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集群与负载均衡,主要的实现方法有以下几种:
1、基于硬件的负载均衡。优点很明显,适用于大访问量,性能好。缺点也很明显,与应用关系不紧密,成本高。(参见:
软件与硬件负载均衡的比较 )
2、基于专业的负载均衡软件(比如:
PCL负载均衡软件 )。这种方案是最适用于应用服务器的负载均衡的。(参见:
3、基于LVS或其他开源软件(以及通过开源软件改出来的产品):
负载均衡软件实现方式之三 - LVS 这种方式适用于不大重要的应用,它不能有效地监控服务器和应用的状态,所以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负载均衡。另外,它只能用于纯LINUX的环境。
4、基于DNS:实际这只是一种理论,并不能真正用于应用的负载均衡,用于门户网站还可以。参见:
负载均衡软件实现方式之二 - 基于DNS
这里面,最值得推荐的是采用专业软件实现负载均衡,因为这种方式能够与应用更紧密地结合,提供高性能与可靠性,同时成本明显低于硬件方式。参见:
PCL负载均衡软件-应用集群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