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会议使信奥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文解读2019信奥赛
导读3月12日,信息学奥赛组织协会CFF公开了一则消息,消息中公开了19年的信息奥赛的改革方案。第一块就是初赛的方式统一改为机考,CCF统一命题。虽然做出了零收费的承诺,但仍将收取一定的后勤保障费等。

19年的三月份NOI特派员会议在上海举行,CCF秘书长、NOI主席杜子德主持,其目的主要是讨论教育部针对五大学科竞赛做出的一系列政策的应对方式:
1、摒弃传统的笔试环节,初赛一律采用上机考试的方式
2、对于竞赛费做出让步,但并不代表妥协
经过双方沟通与妥协,CCF最终做出了NOI(信息学决赛)零收费的承诺,国家教育部则重新开放了信息学奥赛的为国家认可的中学生竞赛这一消息。即使是这样CFF还是觉得教育部没有权利去管辖自己举办的活动,虽然在竞赛费上做出了让步,但仍将收取一定的“后勤保障费”等,今后仍将继续抗议、维权。

2018年9月,相关部门发文要求所有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组织承诺零收费。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基于NOI系列活动没有政府拨款,成本高昂,如果不收费比赛根本无法举办下去,继而与中国科协等部门,据理力争。最终出于大局考虑,在2019年2月25号向国家做出,(NOI,即国赛)不收费的承诺。在此背景下,为了表明态度、平复疑虑、提出应对策略及NOIP的筹备,CCF召集特派员召开了本次会议。以下为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一、态度
CCF是在民政部登记的独立法人,不受教育部管理,不符合法律规定。处于大局的考虑才做出的让步,今后还会继续通过多方渠道上诉抗议,维护合法权益。
二、联赛改革
1、初赛——改为第一轮程序设计能力测试(机试)
每年一次到两次,由CCF统一发文、收费、评测再分发入各省,由各省报送进入第二轮的名单。
参赛选手分类:小学生-C,初中生-B,高中生-A
2、复赛——改为第二轮程序设计能力测试(机试)
由CCF统一发文、收费、评测,产生分数和等级,在根据报名人数来发放经费。根据分数划分等级,原NOIP复赛的一、二、三等奖依旧保留。
鉴于大部分省份NOIP选手获奖率小,影响选手和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官方是支持各个省份依照当时的一些情况为一些没有获得奖项的学生设立特别奖项。
三、省选
省选规则不变,省选有成本投入,各省选拔可适当收费,收费标准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报CCF备案。
高中生以下的学生也可以报名省选,如果成绩达到省队分数线,可以不占用省队名额以E类选手参加NOI,空出来位置的按照成绩排名补位,并发放相应的证明。
四、收费模式
新增一项收费后勤保障费、社会活动费、保险等费用,这和政策重提到的零收费并没有直接的冲突。
五、鸟枪换炮,考试系统迎来革新
采用上机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批卷的成本,虽然会面临一些革新带来的挑战,比如机房的协调、考试环境的搭建、监考等等,相关负责人也要提前做好准备,争取获得参赛学校积极配合,特派员与地市分赛区的负责人要通力协作,保证本次改革取得圆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