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的优点:
-
灵活性高:
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加载类、获取类的信息、访问/修改属性、调用方法,甚至创建对象,提升了代码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
框架和工具支持:
许多Java框架(如Spring、Hibernate)广泛使用反射来实现IOC、AOP、ORM等功能,增强了系统的解耦能力。 -
适合做通用工具:
可以实现通用框架,如Bean拷贝、对象转JSON、ORM映射等。
反射的缺点:
-
性能开销较大:
由于反射涉及动态解析,性能相比直接调用低,频繁使用反射会影响系统性能。 -
安全性较差:
破坏封装性,可以访问私有成员,可能引发安全问题或导致程序逻辑混乱。 -
编译期类型检查缺失:
反射中的类名、方法名等是字符串形式,编译器无法校验,容易出现运行时错误,如NoSuchMethod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
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变差:
反射写出来的代码通常不如静态代码直观,调试难度大,不利于团队维护。
✅ 加分点(面试官期待候选人提到):
-
结合实际使用场景:
“在实际开发中,我在使用Spring注入或设计通用工具类时使用过反射。例如:BeanUtils.copyProperties。” -
性能优化意识:
“如果对性能要求高,一般会避免频繁使用反射,或者用反射缓存技术(如MethodHandle、MethodAccessor、CGLIB等)做优化。” -
安全控制:
“在反射调用私有方法时,一般需要调用setAccessible(true)
,这部分要谨慎处理,尤其是在公共平台或插件系统中,容易引发权限越界。”
❌ 常见错误/扣分项:
-
“反射没什么用”“我基本不用” → 显得基础不扎实或缺乏工程经验。
-
忽略性能、安全性问题 → 说明没有深入理解其代价。
-
举例时举得不恰当,比如拿“反射可以实现热部署”作为反射本身的功能点,会显得概念混淆。