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旨在对Linux系统编程中常用的时间函数简单的总结。我们先来看下表示时间的几种数据类型,再来看看几种时间格式是如何转换的,并总结下获取时间和系统延时与定时的相关函数。
1. 时间类型
1.1 time_t
实际上是一个长整型,表示UTC时间(1970年1月1日0时0分0秒,Linux系统的Epoch时间)到当前系统时间的秒数级时间差,通常用于time函数:
#include <time.h>
time_t time(time_t *timer);
//通过函数返回值或者timer 变量均可以获取到当前时间
而利用ctime() 函数我们可以将time 函数get 到的时间转换成我们习惯性使用的时间和日期表示方法,并以一个字符串的方式返回。
#include <time.h>
char* ctime(time_t* timep);
此外,如果想比较两个时间的时间差,可以用到difftime()函数:
#include <time.h>
double difftime(time_t timep1, time_t timep2);
1.2 struct tm
tm结构体在ANSI标准中被称为分解时间,从下面的定义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时间被分解成年月日等非常详细的域。
#include <time.h>
struct tm{
int tm_sec; //秒
int tm_min; //分
int tm_hour; //时;取值区间为[0, 23]
int tm_mday; //日;取值区间为[1, 31]
int tm_mon; //月份;取值区间为[0, 11]
int tm_year; //年份;其值为1900年至今年数
int tm_wday; //星期;0代表星期天,1代表星期1,以此类推
int tm_yday; //日期;0代表1月1日
int tm_isdst; //夏令时标识符;使用夏令时为正,不使用t为0,不确定时为负*/
};
gmtime() 和localtime() 函数可以将time_t 数据格式转化成tm格式的类型。区别是gmtime()转换的结果是GMT(中央时区)对应的信息,而localtime() 函数转换的结果是当前所在时区的信息。
mktime() 函数的功能则恰好相反,它将tm 结构的时间类型转换成time_t的时间类型。
asctime() 函数则是将tm结构的时间转换成我们习惯性使用的时间和日期表示方法,并以一个字符串的方式返回。
#include <time.h>
struct tm* gtime(const time_t* timep);
struct tm*localtime(const time_t* timep);
time_t mktime(struct tm *p_tm);
char *asctime(const struct tm *p_tm);
1.3 struct timeval
timeval结构体可以获取到ms级精度的时间,它的定义如下:
struct timeval {
time_t tv_sec; /* seconds */
suseconds_t tv_usec; /* microseconds */
};
timeval结构体对应使用的函数是:gettimeofday() 和 settimeofday() :
#include <sys/time.h>
#include <unistd.h>
int gettimeofday(struct timeval *tv, struct timezone *tz);
//函数执行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 其中timezone 是时区相关的结构体
int settimeofday(const struct timeval *tv, const struct timezone *gz);
//用来设置制定的时间和时区信息
struct timezone{
int tz_minuteswest; /*miniutes west of Greenwich*/
int tz_dsttime; /*type of DST correction*/
};
1.4 struct timespec
timespec结构体可以提供更高精度的时间值,ns级,其定义如下:
struct timespec{
time_t tv_sec; //s
long tv_nsec; //ns
};
其对应的函数是:clock_gettime():
int clock_gettime(clockid_t clk_id, struct timespec* tp);
其中clk_id 用来制定对应的时钟类型,不同的类型可以用来获取不同的时间值,具体有四种:
- CLOCK_REALTIME: 系统实时时间,从UTC开始计时,若时间被用户更改计数时间相应改变;
- CLOCK_MONOTONIC:从系统启动开始计时,即使用户更改时间也没有影响;
- CLOCK_PROCESS_CPUTIME_ID:本进程开始到执行到当前程序系统CPU花费的时间;
- CLOCK_THREAD_CPUTIME_ID:本线程开始到执行到当前程序系统CPU花费的时间。
2. 时间类型转换
2.1 时间类型转换
介绍了相关的时间函数和对应的处理函数,我们来对各种时间类型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如下图所示:
图中的大部分函数在第1节中已经有过介绍,这里在对strftime() 和 strptime() 两个函数简单介绍下,这两个函数是用来在tm 结构体类型以及用户自定义的显示格式之间进行转换的。
#include”time.h”
size_t strftime(char *strDest, size_t maxsize, const char *format,
const struct tm*timeptr);
