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互联网,以太网,局域网的区别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网络、互联网、以太网、局域网和因特网的区别与联系,深入解释了互联网的概念及其构成。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先讲一下计算机网络(network),就是将一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互连的计算机之间可以实现通信,实现信息共享,这就是网络。

那么,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的英文是 internet,它的意思是“网络的网络”,是一个通用名词,泛指有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是可以任意的。

因特网,即 Internet,记住它与 internet 之间绝对不能使用等于号,因为 Internet 是一个专有名词,它是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有众多网络互相连接而成的特定的计算机网络,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 ARPNET。

以太网(Ethernet),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仅指标准以太网的速率而已)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

以太网可以说是局域网的一种,但是目前局域网大多数都是使用以太网标准,故可认为以太网就是局域网。然后,局域网之间的通信协议必须是相同的,即局域网内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只允许使用同一种通信规则进行通信。而不同的局域网之间,又可以通过其他任意的通信规则进行通信(内部只是用一种通信规则),这就构成了互联网。

所以:以太网 <= 局域网 <= 互联网 != 因特网。

<think>好的,用户之前问过两台电脑在有网络没网络的情况下如何连接的问题,现在又问互联网局域网区别。我需要先理解他们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可能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网络连接的问题,或者在搭建本地网络时遇到了困惑。他们可能想了解不同网络类型的特点,以便更好地配置他们的设备。 首先,我需要明确互联网局域网的基本定义。互联网是全球性的网络,由无数个局域网其他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而成,使用TCP/IP协议。而局域网是局部范围内的私有网络,比如家庭、办公室或学校内的网络,覆盖范围有限,通常由交换机或路由器连接。 接下来,用户可能需要知道两者的具体区别,所以需要从多个维度对比,比如覆盖范围、所有权、传输速度、协议使用、IP地址分配、连接设备、安全性应用场景等方面。这些对比能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在局域网内连接设备更容易,而互联网连接需要考虑更多因素。 还要注意用户之前的回答中有提到局域网内的连接方法,比如配置IP地址防火墙设置,所以需要确保这里的解释之前的内容一致,避免矛盾。同时,用户可能需要实际例子来加深理解,比如家庭网络公司内部网络作为局域网的例子,而访问网站或发送电子邮件则是互联网的应用。 此外,用户可能对NAT路由有疑问,或者为什么局域网内的IP地址通常是私有地址,而互联网上的是公有地址。需要简单解释NAT的作用,以及私有地址公有地址的区别,但不要过于深入技术细节,以免让用户感到困惑。 最后,总结部分要简明扼要,强调两者的主要区别,并联系到用户之前的应用场景,比如如果设备都在同一局域网内,即使没有互联网,也能通过配置进行连接,呼应之前的回答。这样可以帮助用户将理论知识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深理解。</think>以下是互联网局域网的核心区别分析(分维度对比): $$ \begin{array}{|l|c|c|} \hline \text{对比维度} & \text{互联网(Internet)} & \text{局域网(LAN)} \\ \hline \text{覆盖范围} & \text{全球互联} & \text{≤10公里} \\ \text{所有权} & \text{多主体协同管理} & \text{单一机构控制} \\ \text{传输速度} & \text{1Mbps-10Gbps} & \text{100Mbps-100Gbps} \\ \text{核心协议} & \text{TCP/IP体系} & \text{Ethernet/IEEE 802.3} \\ \text{IP地址类型} & \text{公网地址(如59.123.45.6)} & \text{私网地址(如192.168.x.x)} \\ \text{典型设备} & \text{边界路由器、IXP节点} & \text{交换机、AP} \\ \text{安全策略} & \text{防火墙、IDS/IPS} & \text{VLAN、端口隔离} \\ \text{延迟特征} & \text{20-300ms(跨洲际)} & \text{<1ms(同机房)} \\ \hline \end{array} $$ **技术本质差异**: 1. **网络架构**: - 互联网采用$自治系统(AS)$+$BGP路由$的分布式结构 - 局域网使用$生成树协议(STP)$+$二层交换$的平面结构 2. **地址转换**: - 局域网通过$NAT(网络地址转换)$实现多设备共享公网IP ```bash # 典型NAT规则示例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192.168.1.0/24 -j MASQUERADE ``` - 互联网设备需申请$全球唯一公网IP$ **典型应用场景对比**: - 互联网应用: - 网站访问(HTTP/HTTPS) - 电子邮件(SMTP/POP3) - 视频流媒体(CDN加速) - 局域网应用: - 网络打印机共享 - 文件服务器(SMB/NFS) - 本地数据库访问(如MySQL局域网连接) **物理层差异**: $$ \text{传输介质选择} = \begin{cases} \text{光纤(长距离)} & \text{互联网主干} \\ \text{双绞线(Cat6/7)} & \text{局域网布线} \\ \text{WIFI 6(802.11ax)} & \text{无线局域网} \end{cases} $$ **协议栈对比**: ``` 互联网协议栈: 应用层 HTTP/FTP/DNS 传输层 TCP/UDP 网络层 IP/ICMP 链路层 PPP/HDLC 局域网协议栈: 应用层 SMB/LLMNR 传输层 直接承载于Ethernet 网络层 ARP/NDP 链路层 802.3/802.11 ``` **演进趋势**: - 互联网向$IPv6+SDN$架构演进 - 局域网向$25G/100G以太网+WiFi 7$发展 理解这些差异对网络配置至关重要:当您之前问到的「无网设备连接」场景,实际上就是通过构建微型局域网(即使没有互联网接入)来实现设备通信。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