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VC逆扫描之三:TU逆扫描过程

本文详细介绍了HEVC逆扫描过程中,如何获取编码参数、确定最后一个非零系数的位置,以及如何通过该位置推断有效CG的最大索引。内容涵盖了熵解码、CG的扫描顺序和逆扫描顺序,解析了8x8亮度块的CG内部逆扫描过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注:HM代码版本为HM-16.2+SCM-3.0rc1/


对应TDecSbac::parseCoeffNxN()函数解析。暂时先忽略掉几个模式:pcCU->getCUTransquantBypass(uiAbsPartIdx)pcCU->getSlice()->getPPS()->getUseTransformSkip()pcCU->isRDPCMEnabled(uiAbsPartIdx),这些判断假定全部为假。


忽略掉以上几个模式之后,程序流程图如下:


图8  逆扫描流程图


关于流程图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1.  获取的编码参数

获取的编码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2  获取的编码参数

参数

备注

像素点扫描表

若块尺寸为8x8,那么g_scanOrder中尺寸为:log2BlockWidth=3,log2BlockHeight=3

CG扫描表

若块尺寸为8x8,那么g_scanOrder中尺寸为:log2WidthInGroups=1,log2HeightInGroups=1

扫描方式

扫描方式是按照与编码端相同的方式推断出来的

CG尺寸

包括宽度和高度,意为当前TU包含几个CG

firstSignificanceMapContext

与熵解码相关,这里暂不作讨论


2.  获取最后一个非零系数的位置

获取最后一个非零系数的位置是熵解码的过程,是编码端写进码流里的,这里暂不做讨论。


3.  为什么要通过像素点扫描表找到最后一个非零系数的位置?

通过熵解码得到的最后一个非零系数的位置是编码端传过来的,在编码端它表征的是在扫描之前最后一个非零量化系数的位置,这个位置我猜测是与扫描顺序相反的顺序找到的,具体查找过程推测如下。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