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铮走得太突然了。
据说五月一日中午,我校一同学被侧翻的货车压到下面,后抢救无效死亡。当晚得到证实,那同学竟然是吴铮!
怎么会?前一天下午我们还在一起兴致勃勃的直播大超,才是几个小时工夫,他竟然就……
还记得第一次认识吴铮,是在这学期STV迎新会上。在团委那间会议室里,他坐在尽东北角的一个座位上。那次吴铮作为STV老成员发了言,说的内容我已记不得,印象中他很魁梧,很风趣,很健谈。
四月份连着四个周末都有直播任务,吴铮是直播部部长,每次都跑在最前面。摄像机,三脚架,控制台,电脑,DVD刻录机,还有一箱箱的线,都是他拉在板车上运到大礼堂。我第一次参与吴铮的直播准备工作,使电机系学生节晚会,在昏暗喧闹的大礼堂,一切都显得十分混乱。而吴铮对这间的各种局面都应对自如,组织直播部同学架机位,找舞台要音频,和电机系同学交涉。最复杂的在我看来是控制台那里进进出出的无数A/V线,看一眼都头大,而吴铮却有条不紊的指挥着:“这个接这儿,那个接那儿……”
总之那次他给我的感觉是个很能干、处事很冷静的好同志。
第一次全程参与他们的直播工作,是法学院十年院庆晚会。现场的摄像、导播,他全擅长,尤其是切镜头转场,流畅自然无可挑剔。没有对讲机,他就用手势和远处的同学沟通。晚会一半的时候,控制台这边突然掉闸,在我们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时,又是吴铮在最短时间排除故障,恢复供电,使直播继续进行。
散场后,我们一起骑车回去,再习习的晚风中,我们随意而开心地谈着天,忘记了工作的疲劳和其间的不快。
最后一次直播,是在四月三十日下午,距他离去只有十几个小时。直播大超很顺利,我们用摄像带、DVD刻录机、电脑存盘三道保险确保直播内容完整保存,大家都很踏实。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不祥的征兆。直播回来后,他还邀我们一起去吃晚饭,而我竟没有同去。现在想来,着实错过了为他饯行的最后机会……吴铮,你那顿晚饭吃得还好么?
生活就像一场戏,我便是这戏的一个观众。在我这个观众看来,吴铮是个多么好的形象和角色啊!然而问什么刚刚登了台,却又匆匆下了去?无意抱怨编剧的安排的不公,我只是希望,在生活的舞台上,吴铮这样的好角色能多留些时候,让观众觉得,这戏还不错。
五月的午后的阳光平适地铺在新水门前的草坪上,和煦的夏风含混着漫布在空气中的各种气息,一只鸽子跃下树梢,安静地向西阶飞去。
戏还在演。观众们还在看。
但愿在散场以后,我们能够还记得吴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