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与对象
在java中,可以将任何事物都看做一种对象。它将对象视为一种变量,它不仅可以存数据还可以对它自身操作。它能够直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例如树、房、车等,将其表示为程序中的对象。每个对象都具有各自的状态及行为特征,java就是通过对象之间行为的交互来解决问题的。
面向对象就是把构成问题的对象分解成多个对象,建立对象不是为了实现一个步骤,而是为了描述某个事物在解决问题中的行为。
类是面向对象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因为类是很多个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特征的对象所抽象出来的,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
类具有三个特性:封装、继承和多态。
三大特征
封装:将对象不需要让外界访问的成员变量和方法私有化,只提供符合开发者意愿的公有方法来访问这些数据和逻辑,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程序的稳定。所有的内容对外部不可见。
继承:子类可以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并对其进行拓展。将其他的功能继承下来继续发展 。
多态:同一种类型的对象执行同一个方法时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通过继承的上下转型、接口的回调以及方法的重写和重载可以实现多态。方法的重载本身就是一个多态性的体现。
三大思想
面向对象思想从概念上讲分为以下三种:OOA、OOD、OOP
OOA:面向对象分析
OOD:面向对象设计
OOP:面向对象程序
类与对象
类表示一个共性的产物,是一个综合的说法,而对象,是一个个性的产物,是一个个体的说法。
类必须通过对象才可以使用,对象的所有操作都在类中定义。
类由属性和方法组成:
属性:就相当于人的一个个的特征
方法:就相当于人的一个个的行为
一个类要想真正的进行操作,则必须依靠对象,对象的定义格式如下:
类名称 对象名称 = new 类名称() ;
如果要想访问类中的属性或方法(方法的定义),则可以依靠以下的语法形式:
访问类中的属性: 对象.属性 ;
调用类中的方法: 对象.方法(实际参数列表) ;
类必须编写在.java文件中;
一个.java文件中,可以存在N个类,但是只能存在一个public修饰的类;
.java文件的文件名必须与public修饰的类名完全一直;
同一个包中不能有重名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