strftime() 函数将tm格式的时间转换成用户自定义的(format)格式,并放到strdest地址中,常见的format 格式有:
- %a 星期几的简写
- %A 星期几的全称
- %b 月分的简写
- %B 月份的全称
- %c 标准的日期的时间串
- %C 年份的后两位数字
- %d 十进制表示的每月的第几天
- %D 月/天/年
- %e 在两字符域中,十进制表示的每月的第几天
- %F 年-月-日
- %g 年份的后两位数字,使用基于周的年
- %G 年分,使用基于周的年
- %h 简写的月份名
- %H 24小时制的小时
- %I 12小时制的小时
- %j 十进制表示的每年的第几天
- %m 十进制表示的月份
- %M 十时制表示的分钟数
- %n 新行符
- %p 本地的AM或PM的等价显示
- %r 12小时的时间
- %R 显示小时和分钟:hh:mm
- %S 十进制的秒数
- %t 水平制表符
- %T 显示时分秒:hh:mm:ss
- %u 每周的第几天,星期一为第一天 (值从0到6,星期一为0)
- %U 第年的第几周,把星期日做为第一天(值从0到53)
- %V 每年的第几周,使用基于周的年
- %w 十进制表示的星期几(值从0到6,星期天为0)
- %W 每年的第几周,把星期一做为第一天(值从0到53)
- %x 标准的日期串
- %X 标准的时间串
- %y 不带世纪的十进制年份(值从0到99)
- %Y 带世纪部分的十进制年份
- %z,%Z 时区名称,如果不能得到时区名称则返回空字符。
- %% 百分号
strptime()函数则执行相反的操作,将strftime() 函数返回的字符串格式转换回tm 结构体格式。其定义如下:
#include”time.h”
char *strptime(const char *buf,const char *format, struct tm *tm);
2.2 示例
讲完了这些,我们来看个简单的示例:
#include<stdio.h>
#include<time.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ys/time.h>
int main()
{
time_t second;
struct tm* ptm_gm;
struct tm* ptm_local;
struct timeval pval;
struct timespec pspec;
second = time((time_t*)NULL);
printf("Time:%lld\n",second);
printf("CTime:%s",ctime(&second));
ptm_gm = gmtime(&second);
ptm_local = localtime(&second);
printf("GMtime:%d %d %d\n",ptm_gm->tm_year+1900,ptm_gm->tm_mon,ptm_gm->tm_mday);
printf("Lotime:%d %d %d\n",ptm_local->tm_year+1900,ptm_local->tm_mon,ptm_local->tm_mday);
printf("GMtime:%s",asctime(ptm_gm));
printf("Lotime:%s",asctime(ptm_local));
printf("Mktime:%lld\n", mktime(ptm_gm));
if(!gettimeofday(&pval,NULL))
printf("VaTime:%lld %lld\n",pval.tv_sec,pval.tv_usec);
clock_gettime(CLOCK_REALTIME, &pspec);
printf("SpTime:%lld, %lld\n",pspec.tv_sec,pspec.tv_nsec);
return 0;
}
执行结果为:
3. 延时函数与Timer函数
3.1 sleep 函数
Linux user space中我们可以用sleep 函数族来实现延时的功能,下面的三个sleep函数提供了三种精度的延时:
#include <unistd.h>
unsigned int sleep(unsigned int seconds); //秒级
int usleep(useconds_t usec); //微秒级
#include <time.h>
int nanosleep(const struct timespec *req, struct timespec *rem); //纳秒级
3.2 delay 函数
在Linux kernel层我们可以用delay函数族来实现不同精度的定时功能:
include <linux/delay.h>
void ndelay(unsigned long nsecs); //纳秒级
void udelay(unsigned long usecs); //微秒级
void mdelay(unsigned long msecs); //毫秒级
3.3 定时器函数
Linux系统中可用的定时器函数有很多种,比如alarm,select 等等。本节将介绍一种高精度的定时器,它来自于POSIX标准。就如同前面介绍的线程、各种同步机制的使用,它也有创建、删除、获取、设置等一组函数,均包含在time.h文件。
1. 创建定时器
int timer_create(clockid_t clock_id, struct sigevent *evp, timer_t *timerid)
成功创建返回0,失败返回-1,并更新错误码。参数中timerid 是创建成功的timer id,另两个参数则相对复杂:
(1). clockid_t: 使用的定时器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 CLOCK_REALTIME: 系统保存的时间,比如当前是10点10分,我们起了一个10min的定时器,5min后,我们将系统时间修改成10点10分,定时器还会再过10min到时。(假设这时候我们将时间改到10点25分会是什么行为?)
