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由一系列按特定顺序排列的元素组成
一、创建列表
1、使用range()函数创建数值列表
range(m,n)可以创建一个从m到n,不包括n的列表元素,
如:
显示结果:
2、自定义列表
列表使用中括号表示元素,如:
显示结果:
列表除了可以存放同类型的元素以外,还可以同时存放不同类型的数据
显示结果:
3、列表解析
如:
代码1:
显示结果:
代码2:
显示结果:
代码1与2实现的功能完全是相同的,使用列表解析可以少写一些代码
二、访问数组元素
1、列表可以像数组一样通过下标来访问元素
如:
显示结果:
2、遍历列表中的元素
如:
显示结果:
列表可以通过在print后面加上逗号,消除换行
如:
显示结果:
3、列表切片
显示结果:
三、列表常用的一些函数操作
1、len()计算列表的长度
显示结果:
2、为列表插入元素
列表与数组的一个最大的区别是列表不像数组的长度是预先定义好的,它的长度可变
append()函数,表示从列表的末尾插入元素,如
显示结果:
insert()函数可以指定位置往列表插入元素,如:
显示结果:
fruits.insert(1,'mango')表示在列表fruits中下标为1的位置插入mango,insert()函数使用时有两个参数,一是位置,二是插入的值
3、列表元素的删除操作
pop()函数,删除列表元素时会先取出要删除的元素,再进行删除
一是删除列表末尾元素:
显示结果:
再打印一下列表:print fruits
显示结果:
二是删除制定位置的列表元素,通过在pop()设置参数,如:
显示结果:
del()函数删除列表中的元素,如:
显示结果:
del()函数与pop()函数的区别是:del会直接删除元素,而pop会先取出元素再删除
remove()函数,根据指定的值来删除列表的元素,如:
显示结果:
remove()的缺点是:如果列表中有多个相同的元素,只会删除第一个匹配的元素,如:
显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