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数据传送指令,将8送入CL寄存器
SHL逻辑左移shift left:使目的操作数逻辑左移一位,最低位用 0 填充。最高位移入进位标志位,而进位标志位中原来的数值被丢弃
XOR异或运算:a、b两个值不相同,则异或结果为1。如果a、b两个值相同,异或结果为0
首先,页式存储是一维的,段式存储是二维的。
其次,这是两种存储管理的**设计初衷决定的**,**跟逻辑地址的结构没有关系**。
在程序员的角度,你想操作一个内存地址,
(1)页式存储,你直接给**一个逻辑地址就行**,所以是一维的。
虽然这个逻辑地址包含(页号,偏移量),但是,分页那是系统自己完成的事,我们不知道也不用关心最终地址到底在哪个页上。
(2)段式存储,你**必须给出****(段号,偏移量)**,所以是二维的。
因为分段的好处就是程序模块化,不同的段权限不同,所以在哪个段上,是我们关心的。
。
段页式只不过是把段式存储中的段内偏移量再用分页的方式管理,
同样的,这不是我们关心的。还是给出(段号,偏移量),就能操作想操作的地址。
进程间关系分为相互独立和相互制约。而同步是直接制约,互斥是间接制约,两者都属于制约关系。
可重入代码也叫纯代码,是允许多个进程同时访问的,因此它不允许进程对其修改。
批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分时:满足用户对人机交互的需求 ; 实时:系统及时响应外部事件请求
**线程**是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运算调度的最小单位。它被包含在进程之中,是进程中的实际运作单位。
- 同一进程中的多条线程将共享该进程中的全部系统资源,如虚拟地址空间,文件描述符和信号处理等等。
- 但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有各自的调用栈(call stack),**自己的寄存器环境**(register context),自己的线程本地存储(thread-local storage)。
- **动态重定位**: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要访问数据时再进行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变换(即在逐条指令执行时完成地址映射)。
- **静态重定位**:即在程序装入内存的过程中完成,是指在程序开始运行前,程序中的各个地址有关的项均已完成重定位,地址变换通常是在装入时一次完成的,以后不再改变,故称为静态重定位。
静态重定位的定位是在装入内存是就对程序里的各种地址、指向等进行修改;而动态重定位是在执行时才修改,因为可以不作任何改动直接装入内存。
为了保证[CPU](http://baike.baidu.com/view/2089.htm)执行指令时可正确访问[存储单元](http://baike.baidu.com/view/1223079.htm),需将[用户程序](http://baike.baidu.com/view/1976812.htm)中的逻辑[地址转换](http://baike.baidu.com/view/545723.htm)为运行时由机器[直接寻址](http://baike.baidu.com/view/714774.htm)的物理地址,这一过程称为地址映射。
就绪状态--->运行状态:获得处理机资源(分派处理机的时间片)
运行状态--->就绪状态:1)处于运行状态的进程时间片用完 2)当有更高优先级的进程就绪时
运行状态--->阻塞状态:1)进程请求资源(外设)使用和分配 2)等待某一事件的发生(IO操作完成)
阻塞状态--->就绪状态:当进程等待事件到来(IO操作结束或者中断的结束)
**动态链接**,在可执行文件**装载时或运行时**,由操作系统的装载程序加载库。大多数操作系统将解析外部引用(比如库)作为加载过程的一部分。在这些系统上,可执行文件包含一个叫做**import directory**的表,该表的每一项包含一个库的名字。根据表中记录的名字,装载程序在硬盘上搜索需要的库,然后将其加载到内存中预先不确定的位置,之后根据加载库后确定的库的地址更新可执行程序。可执行程序根据更新后的库信息调用库中的函数或引用库中的数据。这种类型的动态加载成为**装载时加载** ,**被包括Windows和Linux的大多数系统采用**。
操作系统在加载应用软件时要完成的最复杂的工作之一就是加载时链接。
其他操作系统可能在**运行时解析引用**。在这些系统上,可执行程序调用操作系统API,将库的名字,函数在库中的编号和函数参数一同传递。操作系统负责立即解析然后代表应用调用合适的函数。这种动态链接叫做运行时链接 。因为每个调用都会有系统开销,运行时链接要慢得多,对应用的性能有负面影响。**现代操作系统已经很少使用运行时链接**。
可以动态链接的库,在Windows上是dynamic link library (DLL),在UNIX或Linux上是Shared Library。库文件是预先编译链接好的可执行文件,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上。大多数情况下,同一时间多个应用可以使用一个库的同一份拷贝,操作系统不需要加载这个库的多个实例。
带宽:又叫频宽,是指在固定的的时间可传输的资料数量,亦即在传输管道中可以传递数据的能力。
位宽 :位宽就是内存或显存一次能传输的数据量。简单地讲就是一次能传递的数据宽度,就像公路的车道宽度,双向四车道、双向六车道,当然车道越多一次能通过的汽车就越大,所以位宽越大,一次性能舆的数据就越多,对显卡来说对性能的提高很明显。
**位宽是指数据传输道路的宽度,带宽则是指每个时钟传输的数据量**,两者可以换算,带宽=位宽X频率除以8,比如位宽是256位,频率为2000 MHZ的显卡带宽是:256X2000/8=64G bp/s。
进程调度算法: 先来先服务FCFS、短作业优先STF、优先级调度、高响应比调度、时间片轮转调度、多级反馈队列调度
磁盘调度算法: 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寻找时间优先SSTF、电梯调度SCAN、循环扫描CSCAN
设备的分配算法: 先请求先分配、优先级高者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