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 Linux 系统安全来说,日志文件是极其重要的工具。不知为何,我发现很多运维同学的服务器上都运行着一些诸如每天切分 Nginx日志之类的 CRON 脚本,大家似乎遗忘了 Logrotate,争相发明自己的轮子,这真是让人沮丧啊!就好比明明身边躺着现成的性感美女,大家却忙着自娱自乐,罪过! logrotate 程序是一个日志文件管理工具。用于分割日志文件,删除旧的日志文件,并创建新的日志文件,起到“转储”作用。可以节省磁盘空间。下面就对 logrotate 日志轮转操作做一梳理记录。
1、配置文件介绍
Linux系统默认安装logrotate工具,它默认的配置文件在:
/etc/logrotate.conf/etc/logrotate.d/
logrotate.conf 才主要的配置文件,logrotate.d 是一个目录,该目录里的所有文件都会被主动的读入/etc/logrotate.conf中执行。
另外,如果 /etc/logrotate.d/ 里面的文件中没有设定一些细节,则会以/etc/logrotate.conf这个文件的设定来作为默认值。
Logrotate是基于CRON来运行的,其脚本是/etc/cron.daily/logrotate,日志轮转是系统自动完成的。实际运行时,Logrotate会调用配置文件/etc/logrotate.conf。可以在/etc/logrotate.d目录里放置自定义好的配置文件,用来覆盖Logrotate的缺省值。
[root@huanqiu_web1 ~]# cat /etc/cron.daily/logrotate#!/bin/sh/usr/sbin/logrotate /etc/logrotate.conf >/dev/null 2>&1EXITVALUE=$?if [ $EXITVALUE != 0 ]; then /usr/bin/logger -t logrotate "ALERT exited abnormally with [$EXITVALUE]"fiexit 0
如果等不及cron自动执行日志轮转,想手动强制切割日志,需要加-f参数;不过正式执行前最好通过Debug选项来验证一下(-d参数),这对调试也很重要:
# /usr/sbin/logrotate -f /etc/logrotate.d/nginx# /usr/sbin/logrotate -d -f /etc/logrotate.d/nginx
logrotate 命令格式:
logrotate [OPTION...] <configfile>-d, --debug :debug模式,测试配置文件是否有错误。-f, --force :强制转储文件。-m, --mail=command :压缩日志后,发送日志到指定邮箱。-s, --state=statefile :使用指定的状态文件。-v, --verbose :显示转储过程。
根据日志切割设置进行操作,并显示详细信息:
[root@huanqiu_web1 ~]# /usr/sbin/logrotate -v /etc/logrotate.conf[root@huanqiu_web1 ~]# /usr/sbin/logrotate -v /etc/logrotate.d/php
根据日志切割设置进行执行,并显示详细信息,但是不进行具体操作,debug模式
[root@huanqiu_web1 ~]# /usr/sbin/logrotate -d /etc/logrotate.conf[root@huanqiu_web1 ~]# /usr/sbin/logrotate -d /etc/logrotate.d/nginx
查看各log文件的具体执行情况
[root@fangfull_web1 ~]# cat /var/lib/logrotate.status
2、切割介绍
比如以系统日志/var/log/message做切割来简单说明下:
- 第一次执行完rotate(轮转)之后,原本的messages会变成messages.1,而且会制造一个空的messages给系统来储存日志;
- 第二次执行之后,messages.1会变成messages.2,而messages会变成messages.1,又造成一个空的messages来储存日志!
如果仅设定保留三个日志(即轮转3次)的话,那么执行第三次时,则 messages.3这个档案就会被删除,并由后面的较新的保存日志所取代!也就是会保存最新的几个日志。
日志究竟轮换几次,这个是根据配置文件中的dateext 参数来判定的。
看下logrotate.conf配置:
# cat /etc/logrotate.conf# 底下的设定是 "logrotate 的默认值" ,如果別的文件设定了其他的值,# 就会以其它文件的设定为主weekly //默认每一周执行一次rotate轮转工作rotate 4 //保留多少个日志文件(轮转几次).默认保留四个.就是指定日志文件删除之前轮转的次数,0 指没有备份create //自动创建新的日志文件,新的日志文件具有和原来的文件相同的权限;因为日志被改名,因此要创建一个新的来继续存储之前的日志dateext //这个参数很重要!就是切割后的日志文件以当前日期为格式结尾,如xxx.log-20131216这样,如果注释掉,切割出来是按数字递增,即前面说的 xxx.log-1这种格式compress //是否通过gzip压缩转储以后的日志文件,如xxx.log-20131216.gz ;如果不需要压缩,注释掉就行include /etc/logrotate.d# 将 /etc/logrotate.d/ 目录中的所有文件都加载进来/var/log/wtmp { //仅针对 /var/log/wtmp 所设定的参数monthly //每月一次切割,取代默认的一周minsize 1M //文件大小超过 1M 后才会切割create 0664 root utmp //指定新建的日志文件权限以及所属用户和组rotate 1 //只保留一个日志.}# 这个 wtmp 可记录用户登录系统及系统重启的时间# 因为有 minsize 的参数,因此不见得每个月一定会执行一次喔.要看文件大小。
由这个文件的设定可以知道/etc/logrotate.d其实就是由/etc/logrotate.conf 所规划出来的目录,虽然可以将所有的配置都写入 /etc/logrotate.conf ,但是这样一来这个文件就实在是太复杂了,尤其是当使用很多的服务在系统上面时, 每个服务都要去修改 /etc/logrotate.conf 的设定也似乎不太合理了。
所以,如果独立出来一个目录,那么每个要切割日志的服务, 就可以独自成为一个文件,并且放置到 /etc/logrotate.d/ 当中。
其他重要参数说明:
compress 通过gzip 压缩转储以后的日志nocompress 不做gzip压缩处理copytruncate 用于还在打开中的日志文件,把当前日志备份并截断;是先拷贝再清空的方式,拷贝和清空之间有一个时间差,可能会丢失部分日志数据。nocopytruncate 备份日志文件不过不截断create mode owner group 轮转时指定创建新文件的属性,如create 0777 nobody nobodynocreate 不建立新的日志文件delayco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