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访问列表特定位置的元素
2、修改、添加和删除列表中的元素
3、列表的切片
4、列表中元素的排序
5、常用的列表操作符
6、其他常见列表操作函数
7、列表的拷贝
一、访问列表特定位置的元素
通过索引的形式可以从列表中访问特定位置的元素,但python的索引前面从0开始需注意。
从后面的位置索引则是从-1,-2开始。
例
>>> car = ['BMW','BENZ','AUTO','AODI']
>>> print(car[1])
>>> print(car[-1])
BENZ
AODI
二、修改、添加和删除列表中的元素
1、添加元素(三种方法)
- (1)m.append(元素)
向列表末尾中添加元素,每次只能添加一个。
- (2) m.extend([元素A,元素B,……])
向列表中添加一个列表,不过也只能添加在列表的最后;
- (3)m.insert(位置,元素)
insert()对于列表的操作主要是在列表的特定位置添加想要添加的特定元素,比较常用,这里的特定位置是指元素所在列表中的位置索引号。
2、删除元素(三种方法)
- (1)m.remove(元素)
不知道列表的元素,但知道元素的值可直接删除
- (2) m.pop()
删除列表最后面的那个元素,一般不用。
- (3)del m[n]
删除列表m中第n个位置的元素,一般最为常用。索引可从前从0开始,也可从后从-1开始。
3、修改元素(一种方法)
- (3)m[n] = 元素
三、列表的切片
- m[a:b]
切片的意思就是从取出列表m,从a位置到b位置(包含a不含b)的元素
可以从m[a:]表示从a一直到最后一个元素
也可以m[1,-1]从第一个元素到最后一个(不含最后一个)
四、元素的排序
- (1) m.sort()
对列表永久性排序,排序为成为新的列表m代替原来的列表m - (2) sorted(m)
对列表临时排序,可在输出时使用,并不影响m的原有排序
五、常用的列表操作符
(1)+
实现的是多个列表之间的拼接
a = [1,1,1]
b = [2,2,2]
a + b = [1,1,1,2,2,2]
(2)*
主要实现的是列表的复制和添加
a *=2
a = [1,1,1,1,1,1]
(3)>,<
主要进行数据型列表的元素比较
(4)and等:
逻辑运算符,可以进行列表之间的逻辑判断
六、其他常见列表操作函数
-
(1)m.count(A):
输出元素A在列表m里面出现的次数 -
(2)m.index(A):
输出元素A在列表m里面的索引位置号 -
(3)m.reverse():
将列表m进行前后的翻转,前变后,后变前
七、深拷贝与浅拷贝
深拷贝:永久性赋值,原表的改变不会影响
例 :N = M[0:]
浅拷贝:简单的变量互换,但原表的改变会影响
例:N = M
如果后面M 表发生改变,N表会跟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