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再说“游戏没用”,就拿这个回怼他!

从早期计算机游戏到现代游戏引擎,游戏一直在推动科技进步。游戏激发了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图形处理器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甚至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通俗解释一下:游戏有用

1

众所周知,人爱玩游戏,有条件就玩,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玩。

1951年2月,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一位计算机科学家用PilotACE电脑(英国最早建立的计算机之一)写了一个XO棋程序,下着玩,后来在XO棋的基础上,又慢慢演化出跳棋程序。

4fec314e90fb45d30e32074a6c9b9c94.png

1958年,纽约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本来是研究核弹、粒子加速器之类的东西,曾经诞生过5个拿诺贝尔奖的研究),一位科学家利用示波器和模拟计算机做了一个游戏,叫《双人网球》,供访客娱乐(但是我估计一开始就是给自己玩的)。

4ca864b454a93824ef109be3feb1b2a6.gif

d72fd2651883f05160f02a3e7634fbfb.png

这是后人复刻的模型

1959年,麻省理工大学的学生们,用早期的计算机,做“弹跳小球”(后来乒乓游戏的雏形),做“迷宫里的老鼠”(吃豆人游戏的鼻祖),玩得不亦乐乎。

8a5fadf64dac61b4306d3059566fa788.png

总之,人们会尽可能利用一切硬件资源来玩游戏。

资源不够怎么办?就改进技术,升级硬件和软件。

游戏对科技的“倒逼”,早早地就开始了。

2

1969年,贝尔实验室参与研究分时操作系统Multics(就是一次可以处理多个任务的操作系统,我们现在用的就是),进度缓慢,项目被叫停。

注:贝尔实验室曾是这个星球最伟大的实验室,没有之一,像什么激光器、半导体、光纤、计算机、移动电话等等的诞生都跟它有关。

由于研究项目停止,机器要收回,愁坏了一个叫Ken的小哥,因为机器上装了一个他很喜欢的小游戏,叫《星际旅行》(Space Travel)。

5064c21055e2f8b44e11dd58beb89b20.png

游戏挪到实验室的一台老机器PDP-7,运行太慢,为了继续玩游戏,Ken一不做二不休,叫上哥们儿Dennis,把叫停的操作系统项目继续往下做,开发一套新的操作系统。

97e982d5f60efc08af7bbd769bbd66c8.png

几个月后,UNIX操作系统诞生,写这个系统的过程中,他们还“顺手”发明了一种计算机语言,叫C语言。

开天辟地,才有万物和星辰。

有了UNIX,后来才有了Linux,再后来才有了MacOS、iOS(苹果系统)、Android(安卓)……大多数主流的操作系统都能追溯到Unix,或者有很深的渊源。

UNIX诞生十几年后,TCP/IP协议簇在UNIX环境下诞生,现代互联网有了地基。

码农翻身注: 

MySQL之父Monty 有了第一台电脑ABC80之后,就把太空入侵者,Pacman都移植了过来,这可都是汇编啊。

Linux之父Linus也是把大把的时间花在游戏上,不过他不玩游戏,他编写游戏。

看来牛人都是类似的。

详情参见《再见,MySQL

Linux之父:财务自由后,我却失眠了

3

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的概念逐渐兴起,但买的人很少——大家不知道买回来电脑能干什么。

但是大家知道一件事:电子游戏很好玩。据说,日本曾因为街机游戏《太空侵略者》导致百元硬币短缺。

378d1c9c7148b3162dbb8cd2a88f5b0e.png

奥德赛游戏机率先进入家庭。

10baa5a1845eecf1f3eb3de408ea0452.png

而后,一款叫雅利达2600的家用游戏机横空出世,很快卖爆(超过800万台),为后来个人电脑进入家庭开了个好头。

442f6bd3f0963aeb4f7bf9c978c2b525.png

就像国内很多人第一次接触键盘和“电脑”,是通过小霸王学习机。

cbf98f4f029338f5336a729ec089d211.png

本质上,游戏机也是一台电脑,但不是通用电脑,而是特定用途的电脑,就像以前拍照要用相机、看书用阅读器、听歌用MP3。

facd2c1dbcafa69792da101cf02a8054.png

那时的通用个人电脑配置低,主要是用在商业用途,游戏图像稍微复杂些就玩不了,但是一个叫约翰·卡马克的小青年觉得,通用个人电脑肯定也能用来打游戏。

当时很火的一款主机游戏叫《超级马里奥兄弟3》,约翰一寻思:把它从游戏机移植到个人电脑里岂不妙哉?

