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端社区产品会员体系可谓是标准配置,对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知乎会员体系,能告诉我继续下一个级别还差多少分,同时告诉我发一篇文章或者视频能得多少分,这是一次很好的激励机制。
如果借款产品也需要一个会员体系,可以提升其客户粘性和价值,先不论每个平台是否有迫切度做,以及能提供什么样会员成长权益。
今天进行一次思考实验,信贷产品会员成长模型的划分标准,都需要哪些维度,这里直接给出两个维度:历史息费贡献值、在贷余额贡献值。
计算公式 :C=C1∗K1+C2∗K2
其中C1、C2 分别为历史息费贡献值和在贷余额贡献值;K1 、K2分别为C1 和C2 对应权重。
C1历史息费贡献值等于实际支付的息费金额,包括利息、罚息、复息等。
历史息费贡献值
计算公式如下:
C1=(a1+a2/2+a3/4+a4/8+a5/16)*(N/5)/(L/1000)
公式注释:
a1、a2、a3、a4、a5分别对应距离统计日[0,90]、(90,180]、(180,270]、(270,360]、(360,∞] 期间客户的息费贡献金额。
N表示a1、a2、a3、a4、a5 不为0的次数。
L代表客户当前的授信额度,额度为0的不进行贡献值计算。
例子:
某用户当前授信额度为10万元,在距离[0,90],(90,180]、(180,270]、(270,360]、(360,∞] 期间息费贡献金额分别是 200、500、400、400、800元。
那么该客户的息费贡献金额
C1=(200+400/2+400/4+400/8+800/16)*(5/5)/(100000/1000)=6
在贷余额贡献值
在贷余额贡献值由客户当前平台所有未还本金总额确定
计算公式:C2=b/(L/1000)
其中:b为统计时点的在贷余额,L为统计时点的授信额度
客户在贷余额b=2000元,L=10万元,所以C2=2000/(100000/100)=20
根据C=C1∗K1+C2∗K2,假如K1=0.8,kL2=0.2 那么C=6*0.8+20*0.2=8.8
会员等级
有了不同的分数计算模型,那么就可用把会员分成不同等级,假如我们把会员分成5级。
等级 | 等级名称 | 占比 |
1 | 倔强青铜 | 不限 |
2 | 秩序白银 | 40% |
3 | 荣耀黄金 | 30% |
4 | 尊贵铂金 | 20% |
5 | 永恒钻石 | 10% |
其中倔强青铜的等级初始化是有授信额度但无用信记录的客户,占比可以无数量限制。
2-5 等级的客户为有用信记录的客户,根据成长值排名按比例分配。
等级权益
等级权益主要为信贷相关权益,比如利率折扣券、免息券、还款抵扣券等,服务性权益如活动资格优先权、交叉营销产品如话费券以及其他身份权益如专属客服、生日特权等服务。
等级权益根据每个平台具体情况具体发放和配置。
最后
以上只用了两个维度计算会员成长值,仅作抛砖引玉,实际项目中也可以用其它维度替换。
最有价值的点在于,这次思考实验,我希望大家能掌握背后的逻辑思维方式。
如果喜欢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
也欢迎加入信贷产品经理社群,目前已经有蚂蚁金服、微众银行、平安、中银、马上消费,海尔,中原等消费金融产品经理加入。
申请方式:
请提前备注公司和行业,扫码加我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