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
cisco_eigrp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BGP的13条选路原则
一、Weight 权重介绍:Cisco私有参数,范围0-65535,本地始发默认32768,其他默认0。仅在本地有效,无法传递,且越大越优先。 例如:图1-1 在R1上宣告自己的回环口1.1.1.1/32,可以在R4上看到如下路由: Network Next Hop Metric LocPrf Weight Pat转载 2015-07-30 20:04:58 · 13122 阅读 · 5 评论 -
neutron的基本原理
转载自: http://www.cnblogs.com/popsuper1982/p/3800233.html neutron是openstack的一个重要模块,也是比较难以理解和debug的模块之一。我这里安装如图安装了经典的三个节点的Havana的Openstack 图1分三个网络:External Network/API Network,这个网络是连接外网转载 2016-07-08 14:53:54 · 438 阅读 · 0 评论 -
OpenStack Neutron运行机制解析概要
自从开学以来,玩OpenStack也已经3个月了,这段时间主要把精力投在了OpenStack的安装部署和网络组件Neutron的研究上了。这期间零零散散在安装部署和Neutron运作原理上来回切换,有点在实践中学习的味道,虽然在安装部署的过程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也一一都给解决了。然而,总是觉得对于Neutron的机制理解的还是不够透彻。前一阵子刚刚部署好一套Havana版本的系统,并开始投入使用。这转载 2016-07-08 15:49:49 · 537 阅读 · 0 评论 -
OpenFlow与VxLAN在云网络的应用
我叫庞俊英,来自阿里巴巴技术保障部,我们部门负责整个阿里集团所有业务如蚂蚁、淘宝、阿里云等等业务部门的基础设施。两年前我来过这里,去年没来,因为觉得去年没什么可讲的,所以这次我向大家汇报内容的是有一个连续性的,就是我前年提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现在解决了吗?然后还有哪些问题还需要解决,我希望业界帮我们做什么,我会是这样一个思路来向大家汇报。我是个工程师,所以我的PPT里面如果有很漂亮的图,一转载 2017-01-19 17:47:09 · 1847 阅读 · 0 评论 -
谈混合云的使用场景、关键技术点和未来发展
互联网+大环境下,混合云已经成为了企业连接世界的必经之路。本文从业务需求出发,分析用户对混合云需求的来源和使用场景,然后从技术角度给出混合云部署的关键能力参考,最后讨论一下混合云的长远发展。 国家推出互联网+战略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通过混合云来解决企业IT部署问题。这里大部分是互联网公司,也不乏金融、能源等老牌国字号企业。 宏观层面来看,国外以AWS为标杆的公有云服务已经风声水转载 2017-01-19 17:48:37 · 2965 阅读 · 0 评论 -
配置NAT后为什么要同时配置黑洞路由
在NAT篇和拍案惊奇系列中,强叔多次提到配置NAT的同时要配置黑洞路由,避免路由环路,很多人对此不太理解,今天强叔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其中缘由。 首先我们用eNSP模拟一个典型的源NAT环境: NAT地址池地址是202.1.1.10,防火墙与路由器互联接口地址的掩码是30位,与NAT地址池地址不在同一网段。防火墙上配置了一条缺省路由,下一跳是202.1.1.2,这样就能把私网PC访问公网Serv...转载 2018-04-16 15:55:29 · 10214 阅读 · 1 评论 -
链路聚合—3种模式
1、 手工负载分担模式链路聚合1)手工汇聚概述手工负载分担模式是一种最基本的链路聚合方式,在该模式下,Eth-Trunk 接口的建立,成员接口的加入完全由手工来配置,没有链路聚合控制协议的参与。该模式下所有成员接口(selected)都参与数据的转发,分担负载流量,因此称为手工负载分担模式。手工汇聚端口的 LACP 协议为关闭状态,禁止用户使能手工汇聚端口的LACP 协议。2) 手工汇聚组中的...转载 2018-04-17 11:00:22 · 18939 阅读 · 0 评论 -
NAT64与DNS64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6e838c0101hdyn.html技术背景:1.NAT64与DNS64背景在IPv6网络的发展过程中,面临最大的问题应该是IPv6与IPv4的不兼容性,因此无法实现二种不兼容网络之间的互访。为了实现IPv6与IPv4的互访,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在早期设计了NAT-PT的解决方案:RFC2766,NAT-PT通过...转载 2018-04-18 14:34:25 · 4257 阅读 · 0 评论 -