1f163ff4e5abc9db7305297ae8c427a9.png

问题是,任天堂游戏卡带里有一个图形存储元件,主机里也有专门的图形处理和加速硬件,能让画面非常流畅,但当时的个人电脑里并没有。

这是《超级马里奥兄弟3》卡带芯片里存着的活动块,用来快速调用,就像是皮影戏的零件一样。

f4e91896eb5fc661103b628a7a671faa.png

那时候一个游戏几十K就已经很大了,开发者们想尽办法节省内存。

比如我们熟悉的超级马里奥,云和草是一样的模型,只不过换了个颜色,省吃俭用到这种程度。

e95299b7c350d9c76ebe151ca6425caf.png

本着“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约翰·卡马克硬着头皮上,他想出一个新思路,大概意思是:游戏画面里不变的地方,就不重新渲染,保留到下一帧,只重新渲染移动的地方。

c4926573236ac94bb2afea1acffd2e78.png

用了两个周末,他凭着新研究的“自适应贴图刷新”技术,愣是在办公室的电脑里重现了这款游戏。

他把做好的Demo拿给任天堂公司看,反响并不热烈,任天堂当时也不打算把自己的游戏带到电脑上来。

于是卡马克就和小伙伴自立门户,成立了一家公司:id Software,这个名字后来在游戏行业人人皆知。

9bef2d96d9a55c9c36caf1ea740a5a71.png


玩腻了2D游戏,卡马克开始探索3D游戏,但80年代末的计算机硬件也不足以玩3D游戏。

他又萌生了一个想法:“光线投射算法”,通过把三维体的数据投影在二维图像平面上,来表现3D世界的透视效果。

8d057b0688dd4511e76ca391de24ce16.png

很快,本质上还是个2D游戏的《德军总部3D》诞生了。

39f0aba98d6b3035fbf1153a5457d776.png

这下不得了了。

要知道,在那之前,《德军总部》游戏长这样:

7326545a16027678784360b5039903ca.png

在卡马克手里,变成了这样:

276271c813c5995d4f10dc53b6c4c0e8.png

3D游戏的大门自此被推开,日月星辰一下子全跑出来。

在今天,“光线投射算法”也有了更广泛的应用,比如看病时的核磁共振、CT都是把数据转化成可以打印出来的片子。

6c4769da2c51d30114e12db7a8ccb6e4.png

之后,卡马克带领下 id Software 一次次用游戏挑战极限,越来越逼真的体验,也倒逼显卡等硬件的发展。

他说:“信息时代,客观障碍已不复存在,所有障碍都是主观上的。如果你想动手开发什么全新的技术,不需要几百万美元的资金,只需要在冰箱放满披萨和可乐,一台便宜的计算机,和为之献身的决心。我们在地板上睡过,我们从河水中趟过。”

这段时间,元宇宙的概念很火,Meta公司(也就是以前的Facebook)的虚拟现实硬件Oculus ,技术总监就是卡马克,当年因为id Softwared公司董事会不答应在虚拟现实里平台Oculus里开发游戏,他直接就跳槽过来自己弄了。

1602574b74c4eb7ffafa9839a6e95040.png

4

上世纪90年代,id software做过一款游戏叫《毁灭战士》,微软当年为了推广Windows95操作系统,找到卡马克,希望这款游戏移植到Window平台,比尔盖茨亲自为这款游戏拍摄了一段宣传视频。

288ee73f5956f91e025e7fbd140081b2.png

bc6bd0b1377aa9ef727cc19f7b558e75.gif

由此可见:游戏为Windows和个人电脑的普及,立下过汗马功劳。

5

说到比尔盖茨,就干脆也说说乔布斯。

f2f4d38ee839f0bc786df895229b5fa6.png

d47e5638409387039bebcf7f678339fd.png

乔布斯在创办苹果之前,是雅利达游戏机公司的第40号员工(但是好像不是全职)。

大概是在乔布斯20来岁时,公司让他开发一款叫BreakOut的游戏,也许你见过这类游戏,中文名可能叫打砖块。

54a1da6a3805d4dc96868255fff3ae38.png

雅利达提出,要尽可能少地使用芯片,通常需要130-170个芯片,每少用一个芯片,乔布斯就能多拿100美元的奖金。

乔布斯赶紧找到技术大牛朋友沃兹,承诺分一半奖金,他们熬了四晚把游戏做出来,成本非常低。

这款游戏不出意外地火了。

不知道做游戏的过程,是否启发了乔布斯和沃兹,让他们意识到计算机图像对人们的吸引力,或者更坚定地相信这一点。

一年多以后,两人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

在第二代苹果电脑Apple II 里,内置了一个沃兹用BASIC语言编写的BreakOut打砖块游戏。

沃兹后来曾经说,Apple II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跟里头的游戏有关。

7f68996b8d7b820cdc583a53e81188b3.png

虽然现在的苹果电脑,已经不太适合专门拿来玩游戏,但早期的苹果电脑,简直是游戏开发者们的天堂,有很多游戏。(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后来的转变,回头有空再去挖一挖)