- CLOCK_MONOTONIC:Timer严格按照设定的时间定时,无法通过修改时间改变;
- CLOCK_PROCESS_CPUTIME_ID:计时器只记录当前进程所实际花费的时间;比如当前进程只能获得50%的 CPU 时间,为了让进程真正地运行 10 分钟,到10 点 30 分Timer才 到期。
- CLOCK_THREAD_CPUTIME_ID:以线程为计时实体,当前进程中的某个线程真正地运行了一定时间才触发 Timer。
(2). Sigevent:如果参数evp为 NULL,那么定时器到期会产生默认的信号,比如 CLOCK_REALTIMER来说,默认信号就是SIGALRM,非空时取值如下:
struct sigevent {
int sigev_notify;
int sigev_signo;
union sigval sigev_value;
void (*sigev_notify_function) (union sigval);
void *sigev_notify_attributes;
pid_t sigev_notify_thread_id;
};
其中 sigev_notify表示通知方式,有如下几种:
- SIGEV_NONE: 到期时不产生通知;
- SIGEV_SIGNAL:到期时将给进程投递一个信号sigev_signo可以用来指定使用什么信号;
- SIGEV_THREAD:定时器到期时将启动新的线程进行处理;此种情况下需要设置 sigev_notify_function。当 Timer 到期时,将使用该函数作为入口启动一个线程来处理信号;sigev_value保存了传入 sigev_notify_funct的参数。sigev_notify_attributes 如果非空,则应该是一个指向 pthread_attr_t 的指针,用来设置线程的属性(比如 stack 大小,detach 状态等);
- SIGEV_THREAD_ID:到期时将向指定线程发送信号,通常和 SIGEV_SIGNAL 联合使用,这样当 Timer 到期时,系统会向由 sigev_notify_thread_id 指定的线程发送信号,否则可能进程中的任意线程都可能收到该信号。
2. 启动定时器
int timer_settime(timer_t timerid, int flags, const struct itimerspec *new_value,
struct itimerspec * old_value);
struct itimespec{
struct timespec it_interval;
struct timespec it_value;
};
对于new_value ,it_value用于指定当前的定时器到期时间。当定时器到期,it_value的值会被更新成it_interval 的值。如果it_interval的值为0,则定时器不是一个时间间隔定时器,一旦it_value到期就会回到未启动状态。
有些时候,应用程序会先启动用一个时间间隔启动定时器,随后又修改该定时器的时间间隔,这都可以通过修改 new_value 来实现;假如应用程序在修改了时间间隔之后希望了解之前的时间间隔设置,则传入一个非 NULL 的 old_value 指针,这样在 timer_settime() 调用返回时,old_value 就保存了上一次 Timer 的时间间隔设置。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这样,便可以简单地将 old_value 设置为 NULL,忽略它。
flags取值只有2个: 0 和 TIMER_ABSTIME。当 flags 为 0 时, new_value->it_value 表示希望timer首次到期时的时间与启动timer的时间间隔(例如,希望timer在2秒后到期);当flags为 TIMER_ABSTIME 时, new_value->it_value 表示希望timer首次到期的绝对时间(例如希望timer在01:23:45到期);如果new_value->it_value设定的绝对时间早于当前的绝对时间, 那么timer会立即到期;如果时钟 CLOCK_REALTIME 被调整了,那么timer的首次过期时间也会适当调整。
3. 获得定时器的剩余时间
int timer_gettime(timer_t timerid, struct itimerspec *value);
4. 取得定时器的超限运行次数
int timer_getoverrun(timer_t timerid);
有可能一个定时器到期了,而同一定时器上一次到期时产生的信号还处于挂起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其中的一个信号可能会丢失。这就是定时器超限。程序可以通过调用timer_getoverrun来确定一个特定的定时器出现这种超限的次数。定时器超限只能发生在同一个定时器产生的信号上。由多个定时器,甚至是那些使用相同的时钟和信号的定时器,所产生的信号都会排队而不会丢失。
6. 删除一个定时器
int timer_delete (timer_t timerid);
3.4 示例
我们再来看看使用timer的示例:
#include<stdio.h>
#include<time.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ys/time.h>
#include<signal.h>
void handler()
{
time_t t;
struct tm* gtm;
time(&t);
gtm = gmtime(&t);
printf("Time is %s\n", asctime(gtm));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struct sigevent evp;
struct itimerspec its;
timer_t timer;
int ret;
char c;
time_t t;
struct tm* gtm;
evp.sigev_value.sival_ptr = &timer;
evp.sigev_notify = SIGEV_SIGNAL;
evp.sigev_signo = SIGUSR1;
signal(SIGUSR1, handler);
if(timer_create(CLOCK_REALTIME, &evp, &timer))
printf("Creat timer success\n");
its.it_interval.tv_sec = 3;
its.it_interval.tv_nsec = 0;
its.it_value.tv_sec = 3;
its.it_value.tv_nsec = 0;
if(ret = timer_settime(timer, 0, &its, NULL))
printf("Set timer success\n");
time(&t);
gtm = gmtime(&t);
printf("Time is %s\n", asctime(gtm));
c = getchar();
return 0;
}
从运行结果可以看到,初始Timer是4s到期,后面则都是3s到期一次:
注意:
- 要使用POSIX的定时器,编译时要动态链接librt(glibc的实时动态库),即加上-lrt选项。
- asctime(),ctime()等函数返回的字符串是以’\n’结尾的。
写在文末:本文作为个人对APUE的学习笔记,章节安排和内容基本参考APUE。文中有疏漏或者错误的地方,还请不吝赐教。
本篇参考链接: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1307_liuming_linuxtime1/index.html
https://blog.youkuaiyun.com/water_cow/article/details/7521567#
https://blog.youkuaiyun.com/lu_embedded/article/details/5308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