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通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与发光的波长有关,而发光的波长又取决于制造发光二极管所用的半导体材料。
红色发光二极管的波长一般为650~700nm,
琥珀色发光二极管的波长一般为630~650 nm ,
橙色发光二极管的波长一般为610~630 nm左右,
黄色发光二极管的波长一般为585 nm左右,
绿色发光二极管的波长一般为555~570 nm。
变色发光二极管发光颜色种类可分为 双色发光二极管、三色发光二极管和多色(有红、蓝、绿、白四种颜色)发光二极管。
红色发光二极管的波长一般为650~700nm,红外发光二极管 红外发光二极管也称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它是可以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红外光(不可见光)并能辐射出去的发光器件,主要应用于各种光控及遥控发射电路中。红外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原理与普通发光二极管相近,只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不同。红外发光二极管通常使用砷化镓(GaAs)、砷铝化镓(GaAlAs)等材料,采用全透明或浅蓝色、黑色的树脂封装。
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有SIR系列、SIM系列、PLT系列、GL系列、HIR系列和HG系列等。
可见光400-800nm 近红外800-2500nm红外2500-
近红外光源(850nm/950nn) -- 某特定摄像头
波长大于1.5微米的远红外线才不会引起白内障。
光对视网膜的损害程度取决于光的波长和强度以及暴露时间长短。因紫外光和红外光通常被角膜和晶状体吸收,因而一般不会照射到视网膜。但蓝光可以穿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对其造成光化学损害,加速黄斑区细胞的氧化。因而,蓝光被研究证明是最具有危害性的可见光。蓝光并非蓝色的光,和蓝衣服、蓝天不是一回事。蓝光是波长为400~500nm的高能量可见光。
关于蓝光,还有点需要造成注意的是,蓝光的最大危害性风险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婴儿出生时的晶状体相对比较明澈,在0~2岁这个年龄段,大约70%~80%的蓝光可以穿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在2~10岁这个年龄段,大约60%~70%的蓝光会照射到视网膜。新生儿黄疸临床常用蓝光照射的方法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医生一定要用黑布遮光,遮住婴儿的眼睛,目的就是要避免蓝光损害。
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介。 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2.5-3)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2.5-3)~(25-4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25-40)~l000μm 之间。
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5~400微米,多被表层皮肤吸收,穿透组织深度小于2毫米。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770~390纳米之间。波长不同的电磁波,引起人眼的颜色感觉不同。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770~390纳米之间。波长不同的电磁波,引起人眼的颜色感觉不同。770~622nm,感觉为红色;622~597nm,橙色;597~577nm,黄色;577~492nm,绿色;492~455nm,蓝靛色;455~390nm,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