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人说我是天才,但所有人都说我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我今年27岁,在过去的27年里从来没有人说我是天才,这让我很失落,只有少数人说我很聪明,我知道他们只是看到了我阳光底下的一面。几乎所有的人都说我在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我喜欢他们这样评价我。
2004年6月,即将从吉林大学专科毕业我和大多数专科学生一样失落,徬徨,无助。去了很多招聘会,投了无数份简历,但都如石沉大海。一张学历证,一张四级证就这样无情的把我挡在的职场门外。
日子长了经历多了,死猪也不怕开水烫了,那时我想反正很快要离校了,不如搏一把,不走循常路也许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于是我把目光瞄向了外企。
也许我那时候是明智的,我很快收到了一家日本企业的录取通知书,做java开发,月薪2000元。那个时候在长春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2000已经很高了。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候长春市中心的房子每平米大约1500元左右的样子。
老天有时候喜欢跟人开玩笑,总在人生的路上设置许多岔路让你选择。就在受到日企通知书的那一天,学校负责就业的老师告诉我东软要到学校招测试人员,三天后在长春东软分公司面试,希望我能去试试。我想试试就试试吧,多一项选项择不是什么坏事。我是一个做事有准备的人,当天下午就赶往书店,买了一本软件测试方面的书,又把以前学过的软件工程的书翻出来,在自习室里看了整整两天的书,于是第三天就跟老师去了。
那天老师一共带了17个人去的,加上面试官一共20个人围着会议室的桌子坐了一圈,给我们面试的HR姓郭,是社保事业部(当然这是以后才知道的)。记得那天一共问了三个问题:
1。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2。如何做好软件测试
3。你的个人特点是什么
面试官每问完一个问题,每个同学回答一次。
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可以说是百花齐放,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要到东软学习,有的说要在为项目经理等等。对于我来说答案一直是很明确的,因为这个问题我早就想过很久了,我的目标就想做一个优秀的软件工程师。我从来没想过当什么老板,我觉得那样太累,也不想做项目经理,没意思。虽然我的答案对于测试来说有些不符,但我还是把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
第二个问题的回答让我很有点意外,所有的同学几乎全都回答了细心和奈心,也有少数人还加上了恒心,总之离不开一个心。现在想想也许他们是对的,用心做事嘛。当时我的答案是这样的:软件测试是一门学问,既然是学问就不是光靠细心能解决的,市场上卖菜的大叔卖了一辈子菜没出过错,够细心吧?但他显然做不了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一门方法学,学过一点软件工程的是都知道它分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等等。而且有很多测试工具供使用,如junit。而且软件测试贯穿软件工程的始终,好的软件测试应该从需求阶段就已经开始了。所以要想做好软件测试必须得善于学习,掌握选进的测试方法,学习各种技术,能看懂开发人员写的代码;另外要善于沟通,善于团队工作。
第三个问题基本上就是老一套,看谁能记住更多的关于人的性格的褒义词。排山倒海般的说出来就行了。
最后面试官说了一下待遇,试用期一个月一千元,试用期后看表现,一年有两次调工资的机会,工作地点在沈阳。
回学校的路上,老师火冒三丈,对着我们大发雷霆,因为我们的回答不得要点。一个小时的车程,大学都没有说话,只有老师在一个劲的骂。第二天一大早,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告诉我被录取了。17个人里面试官只选中了我一个。另外再让老师帮忙选两个,一共要三个。老师说让我帮他推荐两个,记得我当时谁也没推荐,只是说自己不知道。然后老师就让我回去了,说准备一下去东软报一到吧。
回到宿舍后,我给父亲打了个电话,面对择决的时候我常常需要听听别人的意见。一个是日本企业,做开发,工资相于较好。一个是民族软件企业的领头羊,做测试,工资较低。父亲是个农民,没有什么见识,听我说完后他只是说,工资当然越高越好,但给日本人干活不爽啊。于是我把那家日企的通知书丢到了垃圾筒里。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226801/viewspace-417567/,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226801/viewspace-417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