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心得
cjyy1973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华盛顿合作规律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 ,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就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的动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原创 2006-01-31 10:10:00 · 1000 阅读 · 0 评论 -
钱的问题
当某人告诉你:“不是钱,而是原则问题”时,十有八九就是钱的问题。 照一般的说法,金钱是价值的尺度,交换的媒介,财富的贮藏。但是这种说法忽略了它的另一面,它令人陶醉、令人疯狂、令人激动的一面,也撇开了爱钱的心理不谈。马克思说,金钱是“人情的离心力”,就是指这一方面而言。 关于金钱的本质、作用和功过,从古到今,人们已经留下了无数精辟深刻的格言和妙语。我们常会看到,人原创 2006-02-08 14:36:00 · 1078 阅读 · 0 评论 -
海豚式管理
海豚式管理是指管理者在实施管理行为的过程中,从强调“人的关系”和“人的资源”模式(以善待人和关于利用人为基础)转变为以原则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这里说的原则是指基本的,有关于人类关系和组织的普遍原则,例如公平、正义、诚实、正直和信任等。这些原则是不证自明的,它们就像自然法则一样,不论你是否遵守,它们都在发挥作用。 海豚式的管理观念还强调“高度信任的文化”和“发挥人原创 2006-02-08 14:44:00 · 1251 阅读 · 0 评论 -
T型管理(T Management)
大多数公司正浪费其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所拥有的最大财富:专门技术、观点和散落或深植于组织内的洞察力。这令人十分惋惜。因为利用这些智力资源——使用现有知识去改善业绩或联合知识去创造新东西——能帮助公司对突如其来的挑战做出反应,避开小而灵活的对手,推出新业务或者进行企业兼并。 为了挖掘这些智力资源,许多公司把知识集中起来管理,或投资于知识管理技术,并取得了一些成功。所谓T型管理是通过跨原创 2006-02-09 12:38:00 · 1717 阅读 · 1 评论 -
能本管理(Capacity Core Management)
企业“能本管理”是企业管理新动向。企业不仅要确立“人本管理”思想,更为重要的是不断提升人的智能,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实现以人的能力为本的管理升华。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把科技与人才放到突出位置,重视人才与知识再教育,加大提升人的能力方面的投入,营造“能本管理”的文化与环境氛围。 能本管理,就是以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的对象和管理的核心,提倡能力本位,建立起以能力为核心的价值观,原创 2006-02-10 16:20:00 · 1889 阅读 · 0 评论 -
柔性管理(Soft Management)
柔性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方略。柔性管理理念的确立,以思维方式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为前提。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历时性,而非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共时性,也就是同步转型。从表面混沌的繁杂现象中,看出事物发展和演化的自然秩序,洞悉下一步前进的方向,识别潜在的未知需要和开拓的市场,进而预见变化并自动应付变化,这就是柔性管理的任务。 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跳原创 2006-02-13 15:30:00 · 2043 阅读 · 0 评论 -
马特莱法则
马特莱法则又称80∶20法则,它是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企业法则,它的涵义是把80∶20作为确定比值,主张企业经营者经营管理企业不必面面俱到,而应侧重抓关键的20%。 其主要内容为:一是管理法则,即企业要把精力放在20%的业务骨干的管理上,抓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再以20%的少数去带动80%的多数,以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营销法则,即抓住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中最关键的问题进行决策,以达到纲举目张原创 2006-02-18 15:40:00 · 2637 阅读 · 0 评论 -
时间管理
一、什么是时间管理1、 时间管理就是自我管理。2、 时间管理就是事前的规划或长期的计划。3、 自我管理即是改变习惯,以令自己更富绩效,更富效能。 二、什么叫效率把事情很快地做完,叫做效率。 三、什么叫效能把事情很快又很对地做完,叫做效能。四、时间管理理论的历史演进 第一代时间管理理论 基本是备忘录型。一方面顺其自然,另一方面也会追踪原创 2007-01-18 17:49:00 · 2958 阅读 · 0 评论 -
生活感悟——了解行业的潜规则
记得有一次我们家装修,因为我爱人的哥哥就是学建筑的,并且一直在建筑公司工作,他就帮我们推荐了他的同学来帮我们装修。他同学来第一次看我们的房子的时候,提出了很多很独到的和有见解的装修方案,我们大为钦服。可是当提到刷墙如何计算面积的时候,他说所有的门窗都需要计算面积,可是据我们了解一般装修刷墙门窗都是计算一半的面积。最后我和我爱人说,这个人很专业,但不够职业。 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很原创 2007-07-10 08:53:00 · 1579 阅读 · 0 评论 -
奥卡姆剃刀定律
如果你认为只有焦头烂额、忙忙碌碌地工作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你错了。 事情总是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复杂会造成浪费,而效能则来自于单纯。在你做过的事情中可能绝大部分是毫无意义的,真正有效的活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它们通常隐含于繁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的部分,去掉多余的活动,成功并不那么复杂。 奥卡姆剃刀:如无发要,勿增实体。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对无休无原创 2006-02-06 08:01:00 · 1313 阅读 · 0 评论 -
蘑菇管理
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当上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而对一个组织而言,一般原创 2006-02-03 17:30:00 · 887 阅读 · 0 评论 -
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原创 2006-01-25 15:57:00 · 984 阅读 · 0 评论 -
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 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原创 2006-01-31 13:17:00 · 1837 阅读 · 0 评论 -
Sun全线免费,linux收费,世界到底怎么了?
11月30日,Sun Microsystems公司宣布了在为下一代Internet创建精选软件平台的战役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大战略举措:第一,因为目睹了将Solaris操作系统(OS)作为免费的开源软件后呈现出来的巨大发展势头,Sun决定将Java Enterprise System(企业系统), Sun N1 Management software(管理软件)和Sun各类开发者工具等软件原创 2006-01-25 15:45:00 · 3419 阅读 · 2 评论 -
零和游戏原理
当你看到两位对弈者时,你就可以说他们正在玩“零和游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 分,而输棋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 (-1)=0。 这正是“零和游戏”的基本内容: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 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原创 2006-01-26 17:36:00 · 1356 阅读 · 0 评论 -
水桶定律
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 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质部分往往又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水桶定律”与“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而“最短的木板”却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只不过比其它部分差一些,你不能把它们当原创 2006-02-01 17:34:00 · 1227 阅读 · 0 评论 -
一、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 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原创 2006-01-18 12:50:00 · 900 阅读 · 1 评论 -
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记住尼采的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 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原创 2006-01-20 18:16:00 · 1063 阅读 · 0 评论 -
让自己变成时间的主人
德鲁克曾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论述过:时间是最特殊的一项资源,丝毫没有弹性。做任何事情都少不了时间,时间是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管理者总会觉得时间不够用。而实际上,不是时间不够用,是用得不得当。这世界上只有时间对人是最公平的。时间管理看似个人的事情,但是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他的日程表实际上就是企业资源分配的一个缩影,也是管理者工作状况的体现,更可以看见他背后公司的文化及价值观。 在日常管理原创 2006-01-23 20:35:00 · 1397 阅读 · 0 评论 -
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1、价值观。关于价值观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原创 2006-01-24 15:24:00 · 1148 阅读 · 2 评论 -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于1956年在其《管理实务》中首次提出,乔治•奥迪奥恩1965年在《目标管理》一书中进一步阐述。这一管理方法是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和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特别是其中的参与管理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 生活实例: 摸高试验 管理学家们曾经专门做过一次摸高试验。试验内容是把二十个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摸高比赛,看哪一组摸得更高。第一原创 2008-05-28 10:48:00 · 233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