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早的博客里,我就提到过从13年底开始,就对Web开发不感兴趣,想要做更底层的开发。那时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认为越底层的知识、技能,越难,也就难以被替代,更保值。便研究图形学、图像处理。我天真的以为DIP是程序理解现实世界的基础,后来发现错了,发现CV才是。再后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CV的目标也不是理解现实世界。我曾以为的“从程序的角度理解现实世界”这个概念就虚、宽泛,就如同AI,本身定义就不清晰,分支那么多。于从15年中就开始关注“机器学习”,从一个小的分支切入。后来验证,这的确是很好的方向,只是我自己本职工作的方向还是CAD开发,还要补充数学课程,在这方面花费的时间太少了。
还记得当初在学校学习LISP的时候,我初次对于编程语言表述能力这个东西很感兴趣。为什么语言的表述可以解决问题?我们使用的语言究极表述能力是什么?语言、逻辑、数学是什么关系。我便开始学习编译理论。和其他同学不一样,我学习多种编程语言的目的不在于帮助找到工作或者做项目。只是想知道背后的原理。是我最受影响的书不是“龙书”,而是Automata Theory, Lanuages, and Computation,这本书真正让我意识到数学的魅力。从此才关注起来,如何让程序具有更加强大的表述能力。慢慢的转变到关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我想,一定有不少学过编译理论的同学,一定对Symbolic AI有过兴趣。现在我们一提到AI,必然提到超大量数据。仿佛没有数据就没有AI。这是不对的。机器学习只是弱人工智能的一个方向而已。
为什么我要学习“机器学习”?
2017-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