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自述:随着这几年机器学习火爆,楼主写了Java好多年,python其实也会写,但是缺乏系统性梳理,所以搞一个python栏目,系统性梳理的同时也把python的知识做一些梳理,欢迎查阅,欢迎一起学习python
传送门:
- 7天入门Python 1 — Python本地安装
- 7天入门Python 2 — Python认识
- 7天入门Python 3 — Python对象属性及核心数据类型
- 7天入门Python 4 — 运算符、条件及循环
- 7天入门Python 5 — 函数、模块及异常
- 7天入门Python 6 — 输入输出、文件及OS
Python函数
声明函数
你可以定义一个由自己想要功能的函数,以下是简单的规则:
- 函数代码块以 def 关键词开头,后接函数标识符名称和圆括号()。
- 任何传入参数和自变量必须放在圆括号中间。圆括号之间可以用于定义参数。
- 函数的第一行语句可以选择性地使用文档字符串—用于存放函数说明。
- 函数内容以冒号起始,并且缩进。
- return [表达式] 结束函数,选择性地返回一个值给调用方。不带表达式的return相当于返回 None。
语法:
def functionname( parameters ):
"函数_文档字符串"
function_suite
return [expression]
实例:
def printme( str ):
"打印传入的字符串到标准显示设备上"
print str
return
函数调用
实例: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 定义函数
def printme( str ):
"打印任何传入的字符串"
print str;
return;
# 调用函数
printme("我要调用用户自定义函数!");
printme("再次调用同一函数");
参数传递
可更改(mutable)与不可更改(immutable)对象
在 python 中,strings, tuples, 和 numbers 是不可更改的对象,而 list,dict 等则是可以修改的对象。
python 中一切都是对象,严格意义我们不能说值传递还是引用传递,我们应该说传不可变对象和传可变对象。
-
不可变类型:变量赋值 a=5 后再赋值 a=10,这里实际是新生成一个 int 值对象 10,再让 a 指向它,而 5 被丢弃,不是改变a的值,相当于新生成了a。在 fun(a)内部修改 a 的值,只是修改另一个复制的对象,不会影响 a 本身。
-
可变类型:变量赋值 la=[1,2,3,4] 后再赋值 la[2]=5 则是将 list la 的第三个元素值更改,本身la没有动,只是其内部的一部分值被修改了。在 fun(la),则是将 la 真正的传过去,修改后fun外部的la也会受影响
参数
必备参数
必备参数须以正确的顺序传入函数。调用时的数量必须和声明时的一样。
错误调用实例: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可写函数说明
def printme( str ):
"打印任何传入的字符串"
print str;
return;
#调用printme函数,这是错误用法
printme();
关键字参数
关键字参数和函数调用关系紧密,函数调用使用关键字参数来确定传入的参数值。使用关键字参数允许函数调用时参数的顺序与声明时不一致,因为 Python 解释器能够用参数名匹配参数值。
实例: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可写函数说明
def printme( str ):
"打印任何传入的字符串"
print str;
return;
#调用printme函数
printme( str = "My string");
默认参数
调用函数时,默认参数的值如果没有传入,则被认为是默认值。
实例: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可写函数说明
def printinfo( name, age = 35 ):
"打印任何传入的字符串"
print "Name: ", name;
print "Age ", age;
return;
#调用printinfo函数
printinfo( age=50, name="miki" );
printinfo( name="miki" );
不定长参数
你可能需要一个函数能处理比当初声明时更多的参数。这些参数叫做不定长参数,和上述2种参数不同,声明时不会命名。
实例: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 可写函数说明
def printinfo( arg1, *vartuple ):
"打印任何传入的参数"
print "输出: "
print arg1
for var in vartuple:
print var
return;
# 调用printinfo 函数
printinfo( 10 );
printinfo( 70, 60, 50 );
匿名函数
python 使用 lambda 来创建匿名函数。
- lambda只是一个表达式,函数体比def简单很多。
- lambda的主体是一个表达式,而不是一个代码块。仅仅能在lambda表达式中封装有限的逻辑进去。
- lambda函数拥有自己的命名空间,且不能访问自有参数列表之外或全局命名空间里的参数。
- 虽然lambda函数看起来只能写一行,却不等同于C或C++的内联函数,后者的目的是调用小函数时不占用栈内存从而增加运行效率。
语法:
lambda [arg1 [,arg2,.....argn]]:expression
实例: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 可写函数说明
