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以太网?

因博客无具体内容,无法提炼关键信息形成摘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什么是以太网?
 
以太网最初是由XEROX公司研制而成的,并且在1980年由数据设备公司DEC(DIGIAL EQUIPMENT CORPORATION)、INTEL公司和XEROX公司共同使之规范成形。后来它被作为802.3标准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所采纳。

以太网的基本特征是采用一种称为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的共享访问方案,即多个工作站都连接在一条总线上,所有的工作站都不断向总线上发出监听信号,但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工作站在总线上进行传输,而其它工作站必须等待其传输结束后再开始自己的传输。
<think>嗯,用户问的是以太网帧,我需要先回忆一下相关知识。首先,以太网帧应该是在数据链路层使用的,对吧?对,OSI模型中数据链路层负责节点到节点的数据传输,而以太网帧就是这一层的数据单元。 那以太网帧的结构呢?可能有几个部分,比如前导码、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数据和帧校验序列。前导码的作用是同步时钟,不过可能不算在帧的实际结构里。然后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各占6个字节,对吗?接下来是类型或长度字段,用来指示上层协议或者帧的长度。数据部分应该是最多1500字节,然后帧校验序列是CRC校验,4字节。 需要注意现在常用的以太网版本是IEEE 802.3,可能会有一些变化,比如类型字段和长度字段的区别。可能早期以太网和IEEE 802.3的帧结构有所不同,但现在大部分都遵循IEEE的标准。 用户可能还想知道以太网帧的作用,比如如何在局域网中传输数据,MAC地址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交换机转发帧。此外,可能还需要提到最小和最大帧长的限制,比如64字节的最小帧,避免冲突,而最大是1518字节,包括数据和校验部分。 要确保结构清晰,分点解释各个字段,同时用例子说明,比如源和目的MAC地址的格式。另外,按照用户的要求,行内公式用$...$,独立公式用$$...$$,虽然这个问题可能不太涉及数学公式,但如果提到校验和的计算,可能会用到,但暂时可能不需要。 需要检查术语是否正确,比如帧校验序列的正确名称,以及各部分的字节数是否准确。可能还需要区分以太网II和IEEE 802.3帧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现在主要用后者,或者兼容的格式。 最后,确保用中文回答,结构清晰,分步骤解释,避免错误信息,保持真实可靠。可能需要先定义以太网帧,然后结构分解,最后功能和应用场景。</think>以太网帧是**数据链路层**(OSI第二层)的核心数据结构,用于在以太网中传输数据。它定义了数据封装格式、寻址方式和校验机制,是局域网通信的基础。以下是逐步解析: --- ### 一、以太网帧的结构(以IEEE 802.3标准为例) 一个完整的以太网帧包含以下字段,总长度范围为$64$字节到$1518$字节: 1. **前导码(Preamble,7字节)** - 由交替的$1$和$0$组成(最后两位为$1$),用于同步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 - 注意:前导码和帧起始符(SFD)通常不计入帧长度。 2. **目的MAC地址(6字节)** - 目标设备的物理地址,格式如:$00:1A:2B:3C:4D:5E$。 3. **源MAC地址(6字节)** - 发送方的物理地址,格式与目的MAC地址相同。 4. **类型/长度字段(2字节)** - 若值$\geq 1500$(十六进制$0x0600$),表示**上层协议类型**(如IPv4为$0x0800$,IPv6为$0x86DD$)。 - 若值$\leq 1500$,表示**数据字段的长度**。 5. **数据(Payload,46–1500字节)** - 承载上层(如IP层)传递的数据。若数据不足$46$字节,需填充至最小长度。 6. **帧校验序列(FCS,4字节)** - 使用CRC(循环冗余校验)算法检测传输错误,计算公式为: $$ \text{CRC} = \sum_{i=0}^{n-1} \text{data}_i \cdot x^{n-1-i} \mod G(x) $$ 其中$G(x)$是生成多项式。 --- ### 二、以太网帧的功能 1. **寻址** - 通过MAC地址唯一标识设备,确保数据准确送达目标主机或交换机。 2. **封装数据** - 将网络层的数据包(如IP数据报)封装为适合物理层传输的格式。 3. **错误检测** - 通过FCS字段校验数据完整性,若发现错误则丢弃帧。 --- ### 三、实际应用示例 假设主机A(MAC地址$00:11:22:33:44:55$)向主机B(MAC地址$AA:BB:CC:DD:EE:FF$)发送数据: 1. 主机A构建以太网帧: - 目的地址:$AA:BB:CC:DD:EE:FF$ - 源地址:$00:11:22:33:44:55$ - 类型字段:$0x0800$(表示IPv4) - 数据:封装IP数据包 - 计算CRC并附加FCS。 2. 交换机根据目的MAC地址查表,将帧转发至主机B。 --- ### 四、关键限制 - **最小帧长**:$64$字节(防止冲突检测失效)。 - **最大帧长**:$1518$字节(含FCS),扩展帧(Jumbo Frame)可支持更大长度。 通过以上结构,以太网帧实现了高效、可靠的局域网通信。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