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命令模式
1.1 介绍
命令(Command)模式的定义如下: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使发出请求的责任和执行请求的责任分割开。这样两者之间通过命令对象进行沟通,这样方便将命令对象进行储存、传递、调用、增加与管理。
1.2 优缺点
优点
- 通过引入中间件(抽象接口)降低系统的耦合度。
- 扩展性良好,增加或删除命令非常方便。采用命令模式增加与删除命令不会影响其他类,且满足“开闭原则”。
- 可以实现宏命令。命令模式可以与组合模式结合,将多个命令装配成一个组合命令,即宏命令。
- 方便实现 Undo 和 Redo 操作。命令模式可以与后面介绍的备忘录模式结合,实现命令的撤销与恢复。
- 可以在现有命令的基础上,增加额外功能。比如日志记录,结合装饰器模式会更加灵活。
缺点
- 可能产生大量具体的命令类。因为每一个具体操作都需要设计一个具体命令类,这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
- 命令模式的结果其实就是接收方的执行结果,但是为了以命令的形式进行架构、解耦请求与实现,引入了额外类型结构(引入了请求方与抽象命令接口),增加了理解上的困难。不过这也是设计模式的通病,抽象必然会额外增加类的数量,代码抽离肯定比代码聚合更加难理解。
##1.3 使用场景
- 认为是命令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命令模式
1.4 注意事项
- 系统需要支持命令的撤销(Undo)操作和恢复(Redo)操作,也可以考虑使用命令模式,
2. 案例代码
现在我朋友开着我的车上路了,在路途中迷路了,于是其开启了导航。根据导航发出的命令,我朋友控制者车的移动。
public interface Order {
void execute();
}
public class Car {
public void turnLeft() {
System.out.println("汽车左转");
}
public void turnRight() {
System.out.println("汽车右转");
}
}
public class TurnLeft implements Order {
private Car car;
public TurnLeft(Car car) {
this.car = car;
}
@Override
public void execute() {
car.turnLeft();
}
}
public class TurnRight implements Order {
private Car car;
public TurnRight(Car car) {
this.car = car;
}
@Override
public void execute() {
car.turnRight();
}
}
// 命令调用类
public class Broker {
private List<Order> orderList = new ArrayList<>();
public void takeOrder(Order order){
orderList.add(order);
}
public void placeOrders(){
for(Order order : orderList){
order.execute();
}
orderList.clear();
}
}
/**
* 命令模式
*
*@Author cly
*@Date 2021/08/31 21:08
*@Version 1.0
*/
public class Comman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r car = new Car();
Broker broker = new Broker();
broker.takeOrder(new TurnLeft(car)); // 汽车左转
broker.takeOrder(new TurnLeft(car)); // 汽车左转
broker.takeOrder(new TurnRight(car)); // 汽车右转
broker.placeOrder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