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开发
文章平均质量分 86
contact97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SpringMVC——响应处理(2)之内容协商
根据**客户端**接收能力的不同,服务端返回不同的媒体类型的数据。这是由**HTTP协议**定的。Accept 首部字段可通知服务器,用户代理能够处理的媒体类型及媒体类型的相对优先级。可使用 type/subtype 这种形式,一次指定多种媒体类型。如文本文件 **text/html**,支持text和html两种内容格式。若想要给显示的媒体类型增加优先级,则使用 q= 来额外表示权重值1,用分号(;)进行分隔。权重值 q 的范围是 0~1当服务器提供多种内容时,将会首先返回权重值最高的媒体类型。原创 2023-02-28 10:41:46 · 411 阅读 · 0 评论 -
SpringMVC——响应处理(1)【包含源码分析】
在解析上面这段代码的时候需要,需要了解一个概念内容协商(浏览器在发送请求的时候告知服务器端将接受怎样的返回数据类型,默认通过在请求头中设定Accept头)查看RequestResponseBodyMethodProcessor的supportsReturnType方法的实现源码如下。内容协商(浏览器默认以请求头的方式告知服务器端允许接受的内容类型)是一个处理消息转换的标准接口,不同的内容类型有具体的实现类去处理。服务器根据自身的能力,决定服务器能生产什么样的内容类型的数据。解析的结果正如归纳的步骤而言。原创 2023-02-27 18:16:46 · 531 阅读 · 0 评论 -
注解ConfigurationProperties、EnableConfigurationProperties的用法
ConfigurationProperties主要作用就是将prefix属性指定的前缀配置项的值绑定到这个JavaBean上 ,通过指定的前缀,来绑定配置文件中的配置。这里可以看到仅仅通过new关键字实例一个User对象,并没有看到set 属性的操作,这是Spring框架帮助我们做了这一步,所以User类不能忽略 get set 方法,否则无法将配置信息设置到对应的类属性中。ConfigurationProperties注解可用在类上和方法上(必须是配置类中的标注了@Bean注解的方法)。原创 2023-02-15 11:18:05 · 4404 阅读 · 1 评论 -
SpringBoot整合Druid数据源(实行监控功能)
在上篇文章中分析了数据连接池(Durid)在应用中可以做到资源重用,提升系统响应速度,避免数据库连接遗漏。它除了是一个高性能数据库连接池之外,更是一个自带监控的数据库连接池。原创 2023-02-11 16:12:26 · 3317 阅读 · 0 评论 -
JDBC与Druid连接池
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 )是Java语言连接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的一套解决方案,屏蔽了底层各数据库不同的差异。具体是通过sun公司定义的统一的一套API【标准接口】来实现解决差异, 具体实现是各大数据库厂商来实现的,即各个不同的驱动jar包。java----jdbc统一接口----各关系型数据库。原创 2023-02-10 14:18:07 · 1067 阅读 · 0 评论 -
HttpGet请求与Post请求中参数乱码原因剖析与解决方案
以上分析可知,导致乱码的情况可以归纳成输入的字符集与输出的字符集不一致的情况,为了解决乱码的问题,需要将前后的字符集设置成一致。原创 2023-01-11 11:37:58 · 10841 阅读 · 1 评论 -
使用HttpClients发送Get请求和Post请求【含原理分析】
在实际开发时,常常需要调用远程的web api来处理业务。发送请求并获得相应结果的这个过程可以使用Apache提供的结果方法——HttpClient。HttpClient专为扩展而设计,同时为基本HTTP协议提供强大的支持。尽管 java.net 包提供了通过 HTTP 访问资源的基本功能,但它并没有提供许多应用程序所需的全部灵活性或功能。HttpClient试图通过提供一个高效,最新且功能丰富的包来填补这一空白,该包实现了最新HTTP标准和建议的客户端。。原创 2022-08-22 17:19:25 · 2673 阅读 · 0 评论 -
TCP/IP协议族
TCP与UDP的不同在于数据的传输是否为基于连接的,前者是基于连接的,UDP则是非连接的。tcp为每个连接建立了一个数据缓冲区,会对字节流中的每个字节进行编号,缓冲中的字节第一个位置的编号为0,后面的每个字节编号递增。该层决定了在于对方计算机通信时,要从众多的传输路线中选择一条合适的路线【合适的一条路线是通过路由来确定的】,并把数据包传送给对方。发送端在层与层之间传输数据时,每经过一层必定会被打上一个该层所属的首部信息,反之,接收端在层与层之间传输数据时,每经过一层都会把对应的首部消去。...原创 2022-08-09 15:34:56 · 1437 阅读 · 0 评论 -
Http报文说明
在客户端与服务端进行通信的过程中,传输的报文首部中包含丰富的信息。状态码如200 OK,以三位数字和原因短语组成,数字的第一位指定了响应类别,主要的响应类别有5类。HTTP 报文大致分为报文首部和报文主体两块,首部与主体根据第一次出现的空行(CR+LF)来划分。请求报文与响应报文的结构非常相似,均有报文首部+空行+ 报文主体组成。:请求报文中携带此部分信息,用于补充请求的附加内容、客户端信息、响应内容相关优先级等。:针对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实体部分使用,补充了资源内部更新时间等与实体相关的信息。...原创 2022-08-09 14:56:31 · 42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