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之美
文章平均质量分 63
cmu_hua
除了远方,我一无所有。。。
展开
-
数学之美系列 发表者: 吴军, Google 研究员
数学之美 系列一 -- 统计语言模型(转载) 从本周开始,我们将定期刊登 Google 科学家吴军写的《数学之美》系列文章,介绍数学在信息检索和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主导作用和奇妙应用。发表者: 吴军, Google 研究员 前言也许大家不相信,数学是解决信息检索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最好工具。它能非常清晰地转载 2007-06-17 17:56:00 · 2374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是一种思考方式
数学是一种思考方式这几天有个读者来来去去给我写了几封 email ,问起我的观点:数学和编程是什么关系?学编程需要多深的数学基础?到底需要掌握哪些数学知识,对编程能力的提高有帮助。这个还真不好说。如果说起课堂上我们学到的知识。除了初等代数,在编程中我还真没碰到多少依赖数学技能来解决的问题。当年我学 C 语言的转载 2007-08-22 23:50:00 · 1477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 系列二 -- 谈谈中文分词(转载)
数学之美 系列二 -- 谈谈中文分词(转载) 发表者: 吴军, Google 研究员 谈谈中文分词----- 统计语言模型在中文处理中的一个应用上回我们谈到利用统计语言模型进行语言处理,由于模型是建立在词的基础上的,对于中日韩等语言,首先需要进行分词。例如把句子 “中国航天官员应邀到美国与太空总署官员开会。” 分成一串词:中国 / 航天 / 官员 / 应邀 / 到 / 美国 / 与 /转载 2007-06-17 18:02:00 · 843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 系列七 -- 信息论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转载)
数学之美 系列七 -- 信息论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转载) 发表者:吴军, Google 研究员 我们已经介绍了信息熵,它是信息论的基础,我们这次谈谈信息论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先看看信息熵和语言模型的关系。我们在系列一中谈到语言模型时,没有讲如何定量地衡量一个语言模型的好坏,当然,读者会很自然地想到,既然语言模型能减少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的错误,那么就拿一个语音识别系统或者机器翻译软件来试转载 2007-06-17 18:06:00 · 665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 系列十二 - 余弦定理和新闻的分类(转载)
数学之美 系列十二 - 余弦定理和新闻的分类(转载) 发表者:吴军,Google 研究员 余弦定理和新闻的分类似乎是两件八杆子打不着的事,但是它们确有紧密的联系。具体说,新闻的分类很大程度上依靠余弦定理。Google 的新闻是自动分类和整理的。所谓新闻的分类无非是要把相似的新闻放到一类中。计算机其实读不懂新闻,它只能快速计算。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一个算法来算出任意两篇新闻的相似性。为了做到这一转载 2007-06-17 18:10:00 · 712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 系列十五 繁与简 自然语言处理的几位精英(转载)
数学之美 系列十五 繁与简 自然语言处理的几位精英(转载) 发表者:吴军,Google 研究员 我在数学之美系列中一直强调的一个好方法就是简单。但是,事实上,自然语言处理中也有一些特例,比如有些学者将一个问题研究到极致,执著追求完善甚至可以说完美的程度。他们的工作对同行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在科研中很需要这样的学者。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新一代的顶级人物麦克尔 · 柯林斯 (Michael C转载 2007-06-17 18:12:00 · 700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 系列十七 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 谈谈搜索引擎作弊问题(转载)
数学之美 系列十七 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 谈谈搜索引擎作弊问题(转载) Google 研究员 吴军自从有了搜索引擎,就有了针对搜索引擎网页排名的作弊(SPAM)。以至于用户发现在搜索引擎中排名靠前的网页不一定就是高质量的,用句俗话说,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搜索引擎的作弊,虽然方法很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采用不正当手段提高自己网页的排名。早期最常见的作弊方法是重复关键词。比如一个卖数码相机的网站转载 2007-06-17 18:14:00 · 687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系列二十二 由电视剧《暗算》所想到的 — 谈谈密码学的数学原理
数学之美系列二十二 由电视剧《暗算》所想到的 — 谈谈密码学的数学原理 发表者:Google(谷歌)研究员 吴军 前一阵子看了电视剧《暗算》,蛮喜欢它的构思和里面的表演。其中有一个故事提到了密码学,故事本身不错,但是有点故弄玄虚。不过有一点是对的,就是当今的密转载 2007-09-15 12:20:00 · 1560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系列五 -- 简单之美:布尔代数和搜索引擎的索引(转载)
