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区
主分区:最多 只能4个 ——————可以正常使用、写入数据
扩展分区:1.最多只能1个
2.主分区加扩展分区最多4个
3.扩展分区不能写入数据,只能包含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可以正常使用、写入数据
一般系统分区如下图:
2.格式化
根据用户选定文件系统(Windows FAT16、FAT32、NTFS)(Linux EXT2 EXT3 EXT4),在磁盘划分出特定区域。
格式化目的:为了写入数据,文件系统。
举例:
主分区1格式化EXT4———–>将硬盘主分区1部分的空间,划分成等大的存储4KB数据大小的空间。
3.linux硬件设备文件名
Linux中,所有的硬件设备都是文件
一般来说,linux 中“ /dev/”下的文件 基本都是硬件设备
硬件设备文件名:
(第二个SCSI硬盘就是/dev/sdb) (第二个IDE硬盘就是/dev/hdb)
(第三个SCSI硬盘就是/dev/sdc) (第三个IDE硬盘就是/dev/hdc)
分区设备文件名:
/dev/sda1(SCSI硬盘接口、SATA硬盘接口)主分区1
/dev/sda2(SCSI硬盘接口、SATA硬盘接口)主分区2
4.Linux挂载
Linux必须有的分区:
“/”根分区 : ———->主分区1———->/dev/sda1
“swap”分区(交换分区,内存2倍,不超过2G)———->相当于虚拟内存———->主分区2———->/dev/sda2
推荐分区:
“/boot”(启动分区,200MB)———->主分区3———->/dev/sda3
5.Linux基础
1.Linux各目录作用
单用户模式:相当于Windows安全模式,用于系统修复
5.Linux常用命令
命令格式:命令 【-选项】【参数】
例:ls -la /etc
说明: 1)个别命令使用不遵循此格式
2)当有多个选项时,可以写在一起
3)简化选项与完整选项
-a等于-all
一.目录处理命令
(1)文件查询命令
命令名称:ls
所在路径:/bin/ls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显示目录文件
语法: ls 选项[-ald][文件或目录]
-a 显示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l 详细信息显示(显示权限 修改时间 大小等)
-d 查看目录属性(显示目录本身)
-i 查询文件或者目录 的i节点(唯一的id号)
★ -rw-r--r--
- 文件类型(-文件 d目录 l软链接文件 )
rw-r--r--
u g o
u:所有者
g:所属组
o:其他人
(2)目录创建命令
命令名称:mkdir
所在路径:/bin/mkdir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创建新目录(相当于Windows创建文件夹)
语法: mkdir 选项[-p] [目录名]
-p 递归创建
范例:mkdir /root/test (在root目录下创建test目录)
mkdir -p /root/temper/tester(在root目录下创建temper目录以及tester目录)
(3)切换命令
命令名称:cd
所在路径:shell内置命令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切换目录
语法: cd [目录名]
范例: cd /root (切换到根目录下的root目录里面)
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
(4)显示当前目录命令
命令名称:pwd
所在路径:/bin/pwd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显示当前所在目录
语法: pwd
(5)删除空目录命令
命令名称:rmdir
所在路径:/bin/rmdir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删除空目录
语法: rmdir [目录名]
范例:mkdir /root/test (删除在root目录下的空目录test)
(6)文件复制命令
命令名称:cp
所在路径:/bin/cp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复制文件或者目录
语法: cp -rp [原文件或者目录] [目标目录]
-r 复制目录(复制目录需要加-r)
-p 保留文件属性
范例:cp /etc/grup.log /root/test (将etc目录里的grup.log文件复制到root目录下的test目录里面)
cp /root/temper -r /root/test(将root目录下的temper目录复制到root目录下的test目录里面)
复制的过程中还可以改名
比如上列子:cp /root/temper -r /root/test/temper1
(将root目录下的temper目录复制到root目录下的test目录里面并且目录名称改为temper1)
(7)文件、目录修改命令
命令名称:mv
所在路径:/bin/mv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剪切文件、改名
语法: mv [原文件或者目录] [目标目录]
范例:mv /etc/grup.log /root/test (将etc目录里的grup.log文件剪切到root目录下的test目录里面)
mv /root/temper -r /root/test(将root目录下的temper目录剪切到root目录下的test目录里面)
mv /etc/grup.log /etc/grup.log2(将文件grup.log改名为grup.log2)
(8)删除目录、文件命令
命令名称:rm
所在路径:/bin/rm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删除目录或者文件
语法: rm -rf [目录或者文件名]
-r 删除目录(删除目录的时候要用-r)
-f 强制删除(-f不会出现删除确认提示)
范例:rm -f /root/test/grup.log (删除在/root/test目录下的grup.log文件)
rm -rf /root/temper/test(删除temper目录下的test目录)
(9)文件创建命令
命令名称:touch
所在路径:/bin/touch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创建空文件
语法: touch [文件名]
范例:touch /root/test/wenjian .log
(在root/test目录下创建文件wenjian.log)
(10)文件查看命令
命令名称:cat
所在路径:/bin/cat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查看文件内容(如果写成tac则是反向查看)
语法: cat -n [文件名]
-n 显示行号
范例:cat /root/test/wenjian .log (查看wenjian.log文件内容)
(11)文件分页查看命令(一般用于内容过多的文件)
命令名称:more
所在路径:/bin/more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分页显示文件内容
语法: more [文件名]
(空格)或f 翻页
(Enter) 换行
q或Q 退出
范例:more /root/test/grub.conf (分页查看grub.conf 文件的内容)
(12)链接生成命令
命令名称:ln
所在路径:/bin/ln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生产链接文件
语法: ln -s [源文件][目的文件]
-s 生成软链接(相当于Windows生产快捷方式)
范例:ln -s /etc/grub.conf /root/test/grub.confruan (在root/test目录下生成grub.conf的软链接文件grub.confruan)
ln /etc/grub.conf /root/test/grub.confying(在root/test目录下生成grub.conf的硬链接文件grub.confying)
硬链接文件可以同步更新(grub.confying会和grub.conf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