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GDB 调试程序

用 GDB 调试程序

原著:Rick McMullin

用 gdb 调试 GCC 程序

    Linux 包含了一个叫 gdb 的 GNU 调试程序. gdb 是一个用来调试 C 和 C++ 程序的强力调试器. 它使你能在程序运行时观察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内存的使用情况. 以下是 gdb 所提供的一些功能:
  • 它使你能监视你程序中变量的值.
  • 它使你能设置断点以使程序在指定的代码行上停止执行.
  • 它使你能一行行的执行你的代码.
     
    在命令行上键入 gdb 并按回车键就可以运行 gdb 了, 如果一切正常的话, gdb 将被启动并且你将在屏幕上看到类似的内容:
GDB is free software and you are welcome to distribute copies of i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ype "show copying" to see the conditions.

There is absolutely no warranty for GDB; type "show warranty" for details.

GDB 4.14 (i486-slakware-linux), Copyright 1995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Inc.

(gdb)
    当你启动 gdb 后, 你能在命令行上指定很多的选项. 你也可以以下面的方式来运行 gdb :
gdb <fname>
    当你用这种方式运行 gdb , 你能直接指定想要调试的程序. 这将告诉gdb 装入名为 fname 的可执行文件. 你也可以用 gdb 去检查一个因程序异常终止而产生的 core 文件, 或者与一个正在运行的程序相连. 你可以参考 gdb 指南页或在命令行上键入 gdb -h 得到一个有关这些选项的说明的简单列表.
 
为调试编译代码(Compiling Code for Debugging)
    为了使 gdb 正常工作, 你必须使你的程序在编译时包含调试信息. 调试信息包含你程序里的每个变量的类型和在可执行文件里的地址映射以及源代码的行号.  gdb 利用这些信息使源代码和机器码相关联.

    在编译时用 -g 选项打开调试选项.
 

gdb 基本命令
     gdb 支持很多的命令使你能实现不同的功能. 这些命令从简单的文件装入到允许你检查所调用的堆栈内容的复杂命令, 表27.1列出了你在用 gdb 调试时会用到的一些命令. 想了解 gdb 的详细使用请参考 gdb 的指南页.

  表 27.1. 基本 gdb 命令.  

命   令描  述
file装入想要调试的可执行文件.
kill终止正在调试的程序.
list列出产生执行文件的源代码的一部分.
next执行一行源代码但不进入函数内部.
step执行一行源代码而且进入函数内部.
run执行当前被调试的程序
quit终止 gdb
watch使你能监视一个变量的值而不管它何时被改变.
break在代码里设置断点, 这将使程序执行到这里时被挂起.
make使你能不退出 gdb 就可以重新产生可执行文件.
shell使你能不离开 gdb 就执行 UNIX shell 命令. 
 
 

     gdb 支持很多与 UNIX shell 程序一样的命令编辑特征. 你能象在 bashtcsh里那样按 Tab gdb 帮你补齐一个唯一的命令, 如果不唯一的话 gdb 会列出所有匹配的命令. 你也能用光标键上下翻动历史命令.

gdb 应用举例
    本节用一个实例教你一步步的用 gdb 调试程序. 被调试的程序相当的简单, 但它展示了 gdb 的典型应用.
 
    下面列出了将被调试的程序. 这个程序被称为 greeting , 它显示一个简单的问候, 再用反序将它列出.
#include  <stdio.h>



main ()

{

  char my_string[] = "hello there";



  my_print (my_string);

  my_print2 (my_string);

}



void my_print (char *string)

{

  printf ("The string is %s\n", string);

}



void my_print2 (char *string)

{

  char *string2;

  int size, i;



  size = strlen (string);

  string2 = (char *) malloc (size + 1);

  for (i = 0; i < size; i++)

    string2[size - i] = string[i];

  string2[size+1] = `\0';

  printf ("The string printed backward is %s\n", string2);

}
    用下面的命令编译它:
 
gcc -o test test.c
    这个程序执行时显示如下结果:
The string is hello there

The string printed backward is
    输出的第一行是正确的, 但第二行打印出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我们所设想的输出应该是:
The string printed backward is ereht olleh
    由于某些原因, my_print2 函数没有正常工作. 让我们用  gdb 看看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先键入如下命令:
 
gdb greeting

注意: 记得在编译 greeting 程序时把调试选项打开. 
    如果你在输入命令时忘了把要调试的程序作为参数传给 gdb , 你可以在 gdb 提示符下用 file 命令来载入它:
 
(gdb) file greeting
    这个命令将载入 greeting 可执行文件就象你在 gdb 命令行里装入它一样.

    这时你能用 gdb 的 run 命令来运行 greeting 了. 当它在 gdb 里被运行后结果大约会象这样:

(gdb) run

Starting program: /root/greeting

The string is hello there

The string printed backward is

Program exited with code 041
    这个输出和在 gdb 外面运行的结果一样. 问题是, 为什么反序打印没有工作? 为了找出症结所在, 我们可以在 my_print2 函数的 for 语句后设一个断点, 具体的做法是在 gdb 提示符下键入 list 命令三次, 列出源代码:
(gdb) list

(gdb) list

(gdb) list

技巧:  在 gdb 提示符下按回车健将重复上一个命令. 
    第一次键入 list 命令的输出如下:
 
1       #include  <stdio.h>

2

3       main ()

4       {

5         char my_string[] = "hello there";

6

7         my_print (my_string);

8         my_print2 (my_string);

9       }

10
    如果按下回车, gdb 将再执行一次 list 命令, 给出下列输出:
 
11      my_print (char *string)

12      {

13        printf ("The string is %s\n", string);

14      }

15

16      my_print2 (char *string)

17      {

18        char *string2;

19        int size, i;