数学之美系列五 -- 简单之美:布尔代数和搜索引擎的索引(转载) 发表者: 吴军,Google 研究员 [建立一个搜索引擎大致需要做这样几件事:自动下载尽可能多的网页;建立快速有效的索引;根据相关性对网页进行公平准确的排序。我们在介绍 Google Page Rank (网页排名) 时已经谈到了一些排序的问题,这里我们谈谈索引问题,以后我们还会谈如何度量网页的相关性,和进行网页自动下载。]转载 2007-06-17 18:05:00 · 638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 系列九 -- 如何确定网页和查询的相关性(转载)
数学之美 系列九 -- 如何确定网页和查询的相关性(转载) 发表者:吴军,Google 研究员 [我们已经谈过了如何自动下载网页、如何建立索引、如何衡量网页的质量(Page Rank)。我们今天谈谈如何确定一个网页和某个查询的相关性。了解了这四个方面,一个有一定编程基础的读者应该可以写一个简单的搜索引擎了,比如为您所在的学校或院系建立一个小的搜索引擎。]我们还是看上回的例子,查找关于“原转载 2007-06-17 18:08:00 · 787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 系列十 有限状态机和地址识别(转载)
数学之美 系列十 有限状态机和地址识别(转载) 发表者:吴军,Google 研究员 地址的识别和分析是本地搜索必不可少的技术,尽管有许多识别和分析地址的方法,最有效的是有限状态机。一个有限状态机是一个特殊的有向图(参见有关图论的系列),它包括一些状态(节点)和连接这些状态的有向弧。下图是一个识别中国地址的有限状态机的简单的例子。 每一个有限状态机都有一个启始状态和一个终止状态和若干转载 2007-06-17 18:09:00 · 586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系列二十一 - 布隆过滤器(Bloom Filter)
数学之美系列二十一 - 布隆过滤器(Bloom Filter)2007年7月3日 上午 09:35:00uT("time4444440318463911176");发表者:Google(谷歌)研究员 吴军 在日常生活中,包括在设计计算机软件时,我们经常要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一个集合中。比如在字处理软件中,需要检查一个英语单词是否拼写正确(也就是要判断它是否在已知的字典中);在转载 2007-08-08 12:32:00 · 1038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 系列二十 -自然语言处理的教父 马库斯
数学之美 系列二十 -自然语言处理的教父 马库斯 2007年4月13日 下午 07:03:00 uT("time117646227894766702");转载 2007-08-08 12:31:00 · 1046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 系列十九 - 马尔可夫链的扩展 贝叶斯网络 (Bayesian Networks)
数学之美 系列十九 - 马尔可夫链的扩展 贝叶斯网络 (Bayesian Networks)2007年1月28日 下午 09:53:00uT("time116999293254246877");发表者:Google 研究员,吴军 我们在前面的系列中多次提到马尔可夫链 (MarkovChain),它描述了一种状态序列,其每个状态值取决于前面有限个状态。这种模型,对很多实际问题转载 2007-08-08 12:29:00 · 852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 系列三 -- 隐含马尔可夫模型在语言处理中的应用(转载) 发表者:吴军,Google 研究员
数学之美 系列三 -- 隐含马尔可夫模型在语言处理中的应用(转载) 发表者:吴军,Google 研究员前言:隐含马尔可夫模型是一个数学模型,到目前为之,它一直被认为是实现快速精确的语音识别系统的最成功的方法。复杂的语音识别问题通过隐含马尔可夫模型能非常简单地被表述、解决,让我不由由衷地感叹数学模型之妙。自然语言是人类交流信息的工具。很多自然语言处理问题都可以等同于通信系统中的解码问题转载 2007-06-17 18:00:00 · 1766 阅读 · 3 评论 -
数学之美系列四 -- 怎样度量信息?(转载)
数学之美系列四 -- 怎样度量信息?(转载) 发表者:吴军,Google 研究员前言: Google 一直以 “整合全球信息,让人人能获取,使人人能受益” 为使命。那么究竟每一条信息应该怎样度量呢?信息是个很抽象的概念。我们常常说信息很多,或者信息较少,但却很难说清楚信息到底有多少。比如一本五十万字的中文书到底有多少信息量。直到 1948 年,香农提出了“信息熵”(shāng) 的概念,才转载 2007-06-17 18:04:00 · 695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系列六 -- 图论和网络爬虫 (Web Crawlers)(转载)
数学之美系列六 -- 图论和网络爬虫 (Web Crawlers)(转载) 发表者: 吴军,Google 研究员 [离散数学是当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它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图论和近世代数四个分支。数理逻辑基于布尔运算,我们已经介绍过了。这里我们介绍图论和互联网自动下载工具网络爬虫 (Web Crawlers) 之间的关系。顺便提一句,我们用 Google Trend转载 2007-06-17 18:05:00 · 724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 系列八-- 贾里尼克的故事和现代语言处理(转载)
