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罗汉堂聚6位诺贝尔奖得主研究社会问题丨科技在哪里强大,哪里便有更大的责任...

640?wx_fmt=jpeg

导语:未来已来,变革已至。我们将进入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以数据为基础的契约成为社会底层契约。数据与智能使商业与个人的边界消失,科技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身份被重新定义。

 

罗素是近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他对科学思考的文章距今已经近百年。在《现代科学及其将来》一文中,他提到,最后,我们都要讨论科学对于社会发生什么影响,而这些影响又引起了人类对于将来有什么希望或者恐惧。


的确,媒体到处咸推关于人工智能如何使人类失业的文章, 

某某实验室创新模式打游戏击败人类、《斯坦福等著名高校联合研发的律政界AlphaGo,刚刚战胜了20名顶级律师……

 

640?wx_fmt=png


一百年前,科技与人类的关系罗素总结为:

科学有一个不幸的影响,就是抹煞个人价值和独立精神。


现代的大企业,都是以团队为基础。工业时代社会干涉人之自由,超过了商业和农业时代。机械虽然使人克服了自然,然而个人因为团队而埋没……。


科学文明虽然抹煞了个人自由,然而战胜自然是一种很大的幸福,就算牺牲大一点,也很值得。


补救现代文明畸形之发展,不在拆毁科学,而在乎充实其内容。心理学,生理学等,将来都可以有很多贡献。


我盼望能够尽早建设一种适合于人性的、稳固的、真实的科学文明。同时我也相信现代已有这种趋势。


640?wx_fmt=jpeg


是不是觉得近一百年前哲学家的智慧,今日依然余音绕梁,依然熠熠生辉。

 

科技在哪里强大,哪里便有更大的责任。

 

科技以人为本,无论科技发展如何石破天惊,无论人工智能万能的大梦有没有被人工智能的寒冬叫醒,我们都需要关注人工智能和社会的关系,冷静的考虑科技如何影响人类、如何影响社会。

或许很快,如果之前还在笑话阿里巴巴企业社会责任的进展不符合其身份的人,可以驻足一会,恐怕会有新的答案。

 

在这一领域,阿里巴巴先行一步。

 

6月26日,阿里巴巴罗汉堂在杭州成立。该机构由阿里巴巴发起倡议,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领域的全球知名学者参与,将一起研究与科技创新伴生的社会经济形态变化等课题。罗汉堂的研究成果将为全社会服务。

 

640?wx_fmt=jpeg

 

马云提出“科技的高速进步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好处的同时,更要理解科技给社会带来的挑战并思考解决方案。作为一家科技公司,阿里巴巴有责任倾尽全力研究如何帮助社会适应科技进步并迎接随之而来的挑战。这也是我们倡议成立罗汉堂的初衷。”

640?wx_fmt=png


马云还说,“在今天之前,我希望湖畔大学、达摩院和马云教育基金会比阿里巴巴能够更长久的存在。今天宣布罗汉堂的倡议,我希望罗汉堂也能存在300年。”


640?wx_fmt=png

 

附:罗汉堂学术委员会首批委员名单



本特·霍姆斯特罗姆

Bengt Holmstrom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契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201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拉尔斯·彼得·汉森

Lars Peter  Hansen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阿尔文·罗思

E. Roth


哈佛商学院教授,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美国经济学会主席, 201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Alvin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2010年因在市场搜寻理论和宏观经济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迈克尔·斯宾塞

Michael  Spence


美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017年,斯宾塞等的《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和转型:国际视角的思考与建议》获第17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托马斯·萨金特

Thomas  Sargent


纽约大学教授, 201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帕特里克·博尔顿

Patrick  Bolton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院士、美国金融学会院士,当代最著名的金融学家之一。


马科斯·布鲁纳米尔

Markus  Brunnermeier


普林斯顿大学Bendheim金融中心主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中心和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成员,撰写有大量关于金融危机和货币政策的著作。


普斯顿·麦法宜

Preston  McAfee


前谷歌战略技术主管、微软首席经济学家,重视根据微观经济学基础,提出商业战略和竞争解决办法。


钱颖一

Yingyi  Qian

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2012年当选为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2018年当选为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获2009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2016年度首届中国经济学奖。


史蒂文·泰迪里斯

Steve  Tadelis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教授,研究致力于理解企业和市场的契约机制如何影响价值创造,著有《博弈论导论》等。


王能

Neng Wang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研究领域包括公司金融学,宏观经济学,资产定价理论,私募及对冲基金等。


魏尚进

Shangjin  Wei

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金融学经济学教授,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中国经济研究组主任。2014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熊伟

Wei Xiong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院长,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Finance》联合主编, 2015年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


许成钢

Chengang  Xu 

长江商学院教授、香港大学经济学教授,中国政府治理研究专家,2013年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完)


 640?wx_fmt=png

亲爱的数据

出品:谭婧

   美编:陈泓宇

排版:刘涵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