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ISIS与OSPF对比
IS-IS的意思是标识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是为ISO无连接网络协议(ISO’s connectionless network protocol , CLNP)设计的路由选择协议
ISIS协议的时间和OSPF发布的时间基本同一时期,稍早或者稍迟一点,都基于链路状态并使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进行路由计算的一种IGP协议
本意是支持从TCP/IP协议栈向OSI的转换,但是前者却成为了实际的工业标准,而ISIS现在更多的作为服务应用商网络的IGP的层面(华为设备优先级15)
为了提供对IP的路由支持,IETF在RFC1195中对IS-IS进行了扩充和修改,使它能够同时应用在TCP/IP和OSI环境中,修订后的IS-IS协议被称为集成化的IS-IS。由于IS-IS的简便性及扩展性强的特点,目前在大型ISP的网络中被广泛地部署。
IS-IS是ISO定义的OSI协议栈中无连接网络服务CLNS (Connectionless Network Service)的一部分,用于动态路由数据包。
- CLNS由以下三个协议构成:
- CLNP:类似于TCP/IP中的IP协议。IP协议为TCP/IP网络层服务。CLNP为OSI网络层服务。
- IS-IS: 中间系统(路由器)间的路由协议,类似于IP中的OSPF
- ES-IS:主机系统与中间系统间的协议,就象IP中的ARP,IGMP(RD)等。
(ISO’s connectionless network protocol , CLNP)
(Intermediate System-Intermediate System,IS-SI)
(end system-Intermediate System)
ospf与ISIS的使用场景
- 园区网特点:
- 应用型网络,主要面向企业网用户。
- 路由器数量偏少,动态路由的LSDB库容量相对偏少,三层路由域相对偏少。
- 有出口路由的概念,对内部外部路由划分敏感。
- 地域性跨度不大,带宽充足,链路状态协议开销对带宽占用比偏少。
- 路由策略和策略路由应用频繁多变,需要精细化的路由操作。
OSPF的多路由类型(内部/外部),多区域类型(骨干/普通/特殊),开销规则优良(根据带宽设定),网络类型多样(最多五种类型)的特点在园区网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 骨干网特点:
- 服务型网络,由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组建,并为终端用户提供互联服务。
- 路由调度占据绝对统治地位,路由器数量庞大。
- 架构层面扁平化,要求IGP作为基础路由为上层BGP协议服务。
- LSDB规模宏大,对链路收敛极度敏感,线路费用高昂。
- 追求简单高效,扩展性高,满足各种客户业务需求(IPV6/IPX)。
IS-IS的快速算法(PRC得到加强),简便报文结构(TLV),快速邻居关系建立,大容量路由传递(基于二层开销低)等一系列特点在骨干网有着天然的优势。
- OSPF 和ISIS的共同特征
- 维护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当然是基于Dijkstra算法
- 都利用Hello包形成和维护邻居关系
- 使用区域的概念来构成层次化的拓扑结构
- 都提供在区域之间提供地址汇总的能力
- 无类路由协议
- 都选取一个指定路由器来描述广播性网路
- 认证能力
ISIS邻居关系的建立
- 邻居关系建立:
- 邻居关系建立主要是通过HELLO包交互并协商各种参数,包括链路类型(level-1/level-2),Hold time,网络类型,支持协议,区域号,系统ID,PDU长度,接口IP等。
- 链路信息交换:
- 与OSPF不同,ISIS交互链路状态的基本载体不是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而是LSP(link state PDU);交互的过程没有OSPF协议那样经历了多个阶段,主要是通过CSNP和PSNP两种协议报文来同步,请求以及确认链路状态信息(承载的是链路状态信息摘要),而链路状态信息的详细拓扑和路由信息是由LSP报文传递。
- 路由计算:
- SPF计算和OSPF基本一样的,但ISIS算法分离了拓扑结构和IP网段,加快了网络收敛速度。
NSAP
- 由IDP和DSP组成。IDP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