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哥叨叨】应该写点啥?

公众号本来没多少粉丝,结果最近还跑粉了?。

有人问我,你这个号主要写啥呀?今天简单聊聊。

现在公众号叫【春哥叨叨】,老朋友可能知道之前叫【服务端技术杂谈】,当时想的是公众号主要分享一些技术方向的文章,同时最近几年也专注在服务端方向上,叫这个应该比较搭边。

后来发现如果想原创技术文章比较困难,比如每天并没有那多新技术可以分享,每天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写BUG,开会,解BUG,开会,有时间梳理技术再转化成文章的周期比较长,一直产出也不太现实。

同时我平时爱好广泛,时事,maoyizhan,股票,投融资,互联网圈的八卦新闻,足球都是比较关注的东西,也喜欢在群里瞎讨论,朋友和同时都说你公众号不如叫“春哥叨逼叨”吧。

最后一个原因应该是我比较喜欢吴军博士,之前的文章也提过,吴军老师的书,演讲,文章我都会找来看,我认为吴军老师是那种可以游走在技术与人文之间的大神,可以将一些我们普通人认为“不确定性的事情”用比较公式的方式进行解释。在我们了解了这些“不确定性事情”的本质之后,就可以用做“确定性事情”的方式去解决了,同时吴军老师会释放出面对“确定性事情”的方法论,于是我们套用方法论可以落地执行来解决面对的“不确定性事情”。

一个人的成长应该多条腿走路,作为技术人,技术只是我们的一条腿,我们也应该放眼去了解这个社会背后运转的机制,这个社会是一个更庞大的操作系统,博弈每时每刻不再发生,而做架构最先要做的恰恰是取舍,所以多了解技术以外的事情,掌握这个世界运转背后的方法论,在我们做技术架构,家庭成员相处,甚至之后的合伙创业应该都有帮助,因为他们在很多本质角度是相通的,所以这个号未来可能不止分享技术,也会夹杂着对于这个社会新的理解。

目前公众号的产出基本还能坚持每周有产出,当然未来的产出还是以技术输出为主,主要分享一下这些年做技术做架构的理解,应该涉及技术,架构,产品,商业,职场内容等,当然感悟,读书笔记也会有。

我之前说过,做技术的主要是积累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是你面对不同挑战不同问题时,演化出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如果一直重复做着相同的事情,解决方案类似,也就不叫积累了。 如果一直在做一些简单没有挑战的事情,这种解决方案也没有积累的必要了。

另一个积累解决方案的方式是对于过去的一些积累的解决方案进行反复的演进和打磨,让解决方案更经得起考验和推敲,这样在未来面对新的问题时,可以简单向里面套就可以了。

由于做交易系统方向比较多,交易系统天生会面对不同的问题,迎来不同的挑战,所以沉淀和积累下来的解决方案个人认为还是经得起考验的,所以很多的讨论和分享是在交易系统场景下出现的,这个有时间再聊。

这几年也认识了很多BAT京东美团的大牛,大家也经常在群里互相沟通,很多时候讨论的内容相信大家在自己的开发工作中也会遇到,有时间我会整理出来,这样便于大家进入对话内容里面,得到一些想要的东西。

回到上面那幅图,认知升级方法论沉淀是个金字塔模型,底层数据和信息的获取造就了最上层智慧的高度,多见,多听,多想都是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结合到我们技术和人生实践之后,沉淀我们架构或生活的智慧,才是两条腿走路的目的。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u/1000241/blog/306222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