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tty 是一个开源的servlet容器,相当于Tomcat 。它为基于Java的web容器,例如JSP和servlet提供运行环境。Jetty是使用Java语言编写的,它的API以一组JAR包的形式发布。开发人员可以将Jetty容器实例化成一个对象,可以迅速为一些独立运行(stand-alone)的Java应用提供网络和web连接。
和Tomcat的比较
1)Jetty更轻量级。这是相对Tomcat而言的。
由于Tomcat除了遵循Java Servlet规范之外,自身还扩展了大量JEE特性以满足企业级应用的需求,所以Tomcat是较重量级的,而且配置较Jetty亦复杂许多。 但对于大量普通互联网应用而言,并不需要用到Tomcat其他高级特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使用Tomcat是很浪费资源的。这种劣势放在分布式环境下,更是 明显。换成Jetty,每个应用服务器省下那几兆内存,对于大的分布式环境则是节省大量资源。而且,Jetty的轻量级也使其在处理高并发细粒度请求的场景下显 得更快速高效。
2)Jetty更灵活,体现在其可插拔性和可扩展性,更易于开发者对Jetty本身进行二次开发,定制一个适合自身需求的Web Server。
相比之下,重量级的Tomcat原本便支持过多特性,要对其瘦身的成本远大于丰富Jetty的成本。用自己的理解,即增肥容易减肥难。
3)然而,当支持大规模企业级应用时,Jetty也许便需要扩展,在这场景下Tomcat便是更优的。
总结:Jetty更满足公有云的分布式环境的需求,而Tomcat更符合企业级环境。
近日企业云公司Intalio, Inc.宣布收购 Webtide——开源Java应用服务器Jetty背后的公司。Jetty也已经成功实现了向Eclipse的过渡,其作为嵌入式Java核心组成部分的前景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此次收购将继续应用服务器的开发工作并将Jetty扩展成为Eclipse项目的一部分。Greg Wilkins也对此次收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Intalio并非基础设施供应商,而是一个解决方案提供商。为了构建诸多的解决方案,Intalio需要一个组件供应链来实现这个目标,鉴于此他们选择了开源组件,同时又想得到这些组件产品的所有权。然而,Intalio计划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保证组件供应商的利益以及竞争优势。Intalio需要利用我们的组件来构建其解决方案,同时其需求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就像Jetty加入到Eclipse基金会一样,我深信此次收购也反映了我们对开发高质量软件的寄望,目标就是让我们的产品适合于各种各样的客户。我们会向客户提供不断改进的资源与服务,同时Jetty/cometd项目的开发工作也将一如既往的进行,因为我们很乐意看到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使用我们的产品。与此同时,Intalio将成为我们坚强的后盾,这样大家就能安心地进行下一步计划了。
对于此次收购您有什么看法呢?下一个被收购的开源公司又是哪个呢,被谁收购呢?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近日开源并购之风盛行,前有SpringSource被VMWare收购,之后SpringSource又收购了CloudFoundry,接下来Terracotta收购了Ehcache,现在Intalio又收购了Webt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