sum = lambda arg1, arg2: arg1 + arg2;
# 调用sum函数
print "相加后的值为 : ", sum( 10, 20 )
print "相加后的值为 : ", sum( 20, 20 )
Python内置函数
请查看 python官方文档:2. 内置函数 — Python 3.6.15 文档
模块
Python 模块(Module),是一个 Python 文件,以 .py 结尾,包含了 Python 对象定义和Python语句。
import 语句
语法:
# 引入模块
import module1[, module2[,... moduleN]]
实例: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 导入模块
import support
# 现在可以调用模块里包含的函数了
support.print_func("Runoob")
from ... import 语句
Python 的 from 语句让你从模块中导入一个指定的部分到当前命名空间中
语法:
# 从模块 modname 引入方法/变量等命名空间到当前
from modname import name1[, name2[, ... nameN]]
from ... import * 语句
把一个模块的所有内容全都导入到当前的命名空间也是可行的
# 从模块 modname 引入所有方法变量的命名空间到当前
from modname import *
Python包
包是一个分层次的文件目录结构,它定义了一个由模块及子包,和子包下的子包等组成的 Python 的应用环境。
简单来说,包就是文件夹,但该文件夹下必须存在 __init__.py 文件, 该文件的内容可以为空。__init__.py 用于标识当前文件夹是一个包。
实例:
#文件结构如下
test.py #test.py 为测试调用包的代码
package_runoob
|-- __init__.py
|-- runoob1.py
|-- runoob2.py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def runoob1():
print "I'm in runoob1"
# package_runoob/runoob1.py 源码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def runoob2():
print "I'm in runoob2"
# package_runoob/runoob2.py 源码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 '作为主程序运行'
else:
print 'package_runoob 初始化'
# package_runoob/__init__.py 源码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 导入 Phone 包
from package_runoob.runoob1 import runoob1
from package_runoob.runoob2 import runoob2
runoob1()
runoob2()
# test.py 源码
输出结果:
package_runoob 初始化
I'm in runoob1
I'm in runoob2
异常处理
python提供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异常和断言)来处理python程序在运行中出现的异常和错误。你可以使用该功能来调试python程序。
Python标准异常
异常名称 | 描述 |
---|---|
BaseException | 所有异常的基类 |
SystemExit | 解释器请求退出 |
KeyboardInterrupt | 用户中断执行(通常是输入^C) |
Exception | 常规错误的基类 |
StopIteration | 迭代器没有更多的值 |
GeneratorExit | 生成器(generator)发生异常来通知退出 |
StandardError | 所有的内建标准异常的基类 |
ArithmeticError | 所有数值计算错误的基类 |
FloatingPointError | 浮点计算错误 |
OverflowError | 数值运算超出最大限制 |
ZeroDivisionError | 除(或取模)零 (所有数据类型) |
AssertionError | 断言语句失败 |
AttributeError | 对象没有这个属性 |
EOFError | 没有内建输入,到达EOF 标记 |
EnvironmentError | 操作系统错误的基类 |
IOError | 输入/输出操作失败 |
OSError | 操作系统错误 |
WindowsError | 系统调用失败 |
ImportError | 导入模块/对象失败 |
LookupError | 无效数据查询的基类 |
IndexError | 序列中没有此索引(index) |
KeyError | 映射中没有这个键 |
MemoryError | 内存溢出错误(对于Python 解释器不是致命的) |
NameError | 未声明/初始化对象 (没有属性) |
UnboundLocalError | 访问未初始化的本地变量 |
ReferenceError | 弱引用(Weak reference)试图访问已经垃圾回收了的对象 |
RuntimeError | 一般的运行时错误 |
NotImplementedError | 尚未实现的方法 |
SyntaxError | Python 语法错误 |
IndentationError | 缩进错误 |
TabError | Tab 和空格混用 |
SystemError | 一般的解释器系统错误 |
