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系统导致分区丢失的数据恢复案例

服务器因重装系统导致RAID5阵列分区丢失,通过数据备份、盘序分析、超级块修复等步骤,成功恢复99%以上数据。案例涉及XFS文件系统、LVM、MD1200磁盘柜等技术。

一、服务器数据恢复故障情况简介

北京某公司的一台服务器由于重装操作系统时操作失误导致分区状态改变,原存有重要数据的一个分区丢失无法访问,服务器数据恢复的具体情况为:服务器采用raid5磁盘阵列的存储方式,MD1200磁盘柜加raid卡的组合方式;服务器的磁盘阵列中共有15块普通磁盘;原服务器共有80T左右的存储空间;阵列分配2个lun进行存储;在系统层面又对lun进行划分了分区;其中分区一大小约3T左右,采用LVM扩容方式将分区一加入到了root_lv中,其余分区则格式化为XFS文件系统使用。

二、服务器数据恢复-数据备份

客户将服务器中所有磁盘送到数据恢复中心,工程师对服务器进行初检 ,同时将服务器中所有数据备份至备份服务器上用来进行数据恢复和分析。

三、服务器数据恢复-数据分析

1、使用自主研发的数据恢复工具查询FILE ID编号;分析服务器磁盘阵列的盘序、条带大小、循环方向、同异步等信息,根据分析出的raid阵列信息虚拟重组raid结构。

3、定位到xfs文件系统的分区起始位置;XFS INODE number:变长的位数表示,三部分组成:起始块组号+起始块号+块内INODE号。起始块号与块内INODE号的位长由SUPERBLOCK中参数指定。

4、校验xfs文件系统的完整性及正确性;通过校验发现该文件系统头部的超级块及部分节点、目录项丢失。

5、修复xfs文件系统的超级块结构;根据超级块备份及文件系统中的目录树结构,对超级块进行修复还原,修复完成的超级块如下图:

6、对xfs文件系统中丢失的节点及目录项进行修复;对丢失的节点、目录项进行修补、重构,修复完成的根节点、重做的目录项如下图:

7、修复完成后编写程序解析xfs文件系统,提取其中的数据。对丢失的xfs文件系统的进行检测后发现,文件系统头部的超级块及部分节点、目录项丢失,根据超级块备份及文件系统中的目录树结构,对超级块进行修复还原,对丢失的节点、目录项进行修补、重构之后,文件系统中99%以上的数据可以完整恢复,修复完成的目录结构如下:

四、服务器数据恢复结果

由于数据丢失之后客户未对服务器做任何写入等其他破坏性操作,所以数据及文件系统信息绝大部分保留完整,数据100%恢复成功。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31380569/viewspace-2217934/,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31380569/viewspace-2217934/

<think>嗯,用户问的是重装系统会不会影响磁盘数据。我需要先理解这个问题。重装系统通常指的是重新安装操作系统,比如Windows或者Linux。用户可能担心他们的文件会不会被删除,或者需要备份哪些数据。 首先,我得回忆一下重装系统的过程。一般来说,重装系统有两种方式:覆盖安装和全新安装。覆盖安装可能不会删除用户文件,但系统文件会被替换。而全新安装通常会格式化系统盘,也就是C盘,导致里面的数据丢失。这时候,用户如果没有备份C盘的数据,比如桌面、文档里的文件,可能会有风险。 然后,用户可能不知道不同的安装方式对数据的影响不同。需要分情况讨论。比如,使用系统自带的恢复功能,像Windows的“重置此电脑”并选择保留文件,可能不会影响个人数据。但如果是手动格式化并安装,肯定会清除系统盘的数据。 另外,用户可能不太清楚系统盘和其他盘的区别。需要说明,重装系统通常只影响系统分区,其他分区如D盘、E盘可能不会受影响,除非用户误操作选择了错误的磁盘进行格式化。这时候提醒用户备份重要数据,即使不在系统盘,也是有必要的。 还要考虑到用户可能对操作步骤不熟悉,导致误删其他分区的数据。比如,在安装过程中选择磁盘时,不小心选中了其他分区进行格式化。这时候强调谨慎操作的重要性,并建议提前备份所有重要数据。 可能用户没有明确说出他们的具体情况,比如他们是否了解分区结构,是否有备份习惯。所以回答中需要覆盖不同情况,并给出通用建议,比如备份数据、确认安装选项、注意分区选择等。 最后,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不同情况的影响,以及提供预防措施。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过多,用简单易懂的中文解释,确保用户能够理解并采取正确的行动。</think>### 重装系统对磁盘数据的影响分步解析: #### 1. **核心结论** 重装系统 **可能影响磁盘数据**,但影响范围取决于具体操作方式。 #### 2. **不同场景分析** - **场景1:覆盖安装(保留文件)** - **操作特点**:通过系统自带工具(如Windows“重置此电脑”功能)选择“保留我的文件” - **数据影响**: - ✅ 系统盘(如C盘)个人文件(桌面/文档/下载目录)保留 - ❌ 已安装软件及系统设置会被清除 - ❗ 需注意:部分软件配置文件可能丢失 - **场景2:格式化后全新安装** - **操作特点**:手动分区时选择“格式化系统盘” - **数据影响**: - ❌ 系统盘全部数据永久删除 - ✅ 其他逻辑分区(如D/E盘)默认不受影响 - ⚠️ 风险点:若误选全盘格式化,所有分区数据将被清除 - **场景3:第三方工具安装** - **操作特点**:使用PE工具或Ghost镜像 - **数据影响**: - ❌ 目标分区数据被覆盖 - ⚠️ 高风险操作:错误选择目标盘可能导致非系统盘数据丢失 #### 3. **数据保护建议** 1. **强制备份原则**: - 系统盘:备份用户目录(`C:\Users\<用户名>`) - 关键数据:浏览器书签、软件授权文件、开发环境配置 - 推荐工具:使用移动硬盘/云存储双重备份 2. **分区检查流程**: - 步骤1:`磁盘管理`工具确认各分区用途 - 步骤2:物理断开非必要磁盘(适用于多硬盘用户) - 步骤3:系统安装界面反复确认目标磁盘盘符 3. **特殊案例处理**: - **BitLocker加密盘**:提前备份恢复密钥 - **RAID阵列**:建议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 **GPT/UEFI系统**:注意保留EFI系统分区 #### 4. **数据恢复可行性** - ✅ 未覆盖数据:可通过Recuava等工具恢复 - ❌ 已覆盖写入:专业数据恢复成本高昂(起价¥2000+) - 重要提示:发现误删后立即停止写入操作 #### 5. **最佳实践方案** ```text 1. 准备阶段: - 制作系统安装介质(官方工具创建) - 验证主板启动模式(UEFI/Legacy) 2. 安装过程: - 选择自定义安装 - 仅格式化系统分区 - 确认分区编号与容量匹配 3. 后期校验: - 使用WinDirStat检查磁盘占用 - 验证多系统引导配置(如存在双系统) ``` #### 6. **技术原理补充** 系统安装程序对磁盘的写入遵循以下过程: $$ \text{引导扇区} \rightarrow \text{分区表更新} \rightarrow \text{系统文件写入} $$ 其中**分区表改写**是导致数据丢失的关键环节,现代安装程序默认采用最小化写入策略。 **总结**:通过规范操作可控制数据影响范围,但任何系统重装操作都必须以完善备份为前提。建议普通用户优先使用系统内置修复功能(如Windows Startup Repair),可最大限度降低数据风险。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