由TCP三次握手原理来分析NAT回流故障
互联网上有很多关于NAT回流故障的分析,但大多数是模棱两可,没有从根本上给出NAT回流故障的具体原因,本文通过数据包捕获、分析数据包,结合TCP三次握手原理,详细的分析了NAT回流故障的具体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术语”NAT回流“,有的技术文档上又称为”NAT回环“,什么是NAT回流?举例说明或许会更加通俗易懂:某公司有一个出口路由器连接ISP网络,在公司内部有web服务器。公司员工在公...转载 2018-04-20 15:10:05 · 4153 阅读 · 0 评论 -
(转)Linux系统上通知网关更新arp
经常会有在线更换Linux服务器IP的操作,该操作带来的一个问题是: 我们已经执行了修改IP的操作,但由于网络上(网关)的ARP缓存暂未更新,导致在某一段时间内,该服务器会有网络不通的情况存在。因此,我们需要在变更IP的同时,通知网关刷新ARP缓存。首先清除本地ARP缓存:/bin/ip neigh flush dev eth0其次向网关发送本机的ip/mac地址/usr/sbin/arpi...转载 2018-05-28 19:19:51 · 2050 阅读 · 0 评论 -
LOG日志时间与show clock时间不一致问题
Cisco设备的时间取自自身硬件时钟或外部NTP,有时我们会发现设备日志(show logging)里的时间戳和系统时间(show clock)不一致,这会非常不方便,原因主要是设置日志的时间格式时没有考虑本地时区的设置,只需更改过来就可以了,service timestamps log datetime localtime。...转载 2018-08-16 17:21:09 · 2858 阅读 · 0 评论 -
Openvswitch+vxlan(转载自https://blog.youkuaiyun.com/dylloveyou/article/details/72639187)
本篇文章介绍如何规划及创建openvswitch+vxlan网络,实现实例间及实例与外部的通讯。读者应对OpenStack及其网络服务Neutron有初步的了解。规划网络部署节点为一个controller节点(包含网络节点),两个compute节点。controller节点有3个网卡,分别为eth0(管理和API网络,CIDR为192.168.128.0/24)、eth1(租户网络,CID...转载 2018-09-10 15:43:56 · 1377 阅读 · 0 评论 -
vpc资料
Active Active NIC Teaming with vPCRouting over Nexus 7000 vPC peer-link? Yes and NoCisco Nexus(二)VPC学习笔记关于vPC的link故障以及最佳实践转载 2016-06-29 17:38:04 · 509 阅读 · 0 评论 -
VXLAN学习笔记
1、概述 (1)VXLAN是建立在物理IP(overlay)网络之上的虚拟以太网 使用UDP封装完整的内层以太帧,封装报文头共五十个字节 (2)VXLAN使用24位VXLAN网络标识符(VLAN为12位) 最大支持16,000,000个逻辑网络 (3)VXLAN可跨越物理三层网络转载 2016-02-29 17:58:01 · 3572 阅读 · 0 评论 -
STP选举实例
STP(IEEE802.1D生成树协议)技术原理:维护一个树状的网络拓扑,当交换机发现拓扑中有环时,就会逻辑的阻塞一个或更多冗余端口来实现无环拓扑,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运行STP的交换机会自动重新配置他的端口以避免环路产生或连接丢失。STP算法分四个步骤:步骤一:选举根网桥判定对象:在所有运行STP协议的交换机上选举出一个唯一的根网桥。判定条件:BPDU数转载 2015-07-29 22:16:29 · 1591 阅读 · 0 评论 -
STP与RSTP简介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用于在存在环路的网络中构建树形拓扑,避免环路,同时实现链路的冗余备份。 STP定义了几种重要的角色:1、根桥(Root),树的根2、指定桥,就是设备上行连接的一个设备3、根端口,连接指定桥的端口4、指定端口,链接下行设备的端口转载 2015-07-29 21:34:41 · 4874 阅读 · 0 评论 -
STP/RSTP/MSTP的区别以及各自的特点
一. 生成树相关的几个概念STP/RSTP/MSTPSTP:IEEE Std 802.1D-1998定义,不能快速迁移。即使是在点对点链路或边缘端口,也必须等待2倍的forward delay的时间延迟,网络才能收敛。RSTP:IEEE Std 802.1w定义,可以快速收敛,却存在以下缺陷:局域网内所有网桥共享一棵生成树,不能按vlan阻塞冗余链路。MSTP可转载 2015-07-29 21:32:14 · 26757 阅读 · 6 评论 -
【交换安全】DAI - Dynamic ARP Inspection 详解
