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信WebService接口

本文档提供了飞信WebService接口的详细调用说明,包括客户端登录、接收事件信息、添加及删除好友等功能的实现方式,并附有C#示例代码。

飞信WebService接口
调用说明:
1、客户端必须支持Cookie,否则不可以使用。
C#调用WebService启用Cookie示例代码:
fWebSer fsms = new fWebSer();
fsms.CookieContainer = new CookieContainer();
2、客户端登录后应每间隔3秒至3分钟之间调用一次ReMsg函数接收事件信息(建议异步调用),超过3分钟不调用可能因超时而注销。
接口引用地址: http://io2.139icq.com:88/fWebSer.asmx?WSDL 技术支持请访问: http://blog.youkuaiyun.com/mywwl

The following operations are supported. For a formal definition, please review theService Description.

  • AddF
    添加好友
    带入参数:xno=登录号码,tofno=预添加好友号码,msg=发送信息(5个汉字以内)
  • DelF
    删除好友
    带入参数:xno=登录号码,tofno=预删除好友号码
  • FList
    返回好友列表
    带入参数:xno=登录号码
    返回说明:每条记录间以换行符(“\n”)分开,信息间以“|”分开
  • Login
    登录飞信
    带入参数:xno=登录号码,fpass=飞信密码
  • Logout
    注销飞信
    带入参数:xno=登录号码
  • ReMsg
    返回事件信息(用于接收各种信息)
    带入参数:xno=登录号码,mtx=长连接等待(堵塞)事件时间[秒]
    mtx参数特殊说明:为0将直接返回,此函数建议用异步调用,设置此值大于30以上(一般设为40)可以达到实时接收信息效果
    返回说明:每条记录间以换行符(“\n”)分开,参数之间以“&”分开,每参数格式为:参数名=值
    返回参数说明:
    (1)公共返回参数说明:com=事件类型
    (2)各[事件类型]返回参数说明
    com=rmsg 收到新信息,参数有:rfno=对方飞信号码,rmno=对方手机号码,fname=对方昵称,msg=新信息内容
    com=sendok 每发成功一条返回的结果,参数有:rfno=目标飞信号码或rmno=目标手机号码,msg=信息内容
    com=senderr 每发错误一条返回的结果,参数有:rfno=目标飞信号码或rmno=目标手机号码,msg=信息内容,errtxt=错误信息
    com=loginok 登录成功,参数有:rfno=自己飞信号码,rmno=自己手机号码,fname=自己昵称
    com=loginerr 登录错误返回的结果,参数有:rfno=登录飞信号码 或rmno=登录手机号码,errtxt=错误信息
    com=fadd 被别人添加为好友时,参数有:rfno=对方飞信号码,rmno=对方手机号码,fname=对方昵称,msg=以“|”分开的新好友信息
    com=list 好友列表完成
    com=logout 被注销时
    com=changed 好友状态改变时,参数有:rfno=对方飞信号码,rmno=对方手机号码,fname=对方昵称,msg=以“|”分开的好友信息
    注意事项:同步调用间隔应不小于3秒或大于3分钟,实时性不高的同步调用请尽量间隔大些,实时性高建议用异步调用设置mtx值为40左右,登录后超过3分钟不调用此函数就超时。
  • Send
    发送信息
    带入参数:xno=登录号码,tofno=目标好友,msg=信息内容
  • VipTime
    返回会员时间
    带入参数:xno=登录号码
    说明:对于免费接口,会员是否到期都可以使用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611609/viewspace-731834/,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611609/viewspace-731834/

【博士论文复现】【阻抗建模、验证扫频法】光伏并网逆变器扫频与稳定性分析(包含锁相环电流环)(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档是一份关于“光伏并网逆变器扫频与稳定性分析”的Simulink仿真实现资源,重点复现博士论文中的阻抗建模与扫频法验证过程,涵盖锁相环和电流环等关键控制环节。通过构建详细的逆变器模型,采用小信号扰动方法进行频域扫描,获取系统输出阻抗特性,并结合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分析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帮助深入理解光伏发电系统在弱电网条件下的动态行为与失稳机理。; 适合人群:具备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熟悉Simulink仿真环境,从事新能源发电、微电网或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阻抗建模方法;②学习基于扫频法的系统稳定性分析流程;③复现高水平学术论文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支撑科研项目或学位论文工作;④为实际工程中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问题提供仿真分析手段。;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相关理论教材与原始论文,逐步运行并调试提供的Simulink模型,重点关注锁相环与电流控制器参数对系统阻抗特性的影响,通过改变电网强度等条件观察系统稳定性变化,深化对阻抗分析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