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链路和非对称链路:若节点A和节点B都能够接收到对方的消息,那么它们之间的链路就是对称链路;反之,若只有一方能接收到对方的消息,那么它们之间的链路就是非对称链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通常有大量普通的传感器节点和少量的性能更强的节点(例如,有更多的能量、更大的存储器、更高的处理能力和更大的发送功率等),显然在距离较远时只有从较强节点到普通节点的通信,它们之间的链路就是非对称链路。
摘自:https://www.cnblogs.com/ningqian/p/13208176.html
鲁棒性,即稳健性(英语:Robustness)是指一个计算机系统在执行过程中处理错误,以及算法在遭遇输入、运算等异常时维持正常运行的能力。
摘自:维基百科
异构网络:广义上,不同计算平台的各个层次上都存在异构现象,除硬件层的指令集、互联方式、内存层次之外,软件层中应用二进制接口、API、语言特性底层实现等的不同,对于上层应用和服务而言,都是异构的。
摘自:维基百科
ping: Ping是Windows、Unix和Linux系统下的一个命令。利用网络上机器IP地址的唯一性,给目标IP地址发送一个数据包,再要求对方返回一个同样大小的数据包来确定两台网络机器是否连接相通,时延是多少。应用格式:Ping空格IP地址。
PDU协议数据单元: 指对等层次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物理层的PDU是数据位(bit),数据链路层的PDU是数据帧(frame),网络层的PDU是数据包(packet),传输层的PDU是数据段(segment),其他更高层次的PDU是数据(data)
传输层与网络层: 在发送端,运输层将从发送应用程序进程接收到的报文转换成运输层分组,用因特网术语来讲该分组称为运输层报文段(segment) ,实现的方法(可能)是将应用报文划分为较小的块,并为每块加上一个运输层首部以生成运输层报文段;然后,在发送端系统中,运输层将这些报文段传递给网络层,网路层将其封装成网络层分组(即数据报)并向目的地发送。网络路由器仅作用于该数据报的网络层字段;即它们不检查封装在该数据报的运输层报文段的字段;在接收端,网络层从数据报中提取运输层报文段,并将该报文段向上交给运输层;运输层则处理接收到的报文段,使该报文段中的数据为接收应用进程使用。
运输协议能够提供的服务常常受制于底层网络层协议的服务模型。如果网络层协议无法为主机之间发送的运输层报文段提供时延或带宽保证的话,运输层协议也就无法为进程之间发送的应用程序报文提供时延或带宽保证。然而,即使底层网络协议不能在网络层提供相应的服务,运输层协议也能提供某些服务,例如,即使底层网络协议是不可靠的,也就是说网络层协议会使分组丢失、篡改和冗余,运输协议也能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即使网络层不能保证运输层报文段的 机密性,运输协议也能使用加密来确保应用程序报文不被入侵者读取。
ip协议:不可靠的、尽力而为交付的服务
套接字(socket):是同一台主机内应用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接口。由于该套接字是建立网络应用程序的可编程接口,因此套接字也称为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 API) 应用程序开发者可以控制套接字在应用层端的一切,但是对该套接字的运输层端几乎没有控制权。一个进程有一个或多个套接字。
在任一时刻,在接收主机上可能有不止一个套接字,所以每 个套接字都有唯一的标识符 标识符的格式取决于它是 UDP 还是 TCP 套接字。
UDP/TCP区别:
因特网应用及其下面的运输协议:
UDP
- 报文段结构
由RFC 768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