26c268e9b5ff66c43696b75a1a961f25.png

6

1993年,30岁的黄仁勋和两位好基友一起创办了英伟达公司(Nvidia),两年后推出NV1,一个面向游戏主机的图形处理加速器,跟游戏机大厂世嘉谈好了生意。

谁知,半路杀出个比尔盖茨,这一年,微软推出了Windows95,大家开始从游戏机转向用个人电脑玩游戏。(我觉得最主要原因,可能买电脑的时候,可以忽悠家长说是用来学习的,就像很多家庭当年买小霸王也是奔着学习去的)

668831586c5c299c81bb0e38dc9ee319.png

注意最下面这一排“特别推荐”

比尔盖茨把游戏这块拿捏地死死的,为了吸引更多开发者来Windows开发游戏,当时他们采用了“多边形成像技术的图像编程接口Direct X”,总之就是开发起游戏来,又好又方便。

这下好了,英伟达的NV1卖不出去了。


黄仁勋一看情况不对,以后大家都用电脑玩游戏了,一咬牙,NV1不卖了,正在研发的NV2也不做了,把重心转向图像处理器 RIVA 128,不仅支持Direct X和OpenGL标准,对开发者很友好,还物美价廉。

1d43b91049ff4fc87f7e2ce30193edc9.png

后来,英伟达提出了GPU的概念,也就是俗称的显卡。

如今,英伟达是世界最重要的芯片厂商之一,写本文时我去看了一眼英伟达的市值,6929.75亿美元,是英特尔(Intel)的好几倍。

fe4c5c661166f0a7b88126c1df874c50.png

7

照片左侧略带羞涩的眼镜男,名叫Tim Sweeney,1991年,在他家的地下室,一个叫Epic Game 的游戏软件开发公司诞生。

31676cc568068fe392cecf8484a48bb5.png

这家公司主要做虚幻引擎,也就是在游戏里构建非常有质感乃至逼真的场景和人物。

b5a55cc2a0aea94f2142714971c6d05f.png

这是有两亿玩家的《堡垒之夜》,用的是Epic Game的Unreal引擎:

dca446461aad2d97b780c42e63c86a90.png

前不久,电影《黑客帝国5》剧组跟Unreal合作,出了一个宣传视频,里头的所有场景都是Unreal引擎虚构出来的,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4年前,这家游戏公司意识到,虚幻引擎不光能用在游戏,还能帮助到各行各业,于是启动了一个“虚幻企业计划(Unreal Enterprise Program)”,探索工业软件开发。

汽车设计师用它帮助汽车设计:

2237b780531a863aa517816983774c1f.png

车厂用它来做数字车展,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可以向客户展示每一种功能,肉眼几乎看不出差别。

22c9bd4b8d77903c4197ccbbfef6041d.png

b7abf756ee5d0cf14b069f84e78a9ea6.png

Unreal还跟建筑行业的专业软件合作,尽可能呈现仿真画面,辅助设计、建模和管理:

3b5581003d6f96b197c69c7e345950af.png

航空领域,用它来辅助飞机维修和维护培训;

医药行业,研究人员把药物分子数据输入引擎,在虚拟空间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缩短药物研发时间;

军队,用虚拟引擎来辅助训练士兵;

自动驾驶,在虚拟空间里测试车辆,减少成本和伤亡。

……

人们以前从未想过,游戏里走出来的模拟引擎,竟会进入各行各业,成为它们的加速引擎,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8

