID)反射路由,区域 RR 再服务客户端[^3]。 - **冗余集群**:同一数据中心内两个 RR 配置相同 Cluster-ID,实现负载均衡和故障切换[^4]。 --- ### 相关问题 1. **如何验证 BGP 路由反射器是否正常工作?** 2. **Cluster-ID 与 Originator-ID 在防环机制中的协同原理是什么?** 3. **多厂商设备(如 Cisco/Juniper)的 Cluster-ID 配置有何差异?** > 引用说明: > - **路由反射原理** 基于 IBGP 防环规则([^2][^3])。 > - **Cluster-ID 防环机制** 依赖路由属性中的 Cluster List([^3][^4])。 > - **华为配置语法** 参考标准 BGP 命令规范([^1][^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