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例模式可以说是一种程序猿耳闻能详的设计模式之一了。基本上所有的商业项目都会使用到它。那么单例模式到底是什么?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在了解了它的本质、作用之后我们又应该如何实现它,优化它呢?
在实际开发中,由于逻辑需求,某些类在整个项目中只需要一个实例对象,并且它会被多次使用。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考虑使用单例模式来实现这个类。单例模式的特点是:
1、在项目中只能存在一个实例。
2、单例类必须创建自己的唯一实例并且给其他类提供这个实例。
单例模式的作用很明确,它能够避免实例对象的重复创建,不仅可以减少每次创建对象的时间开销,还可以节约内存空间;能够避免由于操作多个实例导致的逻辑错误。
单例模式实现方式有很多,下面我为大家简单的介绍4中实现方式:饿汉模式、懒汉模式(线程不安全)、双重检查模式、静态内部类实现。
饿汉模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 必须私有化构造函数 让外部不能通过 new 来实例对象
*/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
}
}
懒汉模式(线程不安全):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 必须私有化构造函数 让外部不能通过 new 来实例对象
*/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null==singleton){
singleton=new Singleton();
}
return singleton;
}
}
双重检查模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 singleton;
/**
* 必须私有化构造函数 让外部不能通过 new 来实例对象
*/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null == singleton) {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if (null == singleton) {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singleton;
}
}
静态内部类单例模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
* 必须私有化构造函数 让外部不能通过 new 来实例对象
*/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Holder.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
使用静态内部类单例模式不仅可以保证线程安全(资源消耗低),同时也能保证实例对象的唯一性。推荐使用这种方式实现单例模式。
其它还有一些实现方式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大家一点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