有多少人,因为迷宫弹珠和涂鸦跳跃,领略到重力感应的魅力。

8ef88946a50b462e2b50d07324afd406.png

有多少人,因为水果忍者、愤怒的小鸟,感受到触摸屏的独特。

2009年,苹果商店(App Store)上40%的应用是游戏。不出意外的话,安卓应该也差不多。

大家就这么一边玩着游戏,不知不觉地被带进智能手机时代。

所以才有你现在滑着屏幕看着这篇文章。

起码,游戏加速了这一切的到来。

9

2011年,一个叫《Foldit》的益智游戏推出,让玩家用各种氨基酸自由随意组装成蛋白,拼凑成目标蛋白的完整结构。

结果一个困扰了科学家15年的问题(一个跟艾滋病毒相关的蛋白结构),被一群玩家在10天之内就搞定。

后来这款游戏时不时出现在顶级科研刊物《自然》里,前两年,科学家们又用它来帮助研究新冠肺炎病毒,一旦玩家们解出谜题,将帮助科研人员进一步了解新冠肺炎病毒。

064a7cf5c43217c4ccbc8f70974b714b.gif

10

游戏不仅能帮助医疗研究,还能治病。

2020年,一款名叫EndeavorRx的游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批准,成为数字临床药物,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

2d45c96d5c1b0552bbc39c5187022898.png

在国内,浙江大学也跟游戏公司合作,进行脑科学和数字药物的研究,利用游戏来强化儿童的注意力,治疗多动症。

盛大公司的创始人陈天桥,和妻子雒芊芊成立的脑科学研究院,开发出利用VR游戏来筛查阿尔兹海默症的“数字药物”,在VR游戏里模拟出老年人在超市、餐厅、大楼的日常场景,根据完成的速度、准确度、行走路线,综合分析老年人是否患有阿尔兹海默症。

越来越多的心理学专家,意识到游戏可以帮助治疗心理疾病。

11

在电子游戏领域,有专门的一类游戏,不以娱乐为目的,而是借助游戏化,来帮助完成其他目的。

比如学习数学里的微积分:

484c9c8e7e724643e447ee73db89743c.png

《微积历险记》

这类游戏被称之为“严肃游戏”

但是严肃和不严肃,并没有完全的界限,一款游戏,可以既娱乐,又达成特定的目的。

比如一边在游戏里打怪升级,一边在现实中减肥健身:

26bebda05fb1a91ae39ff51236392234.png

《健身环大冒险》

12

更不用提Alpha Go,这个从“围棋游戏”里走出来的人工智能,以及在各种游戏里身经百战的OpenAI,以及腾讯基于《王者荣耀》研究的AI绝悟,它们都在各个游戏和非游戏领域发挥作用。

13

即时对战游戏,要求低延迟,玩家对战时需要语音交流,在游戏需求的倒逼之下,网络优化技术得到长足进步。

不卡不顿不延迟,曾经是众多游戏,以及游戏语音工具(比如YY)目标和口号。

却为如今疫情之下的远程直播、视频会议、直播购物的顺畅创造了条件。

14

如果说游戏是洪水猛兽,让人上瘾,浪费金钱和时间,那游戏玩家们简直是用自己的金钱和时间,在补贴这个世界的科技,世界得向玩家们致敬。

当然,也顺道补贴了游戏公司的口袋。

15

刘慈欣说人类的科技有两个大方向,一个向外,探索星辰大海,一个向内,向着虚拟世界(也就是元宇宙)。

看起来两个方向截然不同,水火不相容,而我却觉得,这两者可以兼容,在虚拟世界里试验和探索、尝试,得到的经验可以帮助人们在现实世界里降低成本,更好地探索星辰大海。

就像在模拟空间里测试自动驾驶车辆,在游戏里训练AI,我们同样可以利用游戏来训练人类探索星辰大海的能力。

16

两条狗,生来就会打闹,会游戏,在游戏中学会捕食和战斗。

游戏本身,就是带有智力和生存的训练,目的是加深对世界的认知和熟悉的作用。

这是动物的生存本能,而本能即欲望。

所以玩游戏和吃饭、搞黄色一样,都是欲望。

就像驴子眼前吊着的胡萝卜。

0cfe961fa25e6e2631d61f71b9c561bf.png

一头驴,追着眼前吊着的胡萝卜,不停赶路。

驴子代表人类,胡萝卜代表欲望,驴子脚下的路,则代表人类科技文明的进程。

有的人利用这种本能,让其他人上瘾,成了驴子,为他们赚钱。

这不是游戏的错,而是人的错,胡萝卜可以把驴子引进深渊,也可以载着全人类,奔向星辰大海。

17

游戏有用?

游戏有用!

(完)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更多精彩

ee85ae519ae181d4d3df8c00c3258604.png

59349c67d99049a6094bf6a962d0095b.png

27f171652ab5a8a89ccc952aafee7dd0.png

28b43c28d660e9e9108351f8520bb9c9.png

c4c82f6657344324330320e23261ca6a.png

21f80a58108dbf2cf140529f763de74e.png

0f0058f57e40ac69d9935754d3556cd8.png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