数学之美 系列八-- 贾里尼克的故事和现代语言处理(转载) 发表者:Google 研究员,吴军 读者也许注意到了,我们在前面的系列中多次提到了贾里尼克这个名字。事实上,现代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确实是和它的名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想在这回的系列里,介绍贾里尼克本人。在这里我不想列举他的贡献,而想讲一讲他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的故事。这些事要么是我亲身经历的,要么是他亲口对我讲的。弗莱德里克转载 2007-06-17 18:06:00 · 1116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 系列十一 - Google 阿卡 47 的制造者阿米特.辛格博士(转载)
数学之美 系列十一 - Google 阿卡 47 的制造者阿米特.辛格博士(转载) 发表者:Google 研究员,吴军 枪迷或者看过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主演的电影“战争之王”(Lord ofWar)的人也许还记得影片开头的一段话:(在所有轻武器中,)最有名的是阿卡 47( AK47)冲锋枪(也就是中国的五六式冲锋枪的原型),因为它从不卡壳、从不损坏、可在任何环境下使用、可转载 2007-06-17 18:09:00 · 1102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 系列十三 信息指纹及其应用(转载)
数学之美 系列十三 信息指纹及其应用(转载) 发表者:吴军,Google 研究员 任何一段信息文字,都可以对应一个不太长的随机数,作为区别它和其它信息的指纹(Fingerprint)。只要算法设计的好,任何两段信息的指纹都很难重复,就如同人类的指纹一样。信息指纹在加密、信息压缩和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在图论和网络爬虫一文中提到,为了防止重复下载同一个网页,我们需要在哈希表中纪录已经访问转载 2007-06-17 18:11:00 · 602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 系列十六(上)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谈谈最大熵模型(转载)
数学之美 系列十六(上)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谈谈最大熵模型(转载) 发表者:Google 研究员,吴军 [我们在投资时常常讲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可以降低风险。在信息处理中,这个原理同样适用。在数学上,这个原理称为最大熵原理(the maximum entropy principle)。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题目,但是把它讲清楚要用两个系列的篇幅。]前段时间转载 2007-06-17 18:12:00 · 940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 系列十六 (下)-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最大熵模型(转载)
数学之美 系列十六 (下)-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最大熵模型(转载) 发表者:Google 研究员,吴军 我们上次谈到用最大熵模型可以将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我们留下一个问题没有回答,就是如何构造最大熵模型。我们已经所有的最大熵模型都是指数函数的形式,现在只需要确定指数函数的参数就可以了,这个过程称为模型的训练。最原始的最大熵模型的训练方法是一种称为通用迭代算法 GIS(gene转载 2007-06-17 18:13:00 · 765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 十四 谈谈数学模型的重要性(转载)
数学之美 十四 谈谈数学模型的重要性(转载) 发表者:吴军,Google 研究员 [注:一直关注数学之美系列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我们对任何问题总是在找相应的准确的数学模型。为了说明模型的重要性,今年七月份我在 Google 中国内部讲课时用了整整一堂课来讲这个问题,下面的内容是我讲座的摘要。]在包括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在内的所有天文学家中,我最佩服的是地心说的提出者托勒密。虽然天文学起源于转载 2007-06-17 18:15:00 · 749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 系列十八 - 矩阵运算和文本处理中的分类问题
数学之美 系列十八 - 矩阵运算和文本处理中的分类问题2007年1月1日 下午 03:10:00uT("time116763611149553424");发表者:Google 研究员,吴军 我在大学学习线性代数时,实在想不出它除了告诉我们如何解线性方程外,还能有什么别的用途。关于矩阵的许多概念,比如特征值等等,更是脱离日常生活。后来在数转载 2007-08-08 12:28:00 · 982 阅读 · 0 评论 -
数学之美系列 二十三 输入一个汉字需要敲多少个键 — 谈谈香农第一定律
数学之美系列 二十三 输入一个汉字需要敲多少个键 — 谈谈香农第一定律2007年12月3日 上午 10:05:00uT("time2075691283498775489");发表者:Google(谷歌)研究员 吴军 今天各种汉字输入法已经很成熟了,随便挑出一种主要的输入法比十几年前最好的输入法都要快、要准。现在抛开具体的输入法,从理论上分析一下,输入汉字到底能有多快。我们假转载 2008-01-01 13:03:00 · 88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