TypeError | 对类型无效的操作 |
ValueError | 传入无效的参数 |
UnicodeError | Unicode 相关的错误 |
UnicodeDecodeError | Unicode 解码时的错误 |
UnicodeEncodeError | Unicode 编码时错误 |
UnicodeTranslateError | Unicode 转换时错误 |
Warning | 警告的基类 |
DeprecationWarning | 关于被弃用的特征的警告 |
FutureWarning | 关于构造将来语义会有改变的警告 |
OverflowWarning | 旧的关于自动提升为长整型(long)的警告 |
PendingDeprecationWarning | 关于特性将会被废弃的警告 |
RuntimeWarning | 可疑的运行时行为(runtime behavior)的警告 |
SyntaxWarning | 可疑的语法的警告 |
UserWarning | 用户代码生成的警告 |
异常处理
捕捉异常可以使用try/except语句。try/except语句用来检测try语句块中的错误,从而让except语句捕获异常信息并处理。如果你不想在异常发生时结束你的程序,只需在try里捕获它。
语法:
try:
<语句> #运行别的代码
except <名字>:
<语句> #如果在try部份引发了'name'异常
except <名字>,<数据>:
<语句> #如果引发了'name'异常,获得附加的数据
else:
<语句> #如果没有异常发生
实例: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try:
fh = open("testfile", "w")
fh.write("这是一个测试文件,用于测试异常!!")
except IOError:
print "Error: 没有找到文件或读取文件失败"
else:
print "内容写入文件成功"
fh.close()
运行:
$ python test.py
内容写入文件成功
$ cat testfile # 查看写入的内容
这是一个测试文件,用于测试异常!!
使用except而不带任何异常类型
try-except语句捕获所有发生的异常。但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我们不能通过该程序识别出具体的异常信息。因为它捕获所有的异常
语法:
try:
正常的操作
......................
except:
发生异常,执行这块代码
......................
else:
如果没有异常执行这块代码
使用except而带多种异常类型
语法:
try:
正常的操作
......................
except(Exception1[, Exception2[,...ExceptionN]]]):
发生以上多个异常中的一个,执行这块代码
......................
else:
如果没有异常执行这块代码
try-finally 语句
语法:
try:
<语句>
finally:
<语句> #退出try时总会执行
raise
实例: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try:
fh = open("testfile", "w")
fh.write("这是一个测试文件,用于测试异常!!")
finally:
print "Error: 没有找到文件或读取文件失败"
运行:
$ python test.py
Error: 没有找到文件或读取文件失败
异常参数
一个异常可以带上参数,可作为输出的异常信息参数。变量接收的异常值通常包含在异常的语句中。在元组的表单中变量可以接收一个或者多个值。元组通常包含错误字符串,错误数字,错误位置。
语法:
try:
正常的操作
......................
except ExceptionType, Argument:
你可以在这输出 Argument 的值...
实例: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 定义函数
def temp_convert(var):
try:
return int(var)
except ValueError, Argument:
print "参数没有包含数字\n", Argument
# 调用函数
temp_convert("xyz");
运行:
$ python test.py
参数没有包含数字
invalid literal for int() with base 10: 'xyz'
触发异常
语法:
raise [Exception [, args [, traceback]]]
实例:
def functionName( level ):
if level < 1:
raise Exception("Invalid level!", level)
# 触发异常后,后面的代码就不会再执行
自定义异常
通过创建一个新的异常类,程序可以命名它们自己的异常。异常应该是典型的继承自Exception类,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
语法:
class Networkerror(RuntimeError):
def __init__(self, arg):
self.args = arg
触发上面异常:
try:
raise Networkerror("Bad hostname")
except Networkerror,e:
print e.args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关注哦,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