20
    再按一次回车将列出 greeting 程序的剩余部分:
21        size = strlen (string);

22        string2 = (char *) malloc (size + 1);

23        for (i = 0; i < size; i++)

24          string2[size - i] = string[i];

25        string2[size+1] = `\0';

26        printf ("The string printed backward is %s\n", string2);

27      }
    根据列出的源程序, 你能看到要设断点的地方在第24行, 在 gdb 命令行提示符下键入如下命令设置断点:
(gdb) break 24
    gdb 将作出如下的响应:
Breakpoint 1 at 0x139: file greeting.c, line 24

(gdb)
 
    现在再键入 run 命令, 将产生如下的输出:
 
Starting program: /root/greeting

The string is hello there



Breakpoint 1, my_print2 (string = 0xbfffdc4 "hello there") at greeting.c :24

24  string2[size-i]=string[i]
    你能通过设置一个观察 string2[size - i] 变量的值的观察点来看出错误是怎样产生的, 做法是键入:
 
(gdb) watch string2[size - i]
    gdb 将作出如下回应:
Watchpoint 2: string2[size - i]
    现在可以用 next 命令来一步步的执行 for 循环了:
 
(gdb) next
    经过第一次循环后,  gdb 告诉我们 string2[size - i] 的值是 `h`. gdb 用如下的显示来告诉你这个信息:
 
Watchpoint 2, string2[size - i]

Old value = 0 `\000'

New value = 104 `h'

my_print2(string = 0xbfffdc4 "hello there") at greeting.c:23

23 for (i=0; i<size; i++)
    这个值正是期望的. 后来的数次循环的结果都是正确的. 当 i=10 时, 表达式 string2[size - i] 的值等于 `e`size - i 的值等于 1, 最后一个字符已经拷到新串里了.

    如果你再把循环执行下去, 你会看到已经没有值分配给 string2[0] 了,  而它是新串的第一个字符, 因为 malloc 函数在分配内存时把它们初始化为空(null)字符. 所以 string2 的第一个字符是空字符. 这解释了为什么在打印 string2 时没有任何输出了.

    现在找出了问题出在哪里, 修正这个错误是很容易的. 你得把代码里写入 string2 的第一个字符的的偏移量改为 size - 1 而不是 size. 这是因为 string2 的大小为 12, 但起始偏移量是 0, 串内的字符从偏移量 0 到 偏移量 10, 偏移量 11 为空字符保留.

    为了使代码正常工作有很多种修改办法. 一种是另设一个比串的实际大小小 1 的变量. 这是这种解决办法的代码:

#include  <stdio.h>



main ()


{

  char my_string[] = "hello there";



  my_print (my_string);

  my_print2 (my_string);

}



my_print (char *string)

{

  printf ("The string is %s\n", string);

}



my_print2 (char *string)

{

  char *string2;

  int size, size2, i;



  size = strlen (string);

  size2 = size -1;

  string2 = (char *) malloc (size + 1);

  for (i = 0; i < size; i++)

    string2[size2 - i] = string[i];

  string2[size] = `\0';

  printf ("The string printed backward is %s\n", string2);

}

 

 


内容概要:该PPT详细介绍了企业架构设计的方法论,涵盖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四大核心模块。首先分析了企业架构现状,包括业务、数据、应用技术四大架构的内容关系,明确了企业架构设计的重要性。接着,阐述了新版企业架构总体框架(CSG-EAF 2.0)的形成过程,强调其融合了传统架构设计(TOGAF)领域驱动设计(DDD)的优势,以适应数字化转型需求。业务架构部分通过梳理企业级专业级价值流,细化业务能力、流程对象,确保业务战略的有效落地。数据架构部分则遵循五大原则,确保数据的准确、一致高效使用。应用架构方面,提出了分层解耦服务化的设计原则,以提高灵活性响应速度。最后,技术架构部分围绕技术框架、组件、平台部署节点进行了详细设计,确保技术架构的稳定性扩展性。 适合人群:适用于具有一定企业架构设计经验的IT架构师、项目经理业务分析师,特别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如何将企业架构设计与数字化转型相结合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企业组织梳理业务流程,优化业务能力,实现战略目标;②指导数据管理应用开发,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应用的高效性;③为技术选型系统部署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技术架构的稳定性扩展性。 阅读建议:此资源内容详尽,涵盖企业架构设计的各个方面。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实践,重点关注各架构模块之间的关联协同,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资 源 简 介 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ICA)是近二十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盲信号分离方法。它是一种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从由传感器收集到的混合信号中分离相互独立的源信号,使得这些分离出来的源信号之间尽可能独立。它在语音识别、电信医学信号处理等信号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成为盲信号处理,人工神经网络等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简要的阐述了ICA的发展、应用现状,详细地论述了ICA的原理及实现过程,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几种主要ICA算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详 情 说 明 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ICA)是近二十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盲信号分离方法。它是一种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从由传感器收集到的混合信号中分离相互独立的源信号,使得这些分离出来的源信号之间尽可能独立。它在语音识别、电信医学信号处理等信号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成为盲信号处理,人工神经网络等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简要的阐述了ICA的发展、应用现状,详细地论述了ICA的原理及实现过程,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几种主要ICA算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一种快速ICA实现算法一FastICA。物质的非线性荧光谱信号可以看成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源信号组合成的混合信号,而这些独立的源信号可以看成是光谱的特征信号。为了更好的了解光谱信号的特征,本文利用独立分量分析的思想方法,提出了利用FastICA算法提取光谱信号的特征的方案,并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实验。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探索了其他可能的ICA应用领域,如音乐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以及金融数据分析等。通过在这些领域中的实验应用,我们发现ICA在提取信号特征、降噪信号分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潜力应用前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