一、ARP协议原理1.协议概述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在以太网环境中,节点之间互相通信,需知晓对方的MAC地址在现实环境中,一般采用IP地址标示通信的对象,而ARP的功能就是将IP“解析”到对应的MAC地址。2.协议漏洞基于广播,不可靠ARP响应报文无需请求即可直接发送,这给攻击者留下巨大漏洞没有确认转载 2015-07-29 21:28:43 · 1141 阅读 · 0 评论 -
由于OSPF防环检查导致的虚拟防火墙学习不到OSPF路由的案例
现网时不时会出现虚拟防火墙学习不到OSPF路由的情况,明明路由邻居建立起来了,状态也full了,但是始终学习不到相关的路由。从现网问题处理的经验来看,虚拟防火墙下OSPF学习不到路由经常是因为OSPF防环机制导致的。可以尝试用vpn-instance-capability simple禁止OSPF防环检测。 一、 vpn-instance-capabilit转载 2015-07-29 21:28:38 · 7071 阅读 · 1 评论 -
RIP/EIGRP/BGP/OSPF防环机制
RIP 防环机制:设置最大跳数(默认15,16条为不可达);水平分割:从某接口收到的路由信息不会再从该接口发送出去;毒性逆转:从某接口收到的路由信息会从该接口发送出去,但是该路由信息被设置为不可达;路由毒化触发更新;EIGRP 防环机制:在主网络边界将自动汇总,同时在路由器上将产生一条指向NULL 0的路由;水平分割;BGP 防环机制:AS-转载 2015-07-29 21:19:29 · 4142 阅读 · 0 评论 -
OSPF协议总结
OSPF协议总结---By Joe&东东&校长1、邻居是否自动发现:要有广播的特点2、DR BDR 选举:要有多点接入3、否则就要静态指定O 区域内 LSA1. LSA2O IA 区域间 LSA3.LSA4OE1 都是外部 LSA5. LSA 7OE2ON1ON2外部路由不优先OSPF O>OIA>OE1>OE2转载 2015-07-05 11:05:45 · 1223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在当今的以太网络通信中,在IP数据包中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地址,那就是IP地址和网卡地址(即MAC地址),在数据包中,无论是IP地址还是MAC地址,都有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因为通信是双方的,所以就必须同时拥有双方的地址!在同一IP网络中通信,将会发生以下事件:主机A与主机B通信,这时主机A肯定首先要封装这些需要发给主机B的数据包,那么对于主机A来说,自己的IP地址和MAC自己肯定能够轻易得到,对于主转载 2015-07-05 11:01:59 · 762 阅读 · 0 评论 -
【OSPF】防环机制详解
我们在提到OSPF的时候,时常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OSPF能够计算出无环的路由,那么OSPF究竟是如何规避路由环路的呢?OSPF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同,运行OSPF的路由器之间交互并不是路由信息,而是LSA,而路由器的计算正是基于网络中所泛洪的各种LSA,所以实际上OSPF路由的环路规避机制还得依赖LSA在环路避免上的设计,接下来我们就来分别探讨各种类型的LSA在防环上的考虑。转载 2015-07-29 21:16:31 · 28157 阅读 · 3 评论 -
VPC学习笔记
Virtual Port Channels用途:扩展port-channel,将连接不同设备链路汇聚成一条逻辑的链路。(个人理解)支持设备:N5K、N7K、N2K 优势:设备级别冗余,收敛速度比STP快(无STP)去除了STP BLOCK端口,提供无环路网络更好的带宽利用(线路能负载均衡)注意:VPC只能用于二层,VPC端口不能运行路由协议。转载 2016-03-29 17:51:44 · 6729 阅读 · 0 评论 -
Overlay 网络
1. Overlay 网络Overlay 技术概述Overlay 在网络技术领域,指的是一种网络架构上叠加的虚拟化技术模式,其大体框架是对基础网络不进行大规模修改的条件下,实现应用在网络上的承载,并能与其它网络业务分离,并且以基于IP的基础网络技术为主。Overlay 技术是在现有的物理网络之上构建一个虚拟网络,上层应用只与虚拟网络相关。一个Overlay网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转载 2016-03-08 17:29:22 · 26092 阅读 · 0 评论 -
Vlan & Vxlan (转载https://www.cnblogs.com/sansna/articles/6159218.html)
一 . 为什么需要Vxlan 1. vlan的数量限制 4096个vlan远不能满足大规模云计算数据中心的需求 2. 物理网络基础设施的限制 基于IP子网的区域划分限制了需要二层网络连通性的应用负载的部署 3. TOR交换机MAC表耗尽 虚拟化以及东西向流量导致更多的MAC表项 4. 多租户场景 IP地址重叠?二. 什么是Vx...转载 2018-09-10 15:54:04 · 762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