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
我也跟大多数人一样,步过了25个春夏秋冬,加入了奔3的大队之中。。。
人都说,
25岁是个转折,是个坎,此前此后是两种活法。
奇怪的是,在我25岁零1天的那会儿,我没有觉得自己的活法不一样,唯独觉得自己老了1天,多吃了3顿饭,多拉了1坨肥料罢了~
是的,时间溜得比轻轨列车快多了,“老了”,这个词儿渐渐成为了我们这群人的新宠。
不知何时,我也有了“老当益壮”的怪异想法。。。
其实不单是我,大多数人都没有在他们的25岁那坎上看出点什么会改变。
上班的,继续上班
读书的,继续读书(如果不是重考留级的,应该硕博之类)
流浪的,继续睡他那块露天地盘
讨饭的,他碗里还是那么点1毛2毛
没错,大多数人,都是这么糊里糊涂地度过了25载的,只有偶尔才会想起“啊呀,我tmd已经25啦”
--------------------------------------------------------------------------------------------------------------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飞跃,人—这个高级动物,也在慢慢进化中。
达尔文的 《进化论》 中提到了“适者生存”的理论,而我觉得现在这个社会,确实如此。
“适者生存” 跟 “强者生存”不一样, 你强了,不一定活得久
“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 等脍炙人口的中国古训告诫人们太强了未必有好处
所谓“适者生存”,在我看来,是有一番哲学道理的。
============================================
我们吃饭睡觉为了什么? 为了活着。
我们今天活着,为了什么? 为了吃明天的饭,睡明天的觉。
明天和今天没两样,生命才依此延续。
这是动物的活法,是本能。
人也是动物,所以离不开这本能。
但是,粮食是有限的,房子也是有限的。
动物知道为了争夺食物而殴斗,为了抢夺领地而厮杀。
人又何尝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呢?
于是,自古到今~ 纵观历史
人们争权夺利,不就是为了活着?
这么看来,似乎人始终和动物没有区别
===========================================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说,人当然不同啦,人有主观意识。
没错,就因为人有了主观意识,才有了对自身行为及欲望的控制,
不会一味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做出有损他人的事,狮子老虎就不会这么好心。
所以,人们常把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他人的家伙贬称为“畜生”。
再回到“适者生存”话题,就可以看出,怎样的人,才能活着,才能好好的活着,才能活得有意义。
“适者” 就是指那些懂得如何根据环境而调节自己行为的人,说得形象点,就好比:
贫穷的人,应该努力改变自身,从而来改变生存环境,让穷人少一些。
富裕的人,应该多多施财积德,从而来改变其影响力,让穷人少嫉恨他一点。
愚笨的人,应该笨鸟先飞,勤奋求才。
聪颖的人,应该谦虚戒躁,稳求事业。
生病的人,应该积极乐观,力除病痛。
健康的人,应该不忘锻炼,储蓄健康。
失恋的人,应该重拾斗志,找回自我。
热恋的人,应该相亲相爱,珍惜缘分。
单身的人,切忌孤僻沉沦,香烟老酒虽能麻痹神经忘记烦恼,但它们不能为自己带来老婆丈夫。
成家的人,切忌自我中心,想想家里还有那另一半在牵挂你,老家还有年迈的父母盼着你回家。
…………
总之,不管遭遇怎样的境遇,都有个可以过得更好的活法,关键在于,你是把自己当人,还是畜生。
要活得像个人样,就遵循达尔文的理论吧。
---------------------------------------------------------------------------------------------------------------
奇怪,我也不知道怎么了,会在25岁这个当儿去怀念达尔文他老人家了。。。
不过,还要感谢他让我觉得该换个活法了。
其实不一定非得到了25才知道换,任何时候你想换了,就能换,就看你肯不肯迈出第一步。
25岁其实还不老,就算30了,咱还是青年一代。
所以,25啊~25,改变我们活法的,不是25这个坎,而是我们自己!
《25载》-- 小白随想篇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1-30 20:18:54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