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成本测量之软件项目规模和工作量测量

本文探讨了软件开发中成本测量的重要性,强调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持续测量规模和工作量。规模测量通常在需求完成、设计完成、编码完成等里程碑进行,而工作量测量则需要根据项目进展和事件驱动进行。通过定期和事件驱动的测量,确保项目计划的准确性和组织能力的提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从软件开发成本度量的角度来看,在完成了对软件项目的规模、工作量和成本的估算后,并不意味着度量工作的结束。相反,在整个软件项目的生命周期中,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对软件成本进行测量和分析。这些测量和分析的工作,不仅仅是单个软件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组织软件开发能力提升的基础。

因此,在软件项目前期完成项目的规模、工作量的估算后,为满足项目计划和监控的要求,在项目过程中应该对实际规模、工作量进行测量;为满足项目收尾的要求,在项目结束后对项目进行决算时,也需要对项目的实际规模、工作量进行测量。

规模测量

软件项目的规模一般会随着需求的逐渐清晰而不断明确,规模测量的时间点可以在软件项目的里程碑点进行。常见的项目里程碑点包括:

a) 需求完成:需求调研和分析完成,形成基线化的需求文档。需求完成后,功能规模理论上已确定,但考虑到实际的需求文档质量,可能要在设计完成后才可以进行详细功能点计数。

b) 设计完成:设计人员根据用户需求文档,完成设计文档并形成基线,以便提交开发人员进行编码和开发。

c) 编码完成;开发人员根据设计完成编码。

d) 内部测试完成;一般可选择系统测试完成时。

e) 项目结束后:系统上线并通过试运行,或通过用户验收测试等活动,得到用户可以结项的确认之后。

在各个里程碑点进行规模测量时,所采用的方法建议与规模估算所采用的方法一致。如规模估算阶段采用IFPUG方法,则后续各个里程碑点进行规模测量时,也应采用IFPUG方法。

此外,除了上述项目里程碑点之外,当项目发生正式的需求变更时,也有必要对规模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既是变更评估的依据,也将是之后项目计划调整的输入。

工作量测量

当项目的规模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典型情况如发生需求变更后,毫无疑问要对工作量进行测量,以保证规模变化之后工作量的准确性。

很多项目,在软件规模不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项目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工作量仍可能受到技术和人员等多方面的影响。如一个软件在开发过程中遇到重大技术问题需要攻克,即便软件规模本身没有大的变化,仍需要对工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