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信息文档管理
1.1 信息文档分类
种类 | 含义 | 包括 |
---|---|---|
开发文档 | 描述开发过程本身 | 1.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任务书 2.需求规格说明 3.功能规格说明 4.设计规格说明,包括程序和数据规格说明 5.开发计划 6.软件集成和测试计划 7.质量保证计划 8.安全和测试信息 |
产品文档 | 描述开发过程的产物 | 1.培训手册 2.参考手册和用户指南 3.软件支持手册 4.产品手册和信息广告 |
管理文档 | 记录项目管理的信息 | 1.开发过程的每个阶段的进度和进度变更的记录 2.软件变更情况的记录 3.开发团队的职责定义 4.项目计划、项目阶段报告 5.配置管理计划 |
1.2 文档质量的四个等级
种类 | 含义 |
---|---|
最低限度文档 (1级文档) | 适合开发工作量低于(一个月) 的开发者自用程序 |
内部文档 (2级文档) | 可用于没有与其他用户共享资源的专用程序,2级文档还包括程序清单内足够的注释以帮助用户安装和使用程序 |
工作文档 (3级文档) | 适合于由同一单位内若干联合开发的程序,或可被其他单位使用的程序 |
正式文档 (4级文档) | 适合那些要正式发行供普遍使用的软件产品,关键性程序或具有重复管理应用性质(如工资计算)的程序需要4级文档 |
2.配置管理
1.定义:配置管理是关于软件资产的管理。
2.重点内容:
(1)文件的各种历史版本是否记录下来,以便日后翻阅
(2)名次修改的修改者、修改的原因是否记录下来,以便将来可以理解当时的情况,理解为什么做出这样的改动
2.1 配置管理的6个主要活动
活动名称 | 内容 |
---|---|
制订配置管理计划 | 写一个文档,配置管理计划,规定如何做好配置管理 |
配置标识 | 识别出需要把哪些东西作为配置项来管理 |
配置控制 | 配置项有一些变更,需要做好配置变更控制 |
配置状态报告 | 需要报告配置项的状态是什么 |
配置审计 | 做好审计,如果有不好的总结经验教训,看效果如何 |
发布管理和交付 | 注意发布和交付过程,妥善保存好代码和文档的母拷贝 |
2.1.1 配置项
1.定义:项目计划书、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源代码、可执行代码、测试用例、运行软件所需的各种数据,它们经过评审和检查通过后进入配置管理。
2.有些文档生成后不可修改,如测量报告、会议纪要、工作报告,不能作为配置项。因为配置项是可以修改的。
3.配置项可以分为基线配置项和非基线配置项。
(1)基线配置项:所有设计文档和源程序
(2)非基线配置项:项目各类计划和报告
4.管理人员:所有配置项的操作权限应由CMO(配置管理员)严格管理,基本原则是:
(1)基线配置项:向开发人员开放读取的权限
(2)非基线配置项:向PM、CCB(控制变更委员会)及相关人员开放
2.1.2 配置项状态
配置项分为:草稿、正式和修改三种。
2.1.3 配置项的版本号
(1)草稿状态 0.Y (Y取值为1~99)
例:0.1、0.55、0.99
(2)正式状态 X.Y (X、Y 取值范围为1~9)
例:1.1、1.5、2.3
(3)修改状态 X.YZ (一般只增加Z的数值,当修改完毕变为正式时,将Z变为0,增加X.Y值)
例:1.15、1.17
2.1.4 配置项的版本管理
1.定义:由于我们不能保证新版本一定比旧版本好,所以不能抛弃旧版。版本管理的目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保存配置项的所有版本。
2.2 配置基线
1.定义:配置基线通常由一组配置项组成,配置项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实体。基线中的配置项不能再被任何人随意修改,对基线的变更必须遵循正式的变更控制程序。
2.分类:一个产品可以有多个基线,也可以只有一条基线,交付给外部顾客的基线一般称为发行基线,内部开发使用的基线一般称为构造基线。
2.3 配置库
2.3.1 配置库的分类
配置库分为:开发库、受控库、产品库
(1)开发库:可以任意、反复修改,由开发人员控制
(2)受控库:也成为了主库,存放阶段性的产物、可以修改、需要走变更流程
(3)产品库:也称为静态库、发行库、软件仓库,等待最终交付用户或现场安装。存放最终产品、一般不需要修改,如需要修改需要走变更流程。
2.3.2 建库模式
(1)按配置项类型建库
(2)按任务建库:适用专业软件开发组织
2.3.4 配置库的权限设置
2.4 配置控制委员会(CCB)
1.定义:负责对配置变更做出评估、审批以及监督以批准变更的实施。(CCB还有一个称呼为变更控制委员会)。
2.成员:小的项目CCB可以由一个人,兼职。
3.内容:CCB是决策机构,不是执行机构。
2.5 配置管理员(CMO)
1.定义:配置管理员负责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进行配置管理活动。
3.配置管理过程的具体内容
3.1 制订配置管理计划
1.定义:软件配置管理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建立和维护项目产品的完整性。
2.编写与审批:配置管理计划由配置管理员编写,配置控制委员会负责审批
3.内容:
(1)配置管理活动
(2)实施活动的规范和流程
(3)实施这些活动的进度安排
(4)负责实施这些活动的人员或组织,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3.2 配置标识
1.定义:配置识别是配置管理员的职能。
3.3 配置控制
1.定义:配置控制即配置项和基线的变更控制。
2.任务:
(1)标识和记录变更申请
(2)分析和评价变更
(3)批准或否决申请
(4)实现、验证和发布已修改的配置项
3.变更流程
(1)变更申请
(2)变更评估
(3)通告评估结果(由CCB负责)
(4)变更实施
(5)变更验证与确认
(6)变更发布
(7)基于配置库的变更控制
3.4 配置状态报告
1.内容:
(1)每个受控配置项的标识和状态
(2)每个变更申请的状态和已批准修改的实施状态
(3)每个基线的当前和过去版本状态
(4)其他配置管理活动的记录
3.5 配置审计
1.定义:配置审计也称配置审核与配置评价,包括功能配置审计与物理配置审计
(1)功能配置审计:审计配置项的一致性,配置项的实际功效是否与其需要一致
(2)物理配置审计:审计配置项的完整性,配置项的物理存在是否与预期一致
3.6 发布管理和交付
1.步骤:存储、复制、打包、交付、重建
2.文档管理、配置管理工具:SVN、CC、G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